柳宗元最治愈的诗,写出我们向往的生活,读完心瞬间平静了

江忆北谈过去 2024-07-25 14:58:36

人生最难的事,就是与自己和解。有的人一直都在为之努力,却始终没有真正释怀。在大唐,就有一位诗人,他并不像他的朋友刘禹锡那样愈战愈勇,也不能像苏轼那样乐观得不可救药,他成了唐代最孤独的诗人,成了冰天雪地里的孤舟蓑笠翁,他是柳宗元。

01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最知名的一首诗,一定是《江雪》:

"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用短短20字描绘了一幅寂静清冷的绝美画面,并且这还是一首藏头诗,如果将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

你可知道,当时的柳宗元才30岁,可为什么白发苍苍,如此孤独呢?

其实,柳宗元35岁之前的生活可谓春风得意。他是出身名门,身世显赫的贵公子,21岁进士及第,23岁任秘书省校书郎,28岁任蓝田县尉,33岁成为朝廷要员。

随着职位的不断升迁,柳宗元的声名也在长安鹊起。他本该是骄傲的,明媚的,作为职场新贵,未来可期。心怀大志的他,并不甘心只做一个诗人,他和韩愈一起领导推动了当时的“古文运动。

公元805年,柳宗元在“永贞革新”中站错队,导致他不但没有借势将自己送上青云,反而因此跳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从一鸣惊人到一落千丈,从少年得意到郁郁不得志,他终究为曾经的理想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被贬永州的那十年里,他没有等来一线生机。每日伴随他的,只剩下难以忍受的屈辱和压力。因生活极度艰苦,柳宗元的老母亲和女儿相继离世,令他悲痛不己。

在跌入谷底的那段日子里,和所有被贬谪的诗人一样,他也曾寄情山水、参禅悟道,希望由此寻找到解脱。他如同顽强生长的野草,在逆境中寻找生机,在绝望中不断思索,用笔墨抒写内心的孤独和哀愁。

一日,永州飘起大雪,孤独和寂寞又一次占据了内心,于是便有了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那哀绝的一幕。

02

欸乃一声山水绿

柳宗元说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在他眼里,美,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被贬谪是不幸的,但诗人在诗中却将此称为“大幸”。因为他终于可以放下名利的束缚,过着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与隔壁的邻居往来谈笑,一如那无忧无虑的山林客,可以感受着来自人世间的人情美和自然美。

虽然感受过人世间的“千万孤独”,但他柳宗元却并没有在泥泞中倒下,而是将自己的满腔热血,和自己所追求的美好,都倾注于诗文创作中。他在文字中自我疗愈,也用作品救赎了无数身处低谷的人们。

柳宗元笔下最治愈的一首诗,莫过于这首《渔翁》:

"

《渔翁》

渔翁傍晚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渔翁晚上靠山留宿,早上汲取湘水,用楚竹生火做饭。

旭日东升,云雾散尽后四周悄无声息,渔翁摇橹的声音从青山绿水中传来。

回头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山岩之上只有白云在相互追逐。

这便是柳宗元所向往的生活吧,无拘无束,回归自然,能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成为一个与世无争的快乐渔翁。

而他笔下这种超越世俗纷扰的生活,何尝不是我们所向往的呢?倘若追寻不了,每次读完,也都自带治愈色彩,能让你我的心真正的静下来。

03

岂容华发待流年

公元815年,柳宗元和好友刘禹锡终于被召回京。仿佛曾经的热血少年又回来了,然而他们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回长安不到一个月,柳宗元又被贬去比永州更远的柳州。

这一次,他带着满腔苦闷和满身疲惫来到柳州。但与永州司马不同,这次他为柳州刺史,有了地方上的实权。于是他写下“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决定利用手中的实权,为百姓做些实事。

他在柳州解放奴隶,发展生产,开办学堂,鼓励孩子读书识字。即使他的笔下流淌着悲伤,但他还是想要做一颗会发光的星星,让心心念念的“永贞革新”在柳州得以实现,给柳州人民带来了足以惠及百代的恩泽。

待大赦后可再回到长安之时,生活的凄苦和为官的操劳,使得他身心疲惫,旧疾日益严重,大赦的诏书还未送达,他就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病逝于柳州,当时他年仅47岁。

或许在他看来,来到柳州对他是一种惩罚。但他不知道的是,后来,柳州的百姓为他建造了一座雕像,而且特意将雕像建得高高的,那是为了让他可以看见远方没能回得去的家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