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乘联会的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新能源车销量预估41万辆,环比下降高达45%,大盘低迷情况下,众多车企出现不同程度的销量萎缩,但其中不乏逆市上扬的,尤其是在特斯拉官降开启价格战之后,一些新势力选择跟进降价,那么降价之后他们的表现如何呢?
特斯拉官降后成效显著
特斯拉中国1月份累计交付高达66051辆,这是在1月首周未采取官降基础上获得的成绩,环比实现了18.4%的正增长,与2022年9月份7.7万辆的峰值相差不大。
1月6日,特斯拉官宣对旗下model 3和model Y售价调整,其中model 3下调至22.99-32.99万元,最大降幅3.6万元,model Y下调至25.99-35.99万元,最大降幅4.8万元,堪称特斯拉降价历史之最。
在官宣降价3天后,网传线下直营店门庭若市,并收获3万订单,而从乘联会数据基本可以佐证特斯拉官降之后,确实极大地刺激了市场反应。
有消费者反馈,22.99万元能买特斯拉,原本打算买燃油车的也被这次降价给吸引过去了。
而特斯拉之所以抢先官降,主要基于2022年未完成既定销售目标、2023年开始纳税、前期订单量下滑严重和特斯拉投资者对前景不乐观的预期考量,2023年计划实现180-200万辆销售目标,在自主新能源群狼战术打压之下,降价是马斯克认为最有效的竞争手段。
新势力跟进降价后销量纷纷“吃灰”
AITO问界、小鹏汽车先后跟进降价,其中问界于1月13日官宣对M5 EV和M7售价下调,M5 EV下调至25.98-28.98万元,M7下调至28.98-37.98万元,两款车最大降幅3万元。
小鹏于1月17日官宣对P7、P5和G3i售价下调,P7下调至20.99-24.99万元,P5下调至15.69-20.29万元,G3i下调至14.89-17.69万元,最大降幅3.6万元。
1月份,问界交付4475辆,环比下跌55.9%,小鹏交付5218辆,环比下跌53.8%。问界和小鹏官降7天和3天后,进入春节假期。
另外,部分品牌也陆续跟进采取调价或者其他方式实现变相官降的目的。
其中岚图1月份推出无门槛的3万元补贴;零跑则是先涨后跌,在1月初官宣涨价后,不得不推出5000订金抵3万的政策,被认为是变相降价2.5万元;埃安于2月1日官宣对AION Y系列、AION S Plus系列部分车型推出5000元/辆购车补贴,和3年0息的贷款扶持政策;极氪针对001推出选装包价格减免扶持,累计最高优惠1.72万元,但实际上售价并未调整。
1月份,岚图交付1548辆,环比下跌10.5%,零跑交付1139辆,环比下跌86.6%,埃安交付10206辆,环比下跌66%,极氪交付3116辆,环比下跌72.5%,针对销量答复下跌,极氪给出了1月份主动停工21天的理由。
新势力跟进官降背后的无奈
问界和小鹏是受特斯拉降价影响最大的两个新势力品牌,问界M5、小鹏P7需要面对model 3的竞争,M7需要面对理想L8的竞争,小鹏P5、G3i分别需要面对秦PLUS、元PLUS的竞争。
它们无论从品牌影响力,还是自身产品力来看,即便是降价之后也不具备竞争优势,但不跟进官降,可能交付量会更惨。
埃安正在遭受比亚迪的多重打击,甚至曾经依赖的出租车市场空间,也在迅速萎缩,产品与比亚迪重合度太高、私人用车市场基础不牢是埃安面临的两个问题;岚图的梦想家在腾势D9面前毫无战斗力,后者1月份交付6439辆,环比增长7.3%,是除特斯拉之外第二个环比正增长的品牌。
新势力官降为何不受待见
从多个新势力官降可以看出,在特斯拉打响价格战之后,原本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被瞬间打破,刚刚建立的品牌优势在特斯拉面前土崩瓦解,也许在消费者看来,这些新势力售价的水分太大了,还得再挤一挤。
说的直白一点:是特斯拉的官降,撕破了某些新势力高售价的外衣,不跟进肯定死路一条,跟进就说明自己之前卖的贵了。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很多新势力即便是选择官降,也未能刺激消费者买单,其实背后的原因很简单:2022年疯狂的新能源汽车需求量,让他们开始膨胀了,但他们忽略了去年补贴未退坡的影响,忽略了比亚迪、五菱等极少数品牌起到的带动作用,更没有预料到特斯拉会采取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价格战。
不过比亚迪虽然明面上没有跟进,但终端已经松动,很多主销车型都有几千元优惠,说明特斯拉官降已经波及到比亚迪的市场。
全文总结
有人说买特斯拉就是一种信仰,我觉得这么定义也没有错,我们的很多新势力其实最欠缺的就是这种信仰,消费者需要好的新能源产品,但不需要价格虚高的国产车,所以在迫不得已选择降价的同时,他们也应该思考一下,未来的产品规划是否符合消费者的预期,否则下一次特斯拉降价,就得倒下一大批新势力了。
6.6万出口4万多
如果不降价会有多少人买???6.6万减这个数是多少???况且这6.6万有一半是出口的!!!
主要怕以后车没地方修
又有很多中国开特斯拉刹车不灵出事故了,或者是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