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史上,有一个名字无法被忽视——李书福,14年前,当李书福宣布以130多亿元收购瑞典豪华汽车品牌沃尔沃时,整个汽车界为之震惊。
许多人质疑这位“农村小伙”是否有能力驾驭这个百年老店,更有人担心这笔巨额投资会否成为压垮吉利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14年过去了,李书福当初的豪赌究竟赢了还是输了?吉利又是如何在这场跨国并购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从农村走出的汽车梦想家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这个靠近太平洋的小城,似乎从小就给了李书福一种向外探索的冲动。
还在上中学时,李书福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商业头脑,通过骑自行车带人挣钱,崭露出未来企业家的潜质。
高中毕业后,李书福并没有选择像大多数同龄人那样继续求学,而是毅然踏上了创业之路,他向父亲借了120元,买了一台照相机,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尝试。
从开照相馆到生产冰箱,再到销售装潢材料,李书福的创业经历可谓丰富多彩,每一次转型,他都能迅速适应新的行业,展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和商业嗅觉。
1994年,李书福进入摩托车行业,创立了吉利摩托车公司,短短两年时间,吉利摩托车的产销量就达到了20万辆,产品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次成功让李书福尝到了甜头,也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997年,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李书福脑海中萌生——造汽车,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形成了“三大三小”的格局,几乎没有民营企业的立足之地。
但李书福却看到了机会,他认为中国的汽车价格太高,老百姓买不起,如果能造出价格便宜的汽车,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缺乑资金、技术、人才,没有“准生证”,这些都是横亘在李书福面前的巨大障碍。
当他宣布要投资5亿元进军汽车业时,引来的却是一片质疑和嘲笑,有人说他是"不自量力",有人说他是“蛇吞象”。
面对重重困难,李书福没有退缩,他带领团队从拆车、模仿开始,自己摸索,四处求教,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他发扬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的艰苦奋斗精神。
为了培养人才,他自办吉利学院,为了获得"准生证",他千方百计"借壳"造车。
经过不懈努力,吉利在2001年11月9日迎来了重大突破,国家经贸委增发的汽车新车生产许可证中,吉利赫然在列,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轿车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开创了行业先河。
第二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消息传来,“中国入世”与“李书福入局”同时登上各大媒体头条,仿佛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从此李书福带领吉利开始了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奋斗之路,凭借低价策略,吉利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一匹黑马。
然而李书福深知,仅仅依靠价格优势是不够的,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如何提升品牌价值和技术水平,成为摆在李书福面前的新课题。
就在这时,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在李书福脑海中萌生——收购沃尔沃,这个想法一出,再次引来一片哗然。
要知道,沃尔沃可是享誉全球的豪华汽车品牌,而吉利在国际市场上还默默无闻,李书福为什么要冒如此大的风险?他究竟看中了沃尔沃的什么?
豪赌沃尔沃2010年3月28日,瑞典哥德堡,沃尔沃总部,李书福和福特首席财务官路易斯·布斯坐在签字桌前,共同签署了这份震惊全球汽车界的收购协议。
这一刻,李书福等待了整整8年,从2002年,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李书福曾豪言要收购沃尔沃。
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一个玩笑,然而李书福却是认真的,在他看来,沃尔沃拥有世界一流的安全技术和强大的品牌价值,这正是吉利所欠缺的。
李书福深谋远虑,瞄准沃尔沃的先进技术和品牌价值,通过这场大胆的收购,他为吉利打开了通往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行列的捷径,实现了企业实力的质的飞跃。
收购沃尔沃遇到的首先就是是资金问题,130多亿元的收购金额,对于当时的吉利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李书福不得不四处筹措资金,甚至举债百亿,其次是来自各方的质疑声,很多人认为,吉利与沃尔沃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这次收购无异于“农村小伙娶外国公主”。
面对重重困难,李书福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毅力,从2007年初在底特律车展上向福特表达收购意愿,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
福特因资金压力考虑出售沃尔沃,李书福抓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长达三年的谈判过程中,他既坚持原则,又灵活应对,最终成功说服福特接受了吉利的收购方案。
收购完成后,如何整合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品牌成为了新的挑战,李书福采取了“保持独立、资源共享”的策略。
一方面,他承诺保持沃尔沃品牌的独立性,尊重其原有的管理团队和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他积极推动两家公司在技术、采购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这种策略很快显现出成效,沃尔沃在吉利的管理下重新焕发生机,销量逐年攀升,从2010年收购时的不到37万辆,到2017年的57万辆,沃尔沃的全球销量实现了大幅增长。
更令人欣喜的是,沃尔沃不仅扭亏为盈,还在2017年实现了141亿多瑞典克朗的盈利。
与此同时,吉利也从这次收购中获益良多,通过与沃尔沃的技术合作,吉利汽车的品质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7年,吉利汽车销量突破126万辆,同比增长63%,一举跃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
然而收购沃尔沃只是李书福全球化布局的开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李书福意识到,仅仅依靠沃尔沃还远远不够。
如何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如何应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行业变革?
全球化布局与新能源战略李书福深知,在瞬息万变的汽车行业,停滞不前就意味着落后,收购沃尔沃后,他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推进吉利的全球化布局和技术创新。
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一连串的收购行动再次震惊业界,6月,吉利成功收购马来西亚国民车企宝腾49.9%的股份,同时获得了英国跑车品牌路特斯51%的控股权。
11月,吉利全资收购了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12月,吉利又参股沃尔沃集团,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扩大了吉利的品牌矩阵,也为其在新兴领域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2018年2月,吉利再次出手,以90亿美元收购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这家德国汽车巨头的第一大股东。
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吉利的雄厚实力,更彰显了李书福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战略眼光。
李书福的野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汽车领域,面对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他提出了“蓝色吉利行动”计划。
在2018年全国两会上,李书福自信地宣布:“到2020年,90%以上的吉利汽车都将是新能源汽车,”
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背后,是吉利多年来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投入,2017年,吉利在四川南充建立了新能源商用车基地;收购的英国伦敦电动汽车公司推出了新一代零排放出租车。
旗下的沃尔沃汽车更是成为全球第一个明确提出传统内燃机停产时间表的汽车企业。
除了纯电动车,李书福还对甲醇汽车寄予厚望,在2018年两会上,他提交了《“液态阳光经济”推进甲醇汽车市场化》的建议,呼吁国家像支持电动汽车一样重视甲醇汽车的发展。
李书福认为,甲醇是“液态化的阳光”,推广甲醇汽车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李书福的这些布局,折射出他对汽车产业未来的深刻洞察,在他看来,未来的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
为此吉利不断加大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投入,2018年11月,吉利还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研发高速飞行列车等前沿技术。
从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创业者,到跨国汽车集团的掌舵人,李书福的成功绝非偶然。
他敢想敢干的创业精神,精准的战略眼光,以及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使得吉利在短短二十余年间实现了惊人的跨越。
然而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李书福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深知,中国汽车产业虽然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在核心技术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李书福14年前收购沃尔沃的“豪赌”,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远见卓识,这次收购不仅让吉利获得了宝贵的技术和品牌资源,更推动了整个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
从这个角度来看,吉利无疑是赚了的,而且赚得盆满钵满,然而李书福并未止步于此,他继续推进全球化布局,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力图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得先机。
参考文章《让中国汽车跑遍全球——记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报道
科创报日报2024年2月19日《又来一个IPO!起底李书福的新能源汽车“帝国”》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