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六七十年代农民不可以进城,这是真的吗?亲身经历告诉你

特友谈文化 2024-06-09 22:33:41

发文:幾鵋

编辑:望梅止渴

讲述人:李国华

——【序言】——

有人说,六七十年代农民不可以进城,这是真的吗?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

这不仅是真的,而且那时的制度和生活处境让农民进城成为了一种奢望。作为一个在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农村人,我深知其中的酸楚和无奈。

——【正文】——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还小。

但记忆犹新的是那时候的生活窘迫。1969年,我家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庄,靠天吃饭,一年辛辛苦苦劳作下来,收成却总是勉强够糊口。

那时,村里的人们梦想着能去城里找一条出路,但现实是残酷的,户口制度让这个梦想变得遥不可及。

1960年开始施行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严格划分了城市与农村户口,农民要进城几乎不可能。

除非是参军、上大学或者是有特别的政策允许,否则农民根本无法合法地迁移到城市。

记得1972年,我堂哥考上了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那时,全村人都羡慕他,因为他不仅可以进城读书,还有可能将来留在城里工作。这在当时,是多么遥远而令人向往的事情。

我记得很清楚,那一年村里还发生了一件大事。隔壁村的李叔,家里实在太穷,带着全家偷偷跑到城里,想在那里谋生。

可是,他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车站附近搭棚子。没多久,就被城里的管理人员发现,强行遣送回了村里。这件事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大家都说:“城里可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到了1976年,我已经十四岁,正值青春年华。那年,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毛主席去世,唐山大地震,整个社会都在动荡中。那时的我们,天天在地里劳作,心里却总有个声音: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片黄土地,去城里见见世面?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农村,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让我们家分到了几亩责任田,终于可以自己种地了。

那一年,爸爸种的玉米和小麦大丰收,家里的日子开始有了起色。

但即便如此,进城的梦想依然遥远。

1980年,我十八岁,家里的情况有了好转。那时,有一批农村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去城市建设工地当建筑工人。

我的几个朋友也跟着去了,他们告诉我,虽然辛苦,但至少看到了城里的繁华和希望。然而,户口问题依旧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即使能去城里打工,也只是暂时的,无法长久定居。

1983年,村里通了电,修了路,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但那时,我已经二十出头,眼看着身边的同龄人一个个结婚生子,继续在土地上辛勤耕作。我心里却一直想着进城,改变命运。终于,在1985年,我决定去广州打工。那时候,广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有着无数的机会和希望。

到了广州,我才发现,城市虽然繁华,但对我们这些农民工来说,并没有多少温暖。

我们住在简陋的工棚里,每天早出晚归,干着最累最脏的活。虽然赚的钱比在农村多,但生活依旧艰辛。那时,我深刻体会到,农民要在城里扎根,是多么困难。

到了1986年,国家开始放宽一些政策,允许部分农民进城务工。但即便如此,真正能拿到城市户口的,依旧是少数。

那一年,我的一个朋友因为表现优秀,被工地推荐办理了城市户口,成了我们中间第一个真正“城里人”。我们都羡慕他,但心里也清楚,这样的机会,离我们大多数人依然很远。

这些年,国家的政策不断调整,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到1990年,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国家也开始关注农民工的权益问题。

但回望六七十年代,那段不能进城的岁月,依旧令人感慨万千。

今天,我们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年轻一代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进城打工、创业、上大学,机会多了,路子宽了。但我们这一代经历过那段苦难岁月的人,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封闭的年代,那个连进城都是奢望的时代。

——【结尾】——

总结起来,六七十年代农民不可以进城,是真的。这不仅是制度上的限制,更是社会现实的体现。那段艰苦的岁月,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自由和发展的重要。

今天,当我们走在新时代的阳光大道上,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和权利,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不妨给我一个点赞和评论吧!你的支持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