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竟如此开玩笑?30年前,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而美国想阻止他

阿皮虾说历史 2024-11-14 18:06:54

历史竟如此开玩笑?30年前,戈尔巴乔夫搞垮苏联,而美国想阻止他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缓缓降下。就在几个月前,美国总统布什还在极力挽救戈尔巴乔夫的政治生命。这个看似矛盾的历史场景,折射出一段鲜为人知的外交博弈。在冷战即将结束之际,美国究竟为什么要"保护"自己最大的对手?戈尔巴乔夫真的如外界所说,是一心要"解体"苏联的改革家吗?为什么美国在短短几年后就改变了对苏联的政策?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一、美苏关系的转折与博弈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就采取了一系列出人意料的举措。在雷克雅未克峰会上,他提出了裁减战略核武器的方案,这一提议令美国代表团始料未及。美方原本准备了详尽的谈判策略,却被苏方的主动让步打了个措手不及。

更令人震惊的是,1986年1月,戈尔巴乔夫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到2000年前全面消除核武器。这一提议在当时的国际政治环境下显得格外突兀。要知道,就在前一年,苏联还在欧洲部署了大量的SS-20中程导弹,这些导弹的存在一直是美欧国家的心腹之患。

随后的事态发展更是令华盛顿方面措手不及。1987年12月,戈尔巴乔夫在《中导条约》谈判中作出重大让步。他同意销毁苏联在欧亚两大洲部署的所有中程导弹,这些导弹此前一直是苏联对抗北约的重要战略资产。不仅如此,他还同意接受美国的核查人员进入苏联的军事设施,这在冷战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种突如其来的让步引发了五角大楼的警惕。美国国防部的分析人员开始质疑:戈尔巴乔夫此举是否另有所图?是否意味着苏联正在酝酿某种更大的战略转变?

1988年底的事态发展似乎印证了这种担忧。戈尔巴乔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单方面裁军50万人,并从东欧撤出6个师的军队。这一决定在美国决策层引发了激烈争论。国务卿舒尔茨认为这是改善关系的良机,而国防部长温伯格则警告这可能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

1989年初,美国政府内部对苏联的态度出现了明显分化。一派以国务院为代表,主张抓住机遇推进美苏关系;另一派以五角大楼为首,坚持对苏联保持警惕。这种分歧直接影响了美国对苏政策的制定。

在这种背景下,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种审慎的双轨政策:一方面继续保持军事压力,另一方面也开始探索与苏联展开建设性对话的可能。1989年1月,里根在卸任前的最后一次国情咨文中,特别强调了与苏联建立新型关系的重要性。

这种政策取向的转变,与其说是对苏联示好,不如说是一种战略性的调整。美国决策层意识到,面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苏联,简单的遏制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他们需要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来应对这个正在经历剧变的对手。

二、布什政府的战略困境

1989年1月,布什就任美国总统后,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困境。随着东欧剧变的加速,苏联的影响力正在迅速衰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究竟应该加速苏联的解体,还是维持其政权的稳定?这个问题在白宫高层引发了激烈争论。

2月的一次国家安全委员会会议上,时任国家安全顾问斯考克罗夫特提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建议:美国应该帮助戈尔巴乔夫稳定局势。这个提议立即遭到了部分保守派官员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削弱苏联的最佳时机,美国不应该错过这个历史机遇。

然而,布什政府最终选择了一条相对温和的路线。1989年5月,布什在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了"超越遏制"的新概念。这标志着美国对苏政策开始向支持改革的方向转变。这一决策的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首先是核武器问题。苏联拥有数万枚核弹头,一旦政局动荡,这些武器的管控将面临严重风险。1989年6月,美国情报部门提交了一份机密报告,详细分析了苏联解体可能带来的核扩散风险。报告指出,如果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独立,核武器可能会落入多个新独立国家手中,这将打破现有的核平衡。

其次是地缘政治考量。1989年下半年,随着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相继发生政治变革,欧洲局势日趋复杂。美国担心,如果苏联突然解体,可能会在欧亚大陆造成巨大的权力真空,引发新的地缘政治动荡。

第三是经济因素。1989年10月,美国财政部向白宫提交了一份分析报告,指出苏联经济的突然崩溃可能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报告特别提到,苏联的能源供应中断将导致国际油价剧烈波动。

基于这些考虑,布什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9年12月的马耳他会晤就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次会晤中,布什明确表示支持苏联的改革进程,并承诺提供经济援助。

1990年初,美国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苏联的支持力度。2月,美国同意苏联以观察员身份加入关贸总协定谈判。5月,美国向苏联提供了10亿美元的粮食信贷。这些举措都表明,美国已经将维持苏联稳定作为其战略目标之一。

然而,历史的发展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990年下半年,随着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主权,苏联解体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面对这种局面,布什政府不得不开始考虑"后苏联时代"的战略布局。但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始终试图确保苏联的和平解体,避免出现大规模动荡。

三、1991年美国的政策转向

1991年初,美国对苏政策出现了微妙的变化。1月的波罗的海事件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当苏联军队在立陶宛维尔纽斯采取武力行动时,美国政府的反应出人意料地克制。布什仅发表了一份措辞温和的声明,这与美国此前对苏联强硬行动的反应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克制背后反映了美国战略考量的复杂性。据解密档案显示,1991年2月,中央情报局向白宫提交了一份题为《苏联解体的可能后果》的评估报告。报告指出,苏联的突然解体可能带来三个严重风险:核武器失控、族群冲突升级、经济体系崩溃。

3月,美国国务院设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研究应对苏联可能解体的各种方案。这个工作组由多个部门的专家组成,重点关注三个问题:如何确保核武器的安全控制、如何维持能源供应的稳定、如何预防地区冲突的爆发。

4月,布什政府做出了一个关键决定:在G7伦敦峰会上支持苏联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个决定的出台经历了激烈的内部辩论。财政部认为这会增加美国的财政负担,而国务院则认为这是稳定苏联局势的必要措施。

然而,到了1991年夏季,美国的政策开始出现明显转向。6月,叶利钦在俄罗斯总统选举中获胜,这一结果令美国决策层产生了新的思考。白宫开始同时与莫斯科和各加盟共和国建立联系,这种"双轨制"外交显示出美国正在为苏联可能解体做准备。

7月底,布什访问基辅,发表了著名的"基辅演说"。在这次演说中,布什强调了乌克兰等加盟共和国的自主权,但同时警告不要走向"自杀性的民族主义"。这个表态既表明美国开始接受苏联解体的可能性,又显示出对这一进程的担忧。

8月政变成为又一个重要转折点。政变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种谨慎的"观望"态度。虽然公开声明支持戈尔巴乔夫,但同时也与叶利钦保持着密切联系。政变失败后,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马特洛克立即与叶利钦会面,这表明美国已经开始重新调整其战略重心。

9月初,美国国务卿贝克访问各加盟共和国,这次访问的目的已经不再是挽救苏联,而是为可能的解体做准备。贝克在每个共和国都提出了三个关键问题:核武器控制、民主制度建设、市场经济改革。

到了10月,美国的政策重点已经完全转向了"软着陆"方案。国务院起草了一份详细的行动计划,包括协助建立独联体机制、组织国际援助方案、处理债务承继问题等具体措施。这份计划为随后苏联的和平解体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戈尔巴乔夫的最后努力

1991年11月初,戈尔巴乔夫在这场权力博弈中做出了最后的努力。11月4日,他召集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在莫斯科开会,试图挽救新联盟条约。会议期间发生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插曲:美国驻苏大使馆突然收到了一份来自戈尔巴乔夫办公室的备忘录,要求美国明确表态支持维护苏联统一。

11月6日,在克里姆林宫的一次内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一个新的联邦结构方案。这个方案比此前的版本给予各共和国更大的自主权,甚至允许它们自行处理对外关系。然而,这个提议很快遭到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反对。

11月中旬,一个意外事件加速了局势的恶化。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一次非正式场合透露,中亚五国正在讨论建立独立的关税同盟。这个消息传到莫斯科后,引发了新一轮的政治动荡。

11月19日,戈尔巴乔夫在一次特别会议上提出了最后的妥协方案。他建议建立一个类似欧共体的松散联盟,保留统一的军事指挥系统和货币体系。为了争取支持,他甚至同意取消联盟主席的职位,改由各共和国轮流担任联盟理事会主席。

11月25日,乌克兰议会否决了加入新联盟的提议。这个决定对戈尔巴乔夫的计划造成了致命打击。没有乌克兰的参与,新联盟在政治和经济上都将失去平衡。同一天,白俄罗斯也表示要重新考虑其立场。

11月28日,戈尔巴乔夫召开了最后一次联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他提出了一个更加激进的改革方案:允许各共和国完全控制自己的自然资源,建立独立的军事力量,只在外交和战略核力量方面保持统一。但这个提议已经为时已晚。

12月1日,乌克兰举行全民公投,绝大多数选民支持完全独立。这个结果宣告了苏联事实上的解体。同一天,叶利钦签署命令,将俄罗斯的所有联邦机构收归俄罗斯管辖。

12月8日,在别洛韦日会议上,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绕过戈尔巴乔夫,签署了建立独联体的协议。这份协议明确宣布苏联已经不再存在。戈尔巴乔夫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克里姆林宫办公室准备新的联邦方案。

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的其他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阿拉木图会议上加入了独联体。这标志着戈尔巴乔夫挽救苏联的最后希望彻底破灭。四天后,他在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苏联的历史就此终结。

五、后苏联时期的美国应对

1992年1月初,美国政府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外交局面。在克里姆林宫的红旗降下后,美国需要同时与15个新独立国家建立外交关系。1月13日,美国国务院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负责处理与新独立国家的关系。这个工作组分为三个专门小组:核武器控制组、经济援助组和外交关系组。

2月初,美国国会通过了"自由支持法案",这部法案为美国对前苏联国家的援助提供了法律基础。该法案的一个关键条款规定,接受援助的国家必须承诺遵守核不扩散条约。这反映了美国对前苏联核武器的高度关注。

2月下旬,贝克国务卿展开了他上任以来最长的一次出访,先后访问了八个新独立国家。在每个国家,他都重点讨论了三个问题:核武器处置、经济改革和民主建设。在塔什干会谈时,发生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插曲:乌兹别克斯坦提出以黄金储备作为保证,换取美国的直接经济援助,但这个提议被婉拒。

3月,美国政府启动了"合作减少威胁计划",即著名的"纳恩-卢格计划"。这个计划的首要任务是协助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拆除核武器。为了推进这个计划,美国派出了大量专家前往这些国家,协助建立核材料安全管理系统。

4月,美国财政部完成了一份详细的援助方案。这个方案包括三个层次: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技术援助和长期发展援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方案中包含了一个创新性的项目:将美国的退役军官派往前苏联国家,协助其军队转型。

5月,布什总统与叶利钦在华盛顿举行会晤,签署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在签字仪式前两小时,双方还就一个重要细节进行了最后的协商:如何处理前苏联在古巴的军事设施。最终达成的协议是,俄罗斯同意在一年内撤出这些设施。

6月至8月间,美国相继在各个新独立国家开设大使馆。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技术性困难,比如在阿塞拜疆,由于缺乏合适的办公场所,美国大使馆一度设在一家酒店的套房内。在摩尔多瓦,首任大使因为语言问题,不得不通过三重翻译与当地官员沟通。

9月,美国开始实施"民主团结计划",这是一个旨在支持新独立国家民主转型的综合性项目。该计划包括培训新闻记者、支持非政府组织、协助建立选举制度等具体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计划在各国的实施进度并不一致,其中波罗的海三国进展最快,中亚国家则相对滞后。

到1992年底,美国与所有前苏联国家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并开始了实质性的合作。这些外交关系的建立,标志着冷战后新的国际秩序开始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始终试图在维护自身利益和促进地区稳定之间寻找平衡点。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