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万吨,再造一个东北!内蒙古如何成中美粮食战争的下一张王牌

井普椿的独白 2024-11-09 13:42:59

在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严重匮乏,全区的水资源仅占全国的2%。这更是导致沙漠占据了全区总面积的1/4。

然而,在如此不适农业的条件下,2023年,内蒙古的粮食产量成功突破4000万吨,位居全国第6。

除此之外,内蒙古还成为我国第四大“粮食净调省份”。我国甚至有意将内蒙古打造为“第二个东北”,作为中美粮食战争中的又一张底牌。

那么,内蒙古究竟是如何做的呢?

《———【地域概括】———》

内蒙古的气候独具特色,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酷热干燥。

同样,这样的环境也注定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

再加上水资源的匮乏,一样是制约内蒙古农业发展的另一瓶颈。

整个区内地表覆盖稀疏,自然湖泊寥寥可数,常年河流也所剩无几。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几乎整个内蒙古地区都在为缺水而发愁。

西部的著名河套灌区尽管有黄河之水的滋养,但由于下游需水量巨大,实际到达这里的河川水资源已是所剩无几。

而东部辽西地区农田密布,虽然获得了西辽河一线生机,但由于长期失去补给,导致河床多年断流。

整个区域内,过度抽取地下水的现象也愈演愈烈,已出现地下含水层日渐枯竭的危险信号。

同时,统计调查,区内有不少地区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远逊于全国一般农区水平。

部分地区甚至只有不到170毫米,比中东的阿富汗还干旱。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过去20年里,内蒙古的粮食产量从248亿斤飙升至近800亿斤。

戏剧性的变化让这个长期被视为牧区的自治区一跃成为全国第六大粮仓。

即便在新冠疫情的阴霾下,2022年内蒙古产粮791.6亿斤的骄人成绩仍然傲视群雄。

如此反差的背后,不得不提起内蒙古科学的农业发展

《———【科学发展】———》

面对种种不利局面,内蒙古人并未放弃农业,而是积极应对,寻求适合本地的发展道路。

他们审慎选择了河套平原和东部平原地区作为主要种植区,这两处地区虽仍干旱,但降雨量相对充沛,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各地政府,先是2019年全面开工兴建的引绰济辽工程,每年将为西辽河注入4.5亿立方米的新鲜血液。

在西线方向,确定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更将连通长江、黄河乃至整个西北内陆河系。

至此,内蒙古从此有望结束水资源贫乏的尴尬处境,为粮食大增产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两大区域内,内蒙古农民们根据当地特点,合理调整了种植结构。

他们大量种植了较为耐旱的农作物,如玉米、小麦、大豆和薯类等,努力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

但无疑,节水农业理念的推广是维系农业长足发展的关键一招。

内蒙古人摒弃了传统的漫灌方式,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对农田用水量实行精准管控。

与此同时,跨流域调水工程也在积极推进,将为缺水地带输送源源不断的水资源。

与此同时,农田平整作业、种质优化、病虫防控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密集推行,让原本干涸的内蒙古大地重拾生机。

《———【强大实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的农业生产终于取得了瞩目成就。

2023年,该地区的粮食总产量高达796.1亿斤,相当于近4000万吨,稳居全国第六位水平,可谓产量惊人。

主力军当属玉米,单一品种总产就超过600亿斤,在全国玉米产区中名列前茅。

与之并驾齐驱的还有大豆、小麦和薯类作物,尤其是大豆和马铃薯,产量更是占据了全国产量的相当大份额。

2022年,通辽市粮食总产量高达930万吨单单这座城市就贡献了全国近五分之一的玉米总产量。

马铃薯之乡乌兰察布市,又是全国最大的薯产基地,占据了全国总产的六分之一。

《———【两大产区】———》

河套灌区俨然是内蒙古农业当之无愧的重镇所在,其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

早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在这里建立了五原郡,便是为对抗匈奴人而设立的防线。

之后历代朝代均将之视为农垦重镇,直至今日河套依旧是全国最大的灌区之一。

其间,河套平原得以成为华北地区粮仓的重要功臣,全凭着黄河这条母亲河的滋养。

众所周知,黄河虽为中国第二长河,但其天然径流量非常有限,全长近5500公里的河道仅得580亿立方米的年流量。

为了最大化利用黄河水资源,内蒙古当地不遗余力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一条条总干渠及支渠修通后,一张由大型水利枢纽为节点,以农村公路通道为脉络的巨型输配水网便在河套平原上悄然形成。

从空中俯瞰,河套地区宛如江南水乡,一派水泽交错、鱼米之乡的景象。

不过,由于水资源长期处于供给吃紧状态,河套区难以再大幅提振产能。

内蒙古农业大军不得不将进军方向转向东部新区域。

这一次,大军的前锋直指大兴安岭以东,准确说是延伸至东三省黑土地区的板块。

这块区域亲缘北亲缘关系也最为紧密,不仅地形气候与黑龙江等地高度类似,更延续了以大农场为载体的经营模式。

其他诸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等地,则将优势领域聚焦于大豆、高蛋白优质农作物上,相继成为了全国种植大县。

《———【四通八达】———》

要想让内蒙古的粮食供应真正惠及全国,离不开高效便捷的运输网络。

内蒙古自治区修建的公路总长达21.6万公里,纵横交错遍布全境。

而铁路网的密度就更加引人瞩目了,全区长达1.48万公里的钢铁长龙位居全国首位。

大规模的公铁网络为内蒙古农产品提供了极大方便。

对内,可以直接连接国内各大消费市场,将兴安盟大米、河套蔬果源源不断地输送出去。

对外,内蒙古则借助陆路通道与俄蒙相连,打通了通往欧洲大陆的出口。

凭借着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内蒙古实现了2611万吨的年货物运输量,位居全国之冠。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发达的物流系统,内蒙古的粮食之路才得以畅通无阻,农产品才可以源源不断地输送全国。

《———【其他资源】———》

除了蓬勃发展的农业,内蒙古这片热土同样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里盛产芒硝、盐碱等矿产,许多咸水湖都成为了开采基地。如贝尔湖、呼伦湖等著名湖泊,则有源源不断的渔业资源输出。

但内蒙古最引以为傲的,恐怕要数得天独厚的草原环境。

锡林郭勒草原就达18万平方公里之大,高等植物达600余种,更有无数大型真菌星罗棋布其间。

依托这片广阔草海,内蒙古的畜牧业日渐走向辉煌。

2023年全区就产出了77万吨牛肉、108万吨羊肉、75万吨猪肉和23万吨禽肉,堪称畜牧业重镇。

此外乳制品更是高产达792万余吨,足以让内蒙古本土企业伊利成为亚洲乳业第一。

除了畜牧,种植业同样是内蒙古的命脉所在。

大地孕育着1150万公顷耕地和2400多万公顷林地,为未来的农业发展留足了余地。

《———【战略意义】———》

新世纪伊始,美国粮商就曾借机散布谣言,哄抬大豆价格,从中赚取暴利。

当时中国的大豆供给六成依赖进口,遭受了沉重打击,不得不高价购入以维系供应。

因此,发展内蒙古等地的农业意义重大,这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在农业领域掌握主动权,在国际贸易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如今内蒙古已是玉米、大豆等主粮的重要产区,必将大大减轻国内对农产品的依赖进口。

此外,中国粮食安全形势一直是当务之急。

随着人口红利消退,耕地面积锐减,粮食供给前景则更加严峻。

内蒙古作为新兴大省,正好可以缓解这一危机,为国内市场提供更多的有力支撑。

可以预见,内蒙古必将与东三省等老牌粮仓地携手并肩,形成中国农业的双核发展格局。

届时粮食自给有望基本实现,中国人民的饭碗将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国际粮市上也将占据有利地位,避免受制于人。

参考文献:

内蒙古以791.6亿斤新高迎来“二十连丰”——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美“大豆战争”,我们为何成为输家?——中国经济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