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百姓生活水平逼近历史谷底,他们为何还能够保持乐观?

钧儒说古代 2024-02-20 18:16:17

阅读文章前,希望您可以点击【关注】,方便后续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文章推送。

唐代作为我国古代最为强大的朝代之一,人们对于唐代的印象多为盛唐的繁华富丽以及唐诗中为人们塑造出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事实上,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唐代便陷入了长期的混乱状态。

在频繁的战争中百姓们也遭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底层百姓的生活不但称不上富足,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从唐代文人的笔下,我们也能够窥见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之艰难。

在安史之乱后,由于唐朝政府能够实际控制的地区面积变得十分有限,这对唐廷的财政收入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满足朝廷运行的财政需求,唐朝统治者不得不提高农民的赋税额度。

在生产力没有显著提升的前提下,百姓们的生活压力骤然提升,这导致大量的平民破产沦为流民。

除了要背负高昂的赋税之外,朝廷控制农户数量的减少也让每户人家都背负着沉重的徭役。

杜甫著名的《石壕吏》中连老妇都要接受朝廷的征召,这种情况在其他朝代都是十分罕见的。

唐朝中后期的百姓参与徭役,主要是为了参加一些公共设施的建设,这对他们的劳动时间造成了侵占,让本就较低的农业产量变得更加不足,恶性循环之下,唐代中后期的农户几乎全部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唐朝政府的财用不足,也令农户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古代在农户遭遇旱灾或者蝗灾之后,朝廷一般会减免受灾地区的赋税,并向灾民提供粮食等生活物资。

但唐朝中后期的唐廷不但无力支付救灾物资,而且还不会减免赋税额度,这让农户们的抗风险能力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在戴叔伦的《屯田词》中就有这样的描写: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馀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而在这一切发生后,这名农民还要“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农民的生活之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在唐廷控制的地区之外,受各藩镇统治的农户也面对着相似的艰辛生活,他们身上的赋税徭役也十分沉重,而且还要不时经历战火的摧残。

这种朝不虑夕的生活下,农户们的生存都成了大问题,这也是唐代中后期社会的常态。

在唐代早期,我国的饮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曾经长期作为百姓主食的菰米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虽然很多文人墨客对菰米的口感赞不绝口,但其性寒的特点,还是让普通百姓对其敬而远之。

取代菰米成为百姓主要食物的是各种面食,即唐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各种“饼”。

在唐代人们改良了面食的制作方式,馒头,包子,面条等如今常见的面食都是在此时定型。

盛唐时期繁荣的经济也让我国的副食品种类变得极为丰富,各类蔬菜和肉制品走上了百姓的餐桌,这令唐代成为了我国饮食文化发展的关键节点。

但在唐代中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大幅下降,百姓们的饮食结构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农户甚至连填饱肚子都变得十分困难。

不过由于唐代文人主要将目光集中在士大夫阶层,因此我们对于唐代底层百姓的饮食状况知之甚少。

最近人们在王梵的诗歌作品中发现了很多唐代百姓的生活细节,虽然其文笔较为朴素,但也为我们展现了真实的唐代底层百姓生活状态。

在他的一首诗歌中,记载了一户农人招待客人的场景,其中是这样形容这顿餐食的:

白酒瓦钵盛,铛子两脚破。鹿脯三四条,石盐五六颗。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主人不但只准备了一道菜肴来招待客人,甚至连使用的食器都是残破的,而他平时的餐食想必还要比这更加寒酸。

我们还可以关注到两处细节,首先在唐代的白酒指代的是未经多次过滤的浊酒,这是当时最为便宜的饮品,而石盐也是品质较差的盐。

即使如此主人也只能拿出少量石盐飨客,由此可见当时饮料和调味品的匮乏。

事实上在唐代中后期,朝廷为了增加收入大幅调高了食盐及其他副食品和调味品的税额,这让百姓们难以承受价格高昂的食盐,以至于普通农户平日里都不舍得使用。

这种情况也导致私盐贩子大量涌现,最终甚至诱发了摧毁唐朝统治基础的黄巢起义,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除了食物之外,在王梵的诗歌中我们也能看到当时唐朝百姓的衣着情况。

中国作为礼仪之邦,人们对于衣着是十分看重的,虽然农户们不像士大夫阶级那样在穿衣方面有着众多的讲究,但保持基本的整洁得体还是需要做到的。

唐代作为结束了几百年乱世的大一统王朝,我国的衣着文化也在当时发生了重要的改变。

人们的衣着形式在经过融合后得到了定型,其中幞头、衫袍和裩裤成为了最基本的组成要素。

幞头是从古代头巾演变而来的头部装饰,在唐代其经历从软质向硬质的转变。

衫袍则是上衣的统称,其中单层为衫,有衬底夹层的为袍,而在夹层中添加棉花等御寒物料的则为袄,其实就是袍的衍生物。

而裩裤则是一种满裆内裤,是衫袍下必不可少的衣物。

但到了唐代中后期,农户们连这些基本的衣物都很难凑齐,在王梵的笔下记载了当时农户的典型形象:

幞头巾子露,衫破肚皮开。体上无裈袴,足下复无鞋。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名农户几乎已经衣不蔽体,而从他依然戴着残破幞头的举动中,我们也能感觉到他并非是不想保持体面,而是实在没有任何完整的衣物了。

当时普通农户的生活困难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这名出门的农夫基本将家中所有的布料都穿在了身上,他的妻子则是“妻亦赤体行”,甚至连块布料都拿不出来了。

而他们身上的这些布料到了夜里,还要被作为被子使用,其御寒能力之差可想而知。

而在唐代中后期百姓们的住房基本上都是茅屋,御寒能力较差,没有被褥的百姓夜间只能睡在草堆上取暖,这也是为什么唐代出现了大量的“冻死骨”。

这也让我们对唐代底层百姓的苦难,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从前面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唐代中后期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不但远逊于盛唐,甚至不比一些历史上的乱世。

但唐代百姓和乱世百姓依然有着明显的区别,那就是他们在艰苦的生活中依然保持了坚韧和乐观的精神,这在其他朝代是非常罕见的,这很有可能来源于盛唐文化中的乐观底色。

在王建的《田家留客》一诗歌中,就描写了一户农家虽然贫寒,但依然尽自己所能款待客人的故事。

其中“丁宁回语屋中妻,有客勿令儿夜啼。双冢直西有县路,我教丁男送君去”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百姓的热心与善良。

而在王建的《田家行》中,我们则能更加直接的感受到当时农人的乐观心态。

彼时农人虽然获得了丰收,但在官家收取税赋后却变得一无所有,即使如此人们依然“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这种苦中作乐的心态,与他们的悲惨处境反差强烈,令人心生悲苦。

即使在如此困难的生存条件下,唐代的农户们依然保持了对于生活的热情,和对于未来的期待。

在节日里他们依然会郑重的对待每场祭祀,以期盼来年能够有更好的生活,这透露出当时农户乐观的心态底色,但我们知道在那时的环境下他们的生活只会更加艰苦,他们愈乐观,后来的读者也只会更加心酸。

当然在唐代还是有部分农户无法承受生活的巨大压力,比如在王建的《当窗织》中就记载了几名农妇哀怨的神情,她们甚至羡慕起了青楼的娼妓:

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这一句也让我们看到这些农妇已经被逼迫到了崩溃的边缘,恐怕在更多时候,这也是当时农户最为真实的内心写照。

如今唐代依然是我国话题度最高的古代朝代之一,这主要是由于盛唐气象给我们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

但事实上唐代也是我国最为割裂的朝代之一,盛唐和中晚唐的状态堪称天壤之别,晚唐时的百姓甚至是历史上生活最为艰难的一个群体。

他们不但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要承担极为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依然保持了坚韧,乐观的精神,这实在令人感到佩服。

这也让我们看到盛唐气象带给当时人们的精神力量,这证明了文化自信确实能够给予人们巨大的能量。

参考资料: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从王梵志诗看唐代平民日常生活与生存状态》,刊登于《今古文创》2023年46期。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转发,或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方便后续第一时间接收文章推送。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