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行程确定,美国坐不住了,中方必须做好准备

快乐迷踪客 2025-01-08 20:01:23

这几年,中英关系就像一场拉锯战,时冷时热、好坏参半。一边,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即将率领高规格团队访华,试图重启自2019年以来停滞的中英高层经济与金融对话;另一边,美国对中国强硬态度愈演愈烈,欧洲国家也对英国单边与中国接触持审慎态度。这看似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国与国之间常态外交,但它背后藏着的故事却比看上去复杂得多。

英国这次为何选择向中国靠近?是急于填补脱欧以来的经济窟窿,还是对盟友影响力的试探?无论如何,这一决定注定会让英国站在风口浪尖上。

其实不是没有“太平日子”的。早在2010年前后,英国在卡梅伦政府领导下与中国可谓打得火热,被认为是中西方合作的一段“黄金时代”。彼时,中国在英国的基础设施领域大举投入,比如肖特兰德燃气工程和核电项目。英国政府那会儿对中国展现的热情毋庸置疑,连财政大臣奥斯本都坦然表示,希望英国成为中国“在西方的最佳伙伴”。

但谁能想到,风向说变就变。从保守党政府时期开始,中英关系逐渐陷入了一种“摇摆模式”。

以华为5G事件为例,英国初期对华为持欢迎态度,但在美方压力下却开始转而封杀。这种态度的反复不仅让中国政府和企业感到困惑,也让英国企业界直呼“受不了”。加上脱欧后,英国国际地位有所下降,原本的全球化角色也变得尴尬。一点一点,这段本来还算不错的关系走向了僵局。如今,工党上台,经济复苏的压力山大,这才推动英国再次把修复中英关系提上议程。

英国这一次的动作,说是“务实”,其实也不难理解。简单点说,家里有难,哪有余粮顾四方啊?脱欧以后,英国经济日子确实不好过,不仅全球投资者对伦敦的兴趣有所下降,金融中心地位也受到竞争威胁。

与此同时,国内的通胀问题又迟迟得不到缓解,就连工党政府也不得不承认,他们无法靠一己之力解决经济困境。

这种情况下,中国显然是英国需要拉拢的重要伙伴。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是英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英之间的经济联系比想象中更深。过去几年,从汇丰银行扩展在中国的金融业务到中国企业来伦敦建立金融枢纽,这种双边合作的互补性为双方搭建了一座稳固的桥梁。而财政大臣里夫斯的访华,无疑是试图借助这座桥,让更多资金和资源流回英国,为经济注入一些“活水”。

但与此同时,英国的选择也透露出一种“不再完全看美国脸色”的意味。工党政府相较于保守党更倾向于政策稳定性,愿意与中国保持长期合作。这种态度转变背后,其实是对中美关系僵局的某种试探。

他们要看看,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英国有没有可能在中美欧之间“脚踩三条船”,从中获取最大利益。

话说回来,英国的这一布局究竟能不能实现呢?从国际视角来看,这条路显然并不好走。当下,美国对中国的强硬姿态已经让不少国家头疼。

换届之后,特朗普重新就任美国总统,立场更加不客气,对中方的贸易限制和技术封锁都在升级。在这种背景下,英国向中国抛出橄榄枝,很可能被美国视为“不给面子”。虽说美国不见得会立刻采取惩罚性动作,但施压是肯定少不了的。

再看欧洲的反应,情况也有些微妙。尽管法德两国也与中国保持了频繁贸易往来,但它们显然更加注重与美国协调一致,试图在欧盟内部形成对华政策的统一声音。相比之下,脱欧后的英国“单枪匹马”行动,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

若此次访华沟通不慎,英国甚至可能被欧洲国家看作是一个“为了经济利益不顾盟友大局的例外”。用句老话来说,这就是典型“墙里开花墙外愁”。

从实际角度讲,专家们普遍认为中英加强经贸合作对双方都大有好处。对英国来说,恢复同中国的高层沟通通道,是提振经济、吸引外资的关键一步。

2024年的对话,无论成效如何,至少能够缓和近年来因对华政策反复对外资造成的不确定性,对中英双边贸易关系也是一种“信心增强剂”。

不过,光有经济考量显然不够,英国内部的舆论问题同样棘手。具体说来,右翼媒体和保守派担心,工党政府的亲华态度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和主权利益。

英国作为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始终非常警惕外资对国内关键领域的“控制”。这种警惕,也可能使中英合作的推进过程面临阻力。这种“走一步试探一脚深”的心态,让双方的互动注定难以一帆风顺。

中国方面对此,又该如何看待呢?正如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的那样,中国当然欢迎英国的务实姿态,但理性来看,中国不太可能把此次关系改善视为“中美博弈中的胜利”。近些年的国际局势变化已经证明,外交合作不能仅靠一时的热情。中国要做的,是把中英合作建立在真正的互信和互利基础上,而不是寄希望于单方面的外交转向。

说到底,中英关系能否重回正轨,不取决于一次访问、一个政策声明,而是看两国能否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守住共同利益的底线。对英国而言,这条“务实外交”的重新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而对于中国,回应以冷静而坚定的合作态度,或许是最好的选择。从这次访华后中英的表现来看,未来几个关键节点,答案会逐渐浮出水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2 阅读: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