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80周年

清浩谈军事 2023-03-01 23:19:07

1943年2月2日,苏德战场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会战以苏军取得最终胜利而告结束,这就是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由于战况异常惨烈,也被称为“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今天,正是这场伟大的战役胜利结束80周年。

交战双方总计投入兵力达500万人!

斯大林格勒战役也称为斯大林格勒会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旧称察里津,今伏尔加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重兵集团,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攻防战役。斯大林格勒会战开始于1942年7月17日,第二年2月2日结束,历时半年多。

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坚守工厂废墟的苏军机枪手

会战开始时,苏、德双方交战的基本部队为苏联元帅铁木辛格指挥的斯大林格勒方面军(12个师、1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200门、坦克约400辆、飞机454架)和德国陆军上将保卢斯指挥的第6集团军(13个师、27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000门、坦克约500辆、飞机近1200架)。

铁木辛格元帅在前沿阵地上

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

在会战中,双方统帅部不断增加该方向上的兵力。轴心国军队先后参加会战的还有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和意大利第8集团军。苏军先后投入会战的还有东南方面军、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部队、伏尔加河区舰队、斯大林格勒防空部队等。

苏军冒着德军的炮火,强渡伏尔加河增援斯大林格勒。

苏军统帅部在防御战役过程中就制定了斯大林格勒反攻计划,代号“天王星”。大本营代表朱可夫大将和华西列夫斯基上将对制定反攻计划起了重要作用。1942年11月苏军反攻开始前,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展开的兵力有西南方面军(司令为瓦图京中将,辖近卫第1集团军、第5坦克集团军、第21集团军、空军第17集团军)、顿河方面军(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辖第65、第24、第66集团军,空军第16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辖第62、64、57、51、第28集团军,空军第8集团军),总计110.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55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463辆、作战飞机1350架。

苏军当面之敌是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为魏克斯元帅)所属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第4集团军,总计101.1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29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675辆、作战飞机1216架。

苏军发动反攻,使用喀秋莎火箭炮轰击德军。

苏军于1942年11月19日发起代号“天王星”的反攻,并于11月23日合围了德军“B”集团军群主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部分兵力,共22个师、33万人。1943年1月10日,苏军开始聚歼德军,到2月2日残敌投降,33万被围德军全部被歼,会战至此结束。

苏军欢呼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会战中,双方参战总兵力最多时超过210万人。由于会战异常残酷激烈,战场伤亡巨大,双方不断补充兵力,在整个会战中,双方累计投入兵力苏军达300万人,轴心国军队约200万人。

会战后期双方各晋升了一位元帅,但两人命运迥然不同

在会战的最后日子里,斯大林格勒战场有两位著名将领荣获令人羡慕的元帅军衔。但是,两人的命运迥然不同。

一位是苏军斯大林格勒会战伟大的组织者朱可夫——为表彰他的卓越功勋,1943年1月18日,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在即的时刻,斯大林授予他苏联元帅军衔。而此时,朱可夫正忙于组织指挥列宁格勒方向的反击。

朱可夫在前线

另一位是困兽犹斗的德军第6集团军司令保卢斯将军,为了使其垂死反抗,以不辱第三帝国陆军的“威名”,希特勒于1月30日晋封他为陆军元帅。当得知这一“特大喜讯”时,保卢斯只是平静地叹息道:“元首真是慷慨。”此时的保卢斯所考虑的只剩一件事了——投降。

1月31日,第6集团军南集团在保卢斯率领下停止抵抗,刚刚被希特勒晋升为元帅的保卢斯终于向苏军最高司令部投降,从而改写了德国陆军元帅不投降的历史。2月2日,第6集团军北集团进行最后抵抗的残余部队也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向苏军投降。保卢斯不幸创造了两项纪录:只当了一天的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一位被俘的德军元帅。得知保卢斯投降的消息后,希特勒勃然大怒,发誓不再任命另一位元帅。事实上,在战争的最后两年,他将继续任命另外七名陆军元帅。

保卢斯率部投降

一颗颗苏军将星冉冉升起

朱可夫将军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大会战中功勋彪炳,再次显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而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审时度势,大胆启用新人,以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罗科索夫斯基、瓦杜丁、叶廖缅科、崔可夫等一批具有先进作战思想的将领,取代铁木辛哥、布琼尼、伏罗希洛夫、沙波什尼科夫等思想陈旧的老一代将领,在关键时刻委以重任,被认为是赢得这场大会战乃至整个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铁木辛哥元帅(左一)与朱可夫大将(左二)

参加战役的主要将领,在战役中和战役结束后不久,都晋升了军衔,并委以更重要的职务,如:

国防委员会副人民委员、副最高统帅朱可夫大将,1943年1月18日晋升苏联元帅,为苏联卫国战争期间首位授予的元帅。

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1943年1月18日晋升大将;仅过不到一个月,2月16日晋升苏联元帅。

西南方面军司令瓦图京中将,1942年12月7日晋升上将;1943年2月12日晋升大将;1944年4月受伤牺牲。

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中将,1943年1月15日晋升上将;4月28日晋升大将;1944年7月29日晋升苏联元帅。

东南方面军司令、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戈尔多夫中将,1943年9月9日晋升上将。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上将,1943年8月27日晋升大将,1955年3月11日晋升苏联元帅。

第62集团军司令崔可夫中将,1943年10月27日晋升上将;1948年11月12日晋升大将;1955年3月11日,晋升苏联元帅。

第64集团军司令舒米洛夫少将,1943年2月晋升中将;1943年10月20日晋升上将。

朱可夫(中)等苏军高级将领

苏军一大批年轻且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将帅不辱使命,堪当重任。他们的年龄大多40上下岁,其中领衔人物的年纪也不大:朱可夫,47岁;罗科索夫斯基,47岁;华西列夫斯基,48岁;科涅夫,46岁;索科洛夫斯基,46岁;马利诺夫斯基,45岁;瓦图京,42岁;崔可夫,43岁。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在日记中感叹苏联将军的年轻,同时对德国将军的老朽颇为蔑视。

斯大林格勒战役总共才歼灭敌33万人吗?

很多资料中写道,斯大林格勒战役歼灭德军33万人。那么,单从歼敌人数来说,斯大林格勒战役不是二战最大的战役,怎么就成为二战的转折点呢?

实际上,通常所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歼灭德军33万人,仅是指会战最后阶段围歼保卢斯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战绩。而在整个会战中,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以及意大利第8集团军被歼灭。法西斯集团累计损失官兵总计近150万人,约占其苏德战场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并导致3500辆装甲车辆、12000门大炮和5000架运输机落入苏联军队手中,同时1000架以上的战斗机和轰炸机被击毁或缴获。德军第6集团军保卢斯元帅和步兵第4军军长普费费尔中将、第51军军长库尔茨巴赫中将等20多名将官被俘。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的空军和陆军都受到了重大损失,并使其一蹶不振,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元气,这对想继续发动战争的德国是一个沉重打击。而苏军也付出了损失110万人的惨重代价。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被俘德军

大量德军坦克成为苏军战利品

当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硝烟散尽时,战争仍很漫长,但胜利的天平已经向同盟国一方倾斜了,轴心国开始走下坡路。苏军用这场大会战的胜利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局势,不仅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而且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性转折的主要标志。苏军从此基本掌握战略主动权,开始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和进攻。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1942年至1943年那个多雪的冬天,它改变了欧洲,改变了整个世界。

为了纪念斯大林格勒战役,60年代苏联在斯大林格勒(现伏尔加格勒)树起“俄罗斯母亲纪念碑”。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