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黄沐天 黄强
建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我们很多人并不了解建筑。我们关注房屋,居住环境,其实更关注房价,房屋是否增值了?是否成了拥有百万房产的有钱人。对于本身的建筑形式,建筑历史并不关注,也不了解。很多购房者身背还贷压力,心甘情愿做房奴,为的是名义上拥有了百万房产,至于这个房屋建筑的文化,与他何干?
【图1,紫禁城】
房屋是居住空间,又何尝与建筑没有关系?正是因为很多人,包括房地产商人,都注重房屋经济价格,即房屋是否值钱,是否可以带来丰厚金钱,所以才有老房子包括名人故居屡屡被拆迁,换来楼盘的热销。金钱至上已经超越了房屋文化意义,老建筑的文化价值。火柴盒式房屋的泛滥,对于传统建筑的个性化是一个冲击,传统建筑与山河大地融为一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已经很难在中国当下建筑中得到回音。
【图2,苏州园林】
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务印书馆推出了国家图书馆编《匠意营造——中国传统建筑》一书。这本书是国家图书馆系列讲座的文稿汇集,其系列讲座则传递了中国建筑匠心意蕴的挖掘,对建筑文化价值的回顾,对建筑“活起来”的时代诉求。
【图3,《匠意营造》书影,商务印书馆出版】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形式多样,但是总的风格是统一的,因为在尺度、比例上遵循共同的法则(通则),硬山、悬山、歇山、庑殿等建筑形式都按照这个通则设计、施工。
【图4,传统建筑形式佛光寺大殿】
中国古建筑看起来似乎没有西方建筑牢固,缺少三角形稳定性结构,但是好处是弹性大,很少倒塌,安全性高。1976年唐山大地震,天津蓟县很多房屋倒塌了,唯独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蓟县观音阁没倒,其结构虽然缺少科学理性,却因为这个木结构建筑中有个结构层,使用了传统建筑的斜撑,与斗拱并用。斜撑属于斜向的刚性结构,斗拱则是垂直相交的柔性结构,刚柔并济,保证了观音阁遇到大地震仍然屹立不倒。
【图5,蓟县观音阁】
中国传统建筑在看得到的地方有斗拱,壮观、美丽、灵巧;在看不见的地方则用斜撑,牢固、耐用,这样就避免了建筑遇到外力作用时发生位移和变形。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
【图6,传统建筑斗拱】
山西应县木塔是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辽代建筑,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尽管已有倾向,却仍然没有倒塌,同样也得力于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
【图7,应县木塔】
中国古代建筑,在城市里看到皇室御苑、贵胄府邸、公卿园林,而要看百姓的老房子,则要到农村。没有乡土建筑的中国建筑史是不完整的,建筑如同历史的舞台,演绎着历史的一个个曲目。建筑体现人生与情怀。安徽宏村对于家乡的建设不仅仅停留在衣食无忧、豪宅深院,还将人生的理想、情怀通过建设表达出来。村民利用自然生态的优势以及水道湖泊的便利,将村子建成了宜于居住、典雅秀美且具有文人气质的村落。生活在这样的村落,是一种享受。
【图8,安徽宏村】
居住建筑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也是变化最为灵敏的,泥、砖、瓦、石、木等,都曾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材料,营造出中国传统建筑。因地制宜的传统民居建筑在全国各地都存在,从“土木”到“土木工程”,说明传统建筑的建材最基础,最重要就是“土”与“木”。生土建筑的历史可追溯到半坡时期,消失的高昌古城以土坯建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在西部地区段,都是以夯土建造的。
【图9,高昌古城】
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土楼、西南地区蘑菇房、土掌房、青藏高原碉楼、新疆喀什古城,都属于生土建筑。
【图10,万里长城嘉峪关】
但是几十年来,生土建造的老房子被视为贫困落后象征,都被扒掉翻盖了新房。掌握传统工艺的老匠人渐渐消失了,生土建筑的核心建造技术也消亡了。传统生土建筑有力学、不耐久的缺点,但是在房屋蓄热,冬暖夏凉,就地取材,可再生性,建造过程中不产生垃圾,减少对森林的破坏等方面仍然有优势。国际上已将生土建筑发展为绿色建筑,通过一定比例的土、砂、石的配比,形成生土混凝土,在强度与防水性方面都有很大提升。
【图11,故宫下雨湿地皮】
传统建筑不仅注重地面上的宏伟,也注重地下的构建的合理、科学。走进北京故宫,三大殿以及宏伟的建筑群,让我们感受到宫廷建筑的伟大,然而,六百多年来,下大雨故宫从来不淹水,仅仅湿地皮,因为紫禁城地下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与我们今天的城市,小雨小淹,大雨则水漫金山,形成强烈的对比。按说今天的建筑技术非常先进,规划也科学,何以不如古代的建筑?值得我们思考。
【图12,故宫排水】
《匠意营造》涉及中国传统建筑的多个方面,木构建筑、乡土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建筑、宫廷建筑等,核心讲传统建筑的传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方拥教授说:“中国古代建筑存在一种现象,早期的科学观念和认识,到后期被又忘记了、被忽视了,甚至消失了。这不能轻易归咎于我们的祖先很笨、很傻。这是一种意识形态,让我们祖先为了某种更崇高更伟大的目标,将某些看上去合理有用的东西扔掉了。”在外来科技、文化进入国内时,并不表示传统建筑就是落后的,新技术、新观念、新设计仍然可以用在传统建筑之中。
【图13,苏州博物馆】
著名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北京香山饭店、苏州博物馆时,就使用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注重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对于传统建筑,传统文化,我们不该抛弃、遗忘,而是要研究、传承、开发、融合、创新,保留传统,推陈出新,丰厚文化,造福社会。
说明:本文系头条号黄强教授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联系作者微信njhuangqiang。
黄强黄不息2016年、2017年两次年度文化头条号。2019年入选精选频道。
黄强,字不息。金学家、服饰史学家、文艺评论家。已出版《金瓶梅风物志》《绣罗衣裳照暮春》《黄沙百战穿金甲》《趣民国》《文人置业那些事》《消失的南京旧景》等著作近二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