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君臣关系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托孤大臣”,指的就是那些先君临终之前委任辅佐下一任新君的大臣。
这些大臣一般来说都是深受君王信任的,同时他们在新君继位之后也掌有非同一般的权势,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臣。
然而随着托孤大臣的权势膨胀就产生了新的隐患,有时候甚至连君王的威势都不能与之抗衡,他们才是事实上的真正掌权者。
但也不能断言所有托孤大臣都不怀好意,有些是真的死心塌地效忠君王,那历史上七位著名的托孤大臣中,谁忠诚不二、谁心怀鬼胎呢?
一、伊尹伊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托孤大臣,他本来不过是个奴隶,但是在商汤的诚恳邀请之下,他成为了商汤的臣子,并且在灭夏建商时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伊尹的功绩不仅体现在辅佐商汤这一代商王,更体现在商汤离世后,他作为托孤大臣忠心耿耿地辅佐了此后的好几代商王。
王位传到了商朝第四任国王太甲的时候产生了危机,太甲的暴虐威胁到了政权稳定,于是伊尹作为四朝老臣果断将其流放到商汤的墓葬让他对着祖辈反省。
同时为了确保国家稳定,伊尹亲自摄政调整国家状态,待太甲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悔过自新之后,他也毫不犹豫地就将政权还给了太甲,尽显忠诚与大义。
因此伊尹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深厚的忠诚之心被后人牢牢记住,被后世誉为“元圣”,成为了忠臣典范。
二、周公旦在商朝的寿命走到了尽头之后,接手了政权的就是周王朝,而在周朝建国之初也有一位非常伟大的托孤大臣,他就是周公旦。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但是却作为臣子帮助周武王成功灭商,深得周武王信任,因此周武王在临终前将托孤重任交给了他,委托他辅佐年幼的儿子周成王。
于是他毅然承担起这一使命,既当大臣又当老师,不仅教育周成王尽心尽力,处理政务、平定叛乱等方面也一肩挑了起来,大大稳定了新生的周王朝的根基。
为了能够更有秩序地治国,周公旦分封诸侯、制定了礼乐制度,这一制度不仅直接改变了周王朝的政治体系,还影响了此后的几千年,功在千秋。
不仅如此,周公旦摄政期间勤勤恳恳却不贪图什么,周成王成年后他毫不留恋地还政于周天子,因此成为了忠诚与智慧的典范,被后人传颂数千年。
三、吕不韦作为一手扶持了秦庄襄王从小小质子成为秦王、又辅佐了年轻的秦始皇的重臣,吕不韦也是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托孤大臣。
秦庄襄王去世前任命丞相吕不韦为托孤大臣,让他辅佐年幼的嬴政继位,因此吕不韦在秦始皇成年之前一直全面掌控朝政,可以说是秦国最位高权重的人。
吕不韦摄政期间确实在政治和经济上都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不仅广开才路、招揽贤能,更加强了秦国中央集权,使秦国国力日渐强盛。
但是不得不说吕不韦也犯了了一个很大的错,那就是私通秦始皇的母亲赵太后,虽然他及时止损断了这个关系,但是他推荐给赵太后的嫪毐却闯了大祸。
加上随着秦始皇逐渐成长,对专权的吕不韦也日渐不满,因此嫪毐事件暴露之后,秦始皇数罪并罚,将吕不韦罢相流放至巴蜀之地,让他在这里结束了一生。
四、霍光汉武帝晚年昏聩,因为“巫蛊之祸”失去了培养了几十年的太子,在临终之前只能将年仅八岁的幼子刘弗陵立为太子,让霍光等人成为托孤大臣辅佐新皇。
当时的朝廷局势比较混乱,但是霍光凭借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极高的威望迅速稳定了政局,并且通过各项政策改善民生,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昭帝驾崩之后,霍光的权势甚至能够主宰皇帝的废立,他先是拥立了刘贺,但是不满于他的荒唐又将他废为海昏侯,随后又拥立了汉武帝的曾孙子刘询登基。
霍光辅佐汉宣帝期间依旧只手遮天,霍家也肆意妄为,引起了汉宣帝的极度反感,但是碍于霍光的权势,汉宣帝直到霍光去世才成功铲除了霍家。
尽管霍光作为权臣压制皇权这件事饱受诟病,但是不得不说他对皇权是绝对忠诚的,政绩也很优秀,所以他依旧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评价。
五、诸葛亮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深厚的君臣鱼水之情相信大家都已经了解得非常透彻了,但是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辅佐刘禅期间对蜀汉的帮助也是非常显著的。
作为托孤大臣,诸葛亮可以说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表现到了极致,刘备去世之后他辅佐幼主刘禅,在内稳定蜀汉内政,在外联合东吴共抗曹魏。
为了让蜀汉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注入,诸葛亮任人唯贤,广开才路,同时还推行法治,使内外交困的蜀汉政权焕发出生机。
同时,为了刺激民生恢复,诸葛亮还实施了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百姓们生产,从而促进了蜀汉的经济繁荣。
诸葛亮在长达11年的辅政生涯中始终忠诚不渝地维护着蜀汉的梦想,北伐中原时他虽未竟全功就不幸去世,但他的忠诚与智慧成为了后世人人敬仰的佳话。
六、司马懿在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辅佐蜀汉的同时,北方的曹魏也有一个托孤大臣正在为曹魏以及自己的事业进行着谋谋划,他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活过了曹魏四代君主,在曹操还是曹魏主公的时候,司马懿就被任命为了魏王世子曹丕的老师。
虽然曹操对司马懿并不信任,但是仍旧将辅佐儿子的重任托付给了他,司马懿倒没辜负曹操,可惜曹丕活得太短了,于是司马懿就又成了曹叡的托孤大臣。
然而历史重演,曹叡也英年早逝,司马懿又成了辅佐幼帝曹芳的重臣,这时候的曹魏基本已经没什么人群是能高过司马懿了,于是他开始扩张自己的势力。
就这样,司马懿在长年累月的隐忍不发中积蓄了力量,最终时机成熟发动了高平陵政变,彻底掌控了曹魏政权,也让他在后世成为了奸臣的代名词。
七、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之所以能顺利建立起他的大宋王朝,其实是因为前一个政权后周奠基得好,让赵匡胤篡位的时候能够将整个国家原封不动地接手过来。
赵匡胤原本是后周的一名武将,因为军功卓越深受后周世宗柴荣的信任和重用,因此柴荣在病逝之前,就将辅佐年仅七岁的儿子登基的重任交给了赵匡胤。
只是他没想到赵匡胤表面上发誓辅佐幼主,展现出了忠诚的姿态,但是在柴荣去世之后就现了原形,利用手中的兵权发动了“陈桥兵变”。
甚至还为了表现自己是无辜的演了一出“黄袍加身”,最终逼迫柴宗训禅位,建立了宋朝成为了太祖皇帝,完全背离了他当初的誓言。
虽然宋朝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但是从忠诚信义的角度来看,赵匡胤无疑是个叛徒,因此赵匡胤在历史上一直备受争议和评判。
结语面对只手遮天的权势的时候,是最能看出来人格品质的时候,面对这么大的诱惑仍旧能够忠心耿耿的托孤大臣都是绝对的忠义之士,无怪乎受到后世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