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了!延迟退休,要来了!

白话财经专栏评 2024-09-12 06:14:25
作者:余飞01 | 延迟退休,要来了

该来的,终于还是要来了。

新华社披露,9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审议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目前,该份草案的内容尚未公开,但按照立法流程,草案审议之后,会进入修改、征求意见、表决然后正式实施,大概半年时间。

换句话说,中央几年前早就定调的渐进式退休,真的要来了。

事实上,关于延迟退休的方案,管理层酝酿已久,也犹豫了很久。从公开资料来看,早在2016年,官方就表示要在当年拿出退休方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

一晃八年过去了,直到昨天才审议了草案。

由于《草案》尚未公布,我们无法得知具体怎么个渐进式延迟退休法。

不过,媒体此前有很多讨论,主要集中在分阶段。比如某个年龄段的人延迟退休半年,稍后一个年龄段的人延迟退休1年,然后以此类推,逐步增加延迟退休年龄。

2016年,时任人社部部长的尹蔚民在当年3月份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需要遵循多项原则。一是小步慢走,渐进到位。每年推迟几个月的时间,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我举个例子,比如5年以后,你是60岁退休,这个政策施行以后,可能你是60岁零3个月退休,这样大家便于接受。”尹蔚民举例称,第二个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今年7月份发布的重磅文件《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也明确写着:

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

02 | 为何要延迟退休

关键问题来了,为何要延迟退休?

答案再明白不过:

第一,人均寿命不断增长。

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健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社会生产能力的改善,让劳动力与社会生产的结合方式,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些都为调整相应的政策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条件和政策的可能性。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6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5.1/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4.5‰,均为历史最好水平。

第二,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所致。

这一点是主因,也是全球大多数国家不断延迟退休的主因。

2023年年末,60岁以上人口规模2.97亿,占总人口比重高达21.1%,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

65岁以上人口规模达到2167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15.4%,较2021年增加了0.5个百分点。

来源:国家统计局

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视为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则视为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则视为超级老龄化社会。

我们这一数值超过14%,属于深度老龄化社会,距离20%的超老龄化社会已经不远了。

这还是全国平均值,个别地区的老龄化问题,已经相当突出。比如上海。

2022年,上海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5.0%,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这两个比例相较于2021年分别增长了1.0%和1.3%。

上海的户籍人口老龄化率非常严重,2022年户籍人口中,65岁以上人口占比高达28.8%。

同处长三角的南通,老龄化率全国之最。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显示,南通65岁以上人口占比22.66%,位居全国第一。

其次是四川资阳、江苏泰州、四川自贡、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川南充、四川德阳、四川眉山、辽宁丹东,65岁以上人口占比均超过20%,均是超老龄化社会。

从省级行政单位来看,东三省老龄化最严重。

七普数据显示,辽宁2020年65岁以上人口占比17.42%,位居全国第一。上海第二,黑龙江第三、吉林第四。

按照国际标准14%的深度老龄化分界线,2020年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中,就有11个处在深度老龄化社会当中。

更为关键的是,老龄化的同时,少子化也在加剧。

与此同时,我们的人口随着新生儿人口不断减少,开始见顶转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生儿人口跌至902万人,相较于2016年1785万的高点,下降了49.5%。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统计局

在这种局面下,2021年全国人口减少了85万人,去年减少了208万人。

而且,从目前的形势与数据来看,这种情况还会加剧,很难回头。

8月2日,国家民政部公布了《2024年2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披露了一组关键数据:

2024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对数343万对,离婚登记对数127.4万对。

来源:国家民政部

343万对结婚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49.8万对,离婚登记数同比减少4.3万对。

更为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结婚登记数也创下近年新低,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在2023年止跌回升以前,全国结婚登记数已持续下跌多年,其中2022年上半年为373.2万对。

从历年数据来看,从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结婚人数不断攀高,2008年冲破了1000万对,2013年创历史新高,当年结婚对数1346.9万对,之后一路下滑。

2019年跌破1000万对,2022年跌至21世纪以来最低值,只有683.5万对。

去年768万对,相比于2022年增加了104.5万对,但仍是过去23年来第三低。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民政部

去年结婚人数略有增加,主要是2020年至2022年疫情期间,许多情侣选择推迟婚期,导致2023年出现了补偿性结婚潮。

然而,从2024上半年的结婚对数来看,这个补偿性结婚潮仅仅维持了一年,就烟消云散。

今年是农历龙年,大家预测,今年可能会有一波生育潮,都想集中生个龙宝宝,但从结婚对数下滑情况来看,可能还是想当然了。

结婚人数直接影响新生儿人数,这是否意味着今年的新生儿人数会进一步创新低?概率很大。

老龄化加重,少子化加剧,带来的结果有很多。

第一,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显示,我国劳动力人口连续9年下降。

2022年为96289万人,较2013年最高峰101041万人减少4752万人,减少幅度4.7%。

随之而来的是老年人口抚养比一路攀升。

2022年65岁以上老人抚养比为21.8%。也即每5个劳动力,就得承担一位抚养老人的责任。

可供对比的是,2001年65岁老人的抚养比是10.1%,10个劳动力抚养一位65岁以上老人。

第二,养老金缺口。

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问题,养老压力也成为了全球共同的烦恼。

以早就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的日本来说。

日本养老金早就出现了缺口,日本养老金的缺口,在1995年为4295亿日元,到2020年,它就已超过13万亿日元。

由于过去三十年日本经济始终低迷,日本一直靠举债度日。世界银行披露的数据,日本的债务率全球第二,仅次于希腊。

中国方面,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养老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缺口达到7000亿元。

财政部公布的2021年中央调剂养老基金缴拨差额的情况表显示,黑吉辽东北三省,养老金缺口超1000亿元。有余额上交中央的只有广东、北京、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7个省市。

制图:城市财经;数据:国家财政部

财政部公布的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上缴的养老金,广东占了近一半。东北地区缺口最大。

制图:说财猫;数据:财政部

所以,全球各国都在寻求应对养老压力的方案,而延迟退休,成为了各国共同的选择。

03 | 延迟退休,全球共同的选择

为了缓解劳动力人口减少、社会养老压力加大的局势,各国也在延迟退休。

日本为了解决养老问题,不断延长退休年龄。2021年修订之后,退休年龄为70岁。韩国的老人为了解决生存压力,主动重返工作岗位,韩国55~79岁具备经济活动参与能力的高龄人口首次突破了1500万人,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上升到近3成,这一群体就业率更是达到58.1%,创下了历史新高。

新加坡2019年就宣布,未来十年渐进退休,退休年龄从62岁延长至63岁,到2030年将延长至65岁。

从全球范围来看,实际退休年龄最长的是印尼,高达69岁。其次是日本的68岁。

全国大多数国家的退休年龄都在65岁。

除了延迟退休外,我们也在效仿发达国家,推出了个人养老金制度。

2022年11月,我们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启动实施。

全民都可以参加,而且是自主自愿。缴纳上限是每年1.2万元,也即每年缴纳的金额不能超过1.2万,最低缴纳多少没有标准。可以按月、分次或者按年度缴纳。

等到未来退休,或者失去工作能力,或者到国外境外居住后,就可以领取。可以按月领取,可以分批次领取,也可以一次性领取。

总的来看,延迟退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全球大趋势。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适应的准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