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方大员: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的职责与权力

正瑜河套 2024-02-13 07:01:20

清代有四个官职,虽然品级不高,但权力却大得惊人,分别是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文章主要介绍了清代的总督、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这四个官职,包括它们的职责、品级、权力等内容。

总督是清代掌管地方一省或者数省的地方大员,除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外,其他九位总督是绝对的地方一把手,是顶级封疆大吏。巡抚是一省长官。布政使专管一省的财政和人事。按察使专管一省的司法和治安。

总督

清代共有11位总督,除了负责运输江南八省的钱粮至京城的漕运总督和负责治理黄河、淮河以及运河等河道的河道总督之外,其他的九位总督是绝对的地方一把手,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和云贵总督。总督品级为正二品。

以闽浙总督为例。闽浙总督是清朝九大总督之一,是福建、浙江两省的最高行政长官。

清朝时,福建的台湾府早期是受荷兰人和明郑统治,所以台湾之驭就极受清廷的重视,为了便于管理台湾,闽浙总督衙门设在福州。

闽浙总督衙门的前身是明朝的提刑按察司衙门。明末崇祯身死,弘光被俘,唐王朱聿键就在黄道周、郑芝龙等人的扶持下践于福州,建隆武政权,提刑按察司衙门就成为了临时的皇宫。及至清顺治时期,提刑按察司衙门又改为了闽浙总督衙门,统驭福建浙江两省。

后来台湾建省之后又增加了台湾省,清朝灭亡之后闽浙总督衙门就成为了福建省的省政府驻地,省府路也因此而得名。直到1960年福建省政府才迁到了屏山脚下,在华林路旁。

巡抚

在清代,巡抚是管理一个省的最高长官,他们的品级一般是从二品文官,如果加挂侍郎衔就是正二品。巡抚的品级比总督要低半级甚至一级,而所辖的省又恰好是总督管理的地区之一,是总督的下级。

总督和巡抚之间是上下级关系,但两者都是封疆大吏,同为地方上的最高长官。总督统辖一省或数省军政,地位比巡抚高。巡抚主管一省民政,是总督的下级,但实际上职权与总督无异,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

巡抚做什么呢?下面以于成龙为例。在直隶巡抚任上,于成龙取得了较大的政绩。具体内容如下:

于成龙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向康熙帝提出了一个节省人工物料时间的高明方案。康熙帝同意了该方案,并命其加速疏浚河道修筑堤坝。于成龙在严格规定的期限内动工、完工,周边百姓的田地房屋没有受到侵害。

除了于成龙,还有以下几位著名的清代巡抚:

- 李光地: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李光地任直隶巡抚。

- 赵宏燮: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赵宏燮任直隶巡抚。

- 赵之桓: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赵之桓任直隶巡抚。

- 李维钧: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李维钧任直隶巡抚。

布政使和按察使

清代布政使的官阶为从二品,按察使的官阶为正三品。虽然布政使的品级略高,但两者都拥有密奏权,并对巡抚或总督进行监督。布政使一般由按察使调任,而按察使则由道员或知府升迁而来。这种人事安排旨在保障地方治理的公正和效率。

在清代,布政使的职责是承宣政令和总司财赋,包括传达朝廷政令、督促贯彻落实、征收赋税、统计财政收支、户籍人口和田亩等。此外,布政使还有考核府县官员政绩、提调乡试、参议政务和密折专奏等职责。布政使是省内除巡抚之外的二号人物,具备参议政务的权力和资格,在今天差不多相当于省委常委兼常务副省长,负责全省的民政和财政工作。

按察使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刑名,也就是司法工作。虽然按察使的品级比布政使低,但在司法方面,布政使基本无权干预和涉足。按察使在今天类似于主管司法工作的副省长。

这些官职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影响到中央政府的决策和执行。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