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误判致中国损失上万亿,“最美奋斗者”马凤山抱憾而终

渺远的云娱乐说 2024-08-27 21:40:37

飞上蓝天,保护祖国,这是他儿时的梦想,长大后他真的完成了自己的梦。

在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马凤山渴望拯救祖国,也渴望用双手打造航空强国。

他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架客机运-10,然而项目却被迫中止。导致中国损失上万亿,也让马凤山抱憾离世。

羡慕为什么被迫中止?此后中国的航天梦是如何发展的?

马凤山的梦想

1929年,马凤山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那个年代,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华大地。

年幼的马凤山亲眼目睹了日军飞机轰炸家乡的惨状,看着无辜百姓在炮火中丧生,他的心中燃起了一团火焰。

他暗自立志,要用自己的双手铸就强大的国防航空力量,捍卫祖国的蓝天。

1949年,怀揣着航空报国的梦想,马凤山考入了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他刻苦学习,提前一年完成了所有课程,迫不及待地投身到航空事业中。1952年,他被分配到哈尔滨飞机制造厂工作,开始了他的航空生涯。

20世纪50年代,为了加速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国家选派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赴苏联学习。马凤山凭借出色的表现,成为了这批留学生中的一员。

在出发前,马凤山就开始刻苦学习俄语,为即将到来的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到达苏联后,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先进的航空知识和技术。然而,苏联对于一些核心技术仍然保持谨慎,并不愿意全盘托出。

面对这种情况,马凤山并没有气馁。他充分利用每一个学习机会,通过各种方式记录下大量珍贵的数据和资料。他深知,这些知识对于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马凤山是否能实现儿时的梦想?中国的飞机发展又走向了什么方向?

马凤山的贡献

马凤山从苏联学习归来后,立即投入到中国航空工业的建设中。1958年,一项重大任务摆在了他面前——研发中国自己的中型轰炸机。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的轰-6。

轰-6的研发并非一帆风顺。当时中国的航空工业基础薄弱,技术人员经验不足。面对这些困难,马凤山迎难而上。他充分利用在苏联学习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带领团队一步步攻克技术难关。

经过数年努力,轰-6终于在1959年成功首飞。这款飞机不仅填补了中国中型轰炸机的空白,还成为了此后数十年中国空军的主力机型。

凭借在轰-6项目中的出色表现,马凤山很快被提拔为副总工程师。这个职位让他有了更大的平台来实现自己的航空报国梦想。

作为副总工程师,马凤山的工作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飞机研发。他开始参与到更多的战略决策中,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贡献智慧。

1970年,马凤山向国家提出了研制大型客机的建议,并获得批准。他被调往上海708所,开始了运-10大型客机的研发工作。

可正是这一次的研发工作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也让马凤山此后心中一直抱有遗憾。

运-10项目的终止

1980年5月,运-10大型客机成功首飞,这本应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然而,命运却给这个充满希望的项目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就在运-10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时,一系列复杂因素导致了项目的突然中止。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经济建设上,对大型客机项目的投入意愿有所降低。

一些决策者认为,与其投入巨资研发自己的大型客机,不如引进国外现成的技术和产品,这样可以更快地满足民航市场的需求。

1985年,国务院最终做出了终止运-10项目的决定。这个决定对于马凤山和他的团队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多年的心血和梦想,就这样被迫搁置。

运-10项目的中止,给中国航空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付诸东流。据估计,运-10项目的研发费用高达数万亿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额投资。

更为严重的是长远影响,运-10的中止,使得中国失去了在大型客机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并驾齐驱的宝贵机会。原本可能缩短的15年差距,反而进一步拉大。

运-10项目的中止对马凤山的打击是巨大的。他一直无法接受多年心血就这样付诸东流的事实。在项目中止后的日子里,马凤山仍然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启大型客机项目。

1989年,国家再次找到马凤山,希望他能够为重启大型客机项目出谋划策。可此时的马凤山已经身患重病,但他仍然克服身体的痛苦,为项目的重启贡献自己的智慧。

遗憾的是,马凤山最终未能看到自己梦想的实现。1990年,他带着对中国大型客机事业的深深牵挂,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61岁。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马凤山仍然念念不忘他的航空梦。他告诉家人,希望能将他的梦想传承下去,期待有朝一日,中国能够拥有自己的大型客机。

马凤山的精神传承

马凤山虽然离世,但他的航空报国精神却在后辈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在运-10项目中止后,许多年轻工程师并未放弃大型客机的梦想,而是将这份执着和热情投入到其他航空项目中。

吴光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作为运-10项目的年轻参与者,他亲眼目睹了项目的起起落落。但这并未磨灭他对航空事业的热爱。

在随后的岁月里,吴光辉一直致力于大型客机的研发,最终成为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总设计师。他曾多次表示,马凤山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不断前进。

后辈们不仅传承了马凤山的技术创新精神,更继承了他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品格。他们的努力,使得马凤山的航空梦想在新时代得以延续和发展。

在马凤山精神的激励下,中国航空工业在过去几十年里持续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在军用航空领域,中国成功研制了歼-10、歼-20等先进战斗机,以及运-20大型运输机等,极大提升了国防实力。这些成就的背后,无不凝聚着航空人的智慧和汗水。

民用航空方面,虽然运-10项目的中止曾让中国大型客机事业蒙上阴影,但航空人并未放弃。通过ARJ21支线客机项目的实施,中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后续大型客机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马凤山毕生追求的航空强国梦想,如今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中国航空工业已经从过去的跟跑者,逐渐成为某些领域的并跑者,甚至在一些尖端技术上实现了领跑。

马凤山曾说过:"一个国家只有掌握了造大飞机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航空强国。"这句话至今仍然激励着中国航空人不断前进。今天的中国航空工业,正在按照这个目标稳步迈进。

结语

马凤山的一生,是献身中国航空事业的一生。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航空报国。虽然他未能亲眼看到中国大型客机翱翔蓝天的那一天,但他播下的种子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展望未来,中国航空工业将继续秉承马凤山等前辈的精神,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为实现航空强国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马凤山的梦想终将全面实现,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航空强国之林。

信息来源:

环球网2024年7月26日——中俄轰炸机巡航白令海,轰-6首次飞抵阿拉斯加附近!军事专家解读

18 阅读:7798
评论列表
  • 俊勇 65
    2024-08-30 00:52

    项目可以停,奇怪的是为什么要听外国人的销毁图纸?真的搞不明白

    安好 回复:
    好像是外国一家公司说出钱要买核心的图纸,条件之一是把其他图纸销毁掉,先付了一点订金,等真销毁了就违约,背后都是有黑手在操作的
  • 2024-08-29 23:23

    《航空知识》曾有过详细介绍运10研制过程,国家那时经济较为困难,投资几亿元研发费用,怎么到现在小编说成是几万亿呢?

    用户39xxx58 回复:
    语文不及格。
    金都所李兴 回复:
    语不惊人死不休
  • 少将 31
    2024-08-29 21:49

    当时国家没钱,没有办法。

  • 2024-08-29 23:16

    主梁需要万吨大压机,要啥没啥的年代多是无奈之举

    用户59xxx57 回复:
    沈鸿造万吨水压机是哪一年?
    有益否A银酒解千愁 回复:
    你这应该是瞎扯了,去搜一下武重关于第一台万吨压机的报导,压机用途广泛,是很多大学科研所与相关国企联合会战搞出的。
  • 2024-08-30 07:16

    一个项目下马,就能损失上万亿?你这标题党也太能扯了!举报!!

    用户59xxx57 回复:
    买了多少波音和空客的飞机?
    暖暖的阳光 回复:
    有点常识好吗。。涡扇8一直不成熟,运十前期试飞用的还是美制发动机。运十原型机就是手搓出来的根本没有形成配套产业。发展航空工业需要大量试错,失败不丢人。遗憾的是人才和经验没有保留下来。
  • 2024-08-29 22:43

    现在说这话题,还为时过早。

  • 2024-08-30 16:17

    扯淡 那个时候中国一年gdp都没万亿吧

    邱大天才~ 回复:
    你以为只研究了一年???十几年的研究你没看见??
    小灬脑斧 回复: 邱大天才~
    前后投入不过几亿,哪里来的万亿?
  • 2024-09-07 12:24

    航空知识讲过,这架飞机最后应力测试,毁了。简单说就是,强度够了但是重量超了,重量合格了,强度又不够,所以就是一个不合格产品

    NUKE price鲨鱼住在水里 回复:
    扯淡,西藏飞了好几次
    有益否A银酒解千愁 回复: NUKE price鲨鱼住在水里
    试飞发现了诸多隐患,不是短时期能解决的。
  • 2024-08-30 09:17

    真的是误判吗?

    或露一爪一鳞 回复:
    不是,实际上就是技术不过关,造出来性能满足不了要求,还没研制出来就落后了。对比外国同型产品,技术性能落后一大截,造价高出一大截,安全性也保证不了,再研发下去没意义了。所以项目裁掉了,但是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参与研制的人员也有了开发经验,后来很多也是参与了其它飞机项目的骨干。
  • 2024-11-11 00:19

    30多年后,上海攒出来和737一样大的C919,运十对应的是大的多的707

  • 2024-09-04 10:49

    数万亿?造谣生事

  • 2024-08-30 23:38

    运10的研发费用高达数万亿啊

  • 2024-11-10 08:45

    真能胡扯,当时中国的财力怎么可能投入数万亿元?数万亿元是什么概念!

  • 2024-08-30 07:31

    舒适性我不在意,安全就行。

  • 2024-08-30 16:21

    数万亿?7几年数万亿可以买多少东西?

  • 2024-09-08 18:17

    一贫如洗在农村的你在八十年代初好不容易攒了两百多块钱,你是买个凤凰单车还是买头耕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