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区火灾后,多地禁电瓶车进小区,厂商或从暴富走向血亏

王新喜科技趋势 2024-02-29 18:21:57

南京小区火灾,正引发一场对电动自行车起火的反思,现在很多省市都开始对电动自行车(电瓶车)加大监管,或者禁止进小区了。

在济南,近期市公安局发布通告,强调对于电动车违规停放充电、造成火灾等违法行为将严厉打击,加大刑事惩罚力度。

在武汉,洪山区杨春湖畔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发布公告称,经意见征询,将禁止非机动车进入小区,并在小区门口修建了“非机动车限行栏杆”,甚至还把小区内停车棚的充电线剪断。

在厦门,也有物业反馈表示,现在只有非电动的自行车可以进小区,电动车都不允许进。

目前,在广州,很多小区已经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小区了。

在广州,很多小区架空层依然停满了电瓶车,在过去,大家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但现在因为南京小区火灾,“老百姓都意识到危险了。停在架空层也不是安全的”、“架空层火灾一旦发生,很快就从二楼、三楼传上去了,肯定是波及用户的。”有不少业主都表达了类似的担忧情绪。

只不过,住户心情又非常矛盾,停架空层不安全,不停架空层又没有地方停。现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很多小区物业已经在规划新建电瓶车停车点与充电桩。

在笔者所在的小区,也已经准备从3月中旬开始执行,电瓶车不能再进小区,而很可能会在小区外加建停车棚,但是很多矛盾依然存在:

首先是——电瓶车数量非常庞大,楼下若只有一个停车棚,停车位与充电插口严重不足,供不应求的现象或难以避免,很多人要电动车上班,不充电哪能行,光停在那,也不是那么回事。

其次——供小于求,充电价格不便宜,或引发新的矛盾。

其三——全国这么多小区,不是每个小区都不让电瓶车进,大量电瓶车堆积在小区一楼停放区的情况依然非常普遍。

因此,物业与业主的矛盾难以协调,业主与业主的矛盾难以协调,此前也有网友曝光,南京小区火灾发生后,有网友因劝阻同楼业主电瓶车进电梯,发生了斗殴事故。以中国体量之大,总有一些顽固的业主会让别人为他的行为买单。

那么其实要最大化避免这种事故,小区物业对消防安全的重视与责任心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最终还是要回到电瓶车本身的产品上来,强化对厂商安全生产与产品出厂标准的监管。

从目前来看,“南京架空层电动自行车”火灾导致15人遇难以及44人受伤的悲剧,引发许多省市对于电瓶车的安全性进行重新评估了。

越来越多网友意识到:“根源其实在于电池生产厂商的质量是否合格,要对源头进行治理。”

起火事故逐年上升,电瓶车(电动自行车)正被定义为一种危险的产品

从数据来看,随着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起火事故不是降低,而是几何式上升。

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内每10起火灾就有1起因电动车引起,有80%的电动车火灾是在充电时发生。而电动自行车和电池抽检21%不合格。

根据界面新闻引述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的消息,北京市仅2月就发生了28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中,有26起由电池故障造成,因充电线电气线路故障1起,纵火1起。起火电动车涉及雅迪、美可达、绿源等品牌;起火电池涉及锂纳斯、雅迪、阵风等品牌。这些品牌,同样出现在1月份的案例通报中。

此外还包括爱玛、自由行、光宇科斯特、大牛、东毅、富得力、和美、黑骑士、杰林、九号、胧玥、绿佳、欧倍、如森、所罗门、台铃、泰隆、小刀、信德昌、优速、忠华龙等品牌。

根据阳春市消防救援大队的数据,2018年全国发生电动车火灾3000余起,2021年就上升到1.8万余起,翻了6倍。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又上升17.4%。

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是大量小作坊非法生产组装电池,一些粗制滥造的劣质产品从源头即存在安全不过关的隐患。

在过去几年,电瓶车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从广州来看,电瓶车的数量几乎与汽车持平了。

这源于骑电瓶车接送孩子上学、买菜、短途上下班接驳都非常方便,电瓶车的需求爆发也让很多厂商迎来了红利,在2022年胡润百富榜上,就有2人因为卖电动自行车,财富超过了100亿元,分别是艾玛与雅迪的董事长。在头部效应之下,很多厂商想的是如何最大化的在红利期赚钱,追求低价走量。

此外,大量电池小作坊不具备电池安全保障的技术能力,生产出来的产品经不起恶劣环境,甚至经不起正常充放电使用。一些劣质充电器,也没有过流过压超温断电保护。

同时,外卖、快递等行业的发展,为满足续航长、载重大的需求,非法改装情况较为突出,因面广量大、违法成本低,监管治理难度大。

此外,电瓶车也没有像汽车那样设定年审与报废期,时间长了,线路老化与电池短路、过充、电压不稳等情况慢慢出现,最终导致起火事件发生。

有网友提到:“电动车外壳用防火阻燃材料、电瓶应该有防爆防火隔断过热保护,使用的电线应该用高温阻燃材料的电线,家装过电流开关,充电器有定时功能。”但这些基本的标准与要求,有多少厂商有做到?

如今,从各省市的做法来看,电瓶车正在被视为一种危险的产品。这种认知,将对电瓶车厂商的产品销量造成严重的打击。

另一方面,电动自行车的购买需求或将下降,因为很多小区已经不准进了,支持声也变多了。

从暴富到血亏拐点到来,厂商亲手葬送行业未来,该反思什么?

过去不重视产品质量,不重视这种自燃的高危险对消费者人身安全的严重威胁,不断推出粗制滥造的产品,导致电池起火事件频发,行业口碑与信任受到空前打击,新京报近期也发文表示:通报电动自行车火灾案例“上榜”品牌责任不能推卸。

从整个民众的诉求与呼声来看,这次火灾或很可能将推动电瓶车的电池质检标准与产品质量标准门槛进一步提高,这将因此淘汰大量劣质厂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以及出口国,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大概相当于每4个人就拥有一辆。这使得电动自行车厂商赚的盆满钵满,前两名雅迪与爱玛在2022年的净利润分别达21.61亿与18.73亿。前5名厂商净利润都突破了1亿。

随着接下来的需求下降,电动自行车的销量或将迎来断崖式下跌,行业拐点要来,很多厂商躺赚的时代结束了,随着标准的提升,部分玩家可能要从暴富走向血亏,电瓶车行业的整改也会把一些生产质量不过关的厂商淘汰。

可以说,过去一些厂商的侥幸心理与缺乏行业责任的态度,也亲手葬送了自己的未来。

这个教训对于新能源汽车厂商来说,也尤为值得警惕,因为现在很多消费者为何在买电车还是买油车上纠结,其实心里很清楚,电车比油车体验好,但就是担心自燃这种安全问题。

前段时间新能源车海南出岛一票难求,不少人包括九边等大V都在说这涉嫌歧视,但这歧视背后是什么呢?是很多电动车起火燃烧快,根本无法扑灭,且自燃率高于油车,根据应急管理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自燃率上涨了32%,平均每天就有8辆新能源车发生火灾(含自燃)。

电动自行车起火如今引发的民怨与政策更改,相当于帮新能源车踩坑了,如果不把自燃的风险最大化降低,未来更谈不上在小区地下车库装充电桩了,为了避免安全隐患,电动汽车进入小区充电与安装私人充电桩可能也将迎来更大的阻力。

这提醒所有电动车厂商,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一旦因为这种重大安全事故导致集体恐慌,将对整个行业带来致命打击。这值得所有电池车厂商反思与改变。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1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