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浅谈中国传统节日、各民族节日,及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

乃澳聊历史 2024-08-22 02:26:36

这篇文章较为全面的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进行了解,近2万字的内容比较多,耗费了近一周的时间,也算是借着春节的时间带大家详细了解一下我们的传统节日风俗和文化,有些节日已经消失,或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了解其历史与习俗,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其中,包括各不同民族的节日,以及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在世界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

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节日,但也有很多不同的节日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

而有些传统节日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具有了新的特点。

这其中,如中国历史上的人日节、上巳节、天贶节的历史已经少有人知;而有些节日在历史中逐渐因为各种原因而消失;有些节日则经过上千年的发展,成为了我们的重要的传统节日,甚至传播、影响到世界上的不同地区,并因此具有了不同的特色。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历史上起源于中国的各种不同的节日风俗。

一、天贶(kuang)节

天贶节又称晒书节,是中国的道家节日,它的起源较晚,一般认为在宋代时期开始。宋真宗时期,其声称自己受到元始天尊赐书于泰山,并要求将这一天,即农历六月初六定为节日,以做纪念。

当时在泰山修建了天贶殿,以祈福。

后来,道教还在每年的这一天将经书拿出来翻晒,尤其江南地区为防止梅雨季节书籍受潮损坏,在天气比较好的六月初一至初七将经书拿出来翻晒,因此被作为翻经节纪念。

天贶节在后来的发展中,又进一步加入了佛教的传说,相传唐僧取取得经书后,归途中经书打翻落水,其师徒将经书进行翻晒,这一节日也有了新的寓意。

天贶节在发展中还逐渐加入新的元素,包括晒衣、晒经书、藏水、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动。

二、寒衣节

寒衣节又称祭祖节、冥阴节、秋祭,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农历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

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①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原本在农历九月初一,是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②北宋时期,将日期改为十月朔日,其更加符合节气的变化。③元代时,加入了祭祀先人的传统。④至明清时期,作为古代中国的三大鬼节之一,其内容日渐丰富。

至今,寒衣节仍然存在于不同地区,作为传统节日中的三大鬼节之一。

三、上元节

上元节是古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延续千年,至今仍被中国人所重视,但在重要程度上远不如古代时期。

上元节也称元宵节、元夕、灯节,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

根据道教的说法,中国岁时节令有所谓“三元”,指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中元和十月十五下元,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

上元节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其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直到魏晋之后,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传承下来。

唐朝之后,由于佛教大兴,仕官百姓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开始燃灯供佛,佛家灯火遍布民间,元宵燃灯成为这一天的固定仪式。

上元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①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②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③唐末开始偶而称为元宵;④宋以后开始称灯夕;⑤到了清朝,开始另称灯节。

四、中元节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是道教名称,佛教则称为盂兰盆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它的诞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①中元节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在南方,亦称“鬼节”,它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②南朝的梁武帝萧衍统治时期,开始将盂兰盆节定为一个民俗节日,当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到了宋代发展为荐亡度鬼。

由于中元节与盂兰盆节都设定在七月十五这一天,以至于后世以为,这两个是一个节日的两个名称。

同时也由于其意义和习俗早已难以分清,两个节日的习俗开始混用。

七月十四或七月十五祭祖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以及海外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这天通过虔诚的祭祀活动,表达慎终追远的情怀。

同时,作为三俗合一的节日,其中的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则归属道教、而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五、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亮节,在这个月圆的时候,人们要进行最重大的祭祀祖先的活动。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所谓上元九炁赐福天官,中元七炁赦罪地官,下元五炁解厄水官。

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天官赐福、七月十五地官赦罪、十月十五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谓下元日。

农历十月十五下元日这一天,正值农村收获季节,人们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团子,包素菜馅心,蒸熟后在大门外“斋天”。

同时,这一天道观做道场、道教徒家门外均竖立天杆,杆上挂黄旗;晚上,杆顶挂三盏天灯,做团子斋三官。

下元节时,民间会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时,这一天还有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

民国以后,下元节逐渐被废除,在民间则将祭祀祖先的仪式改到了七月十五这一天。

六、寒食节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人们在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

在后世的发展中,其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寒食节是沿袭远古的改火旧习,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

在这个季节,古人要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同时,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当时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

①到了春秋时期,当时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介子推陪伴其经历坎坷,等到重耳执掌晋国政权,请介子推来辅助他,但介子推与母亲归隐山中,坚持不出,重耳烧山逼迫他出山,导致介子推死亡。晋文公感念介子推的节气,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要求国内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②清初汤若望对历法改革以前,清明节定在寒食节两日之后;汤氏改革后,寒食节定在清明节之前一日。

现代二十四节气的沿袭汤氏历法,寒食节也是清明节前一天。

其在历史上前后绵延了2600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其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唐代时,由于寒食节与清明节比较接近,寒食节与清明节逐渐合二为一,其在宫廷中会放假七天进行踏青活动。

七、上巳节

农历三月三,也称上巳节、上祀节,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对这个节日比较重视。

中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去黄帝故里寻根拜祖。

同时,三月三这一天,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①壮族的三月三通常会举行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②黎族这一天是谈爱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③畲族则在这一天,人们云集宗祠,对歌盘歌,怀念始祖,采乌稔树叶制乌饭,驱邪祈福。

在古代,上巳节这一天,人们纷纷来到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被称为祓禊,也叫春浴日。

①魏晋时代,上巳节这一天演变为皇室贵族、公卿大臣、文人雅士们临水宴饮的日子,这就是史籍中记载的古人的重要习俗“曲水流觞”的来源。②从秦时至唐代,上巳节都比较重要。③宋元时期,这一节日逐渐并入清明节,其风俗也丰富了清明活动。

今天,上巳节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八、花朝节

花朝节,是指中国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也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其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

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女孩儿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

花朝节与中秋节相对应,旧时江南一带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正月的花神是柳梦梅,二月的是杨贵妃。

花朝,寓意百花开始发芽,在花朝节这一段时间,正值芳菲酝酿之际,家家摊晒各类种子,传说人们需要凑齐百样种子,以祈丰收。

由于中国南北气候条件不同,到清代,一般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

①关于花朝节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陶朱公书”中。②相传是种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善于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人们便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③花朝节最迟在唐代已经完全形成。唐太宗在花朝节这天曾亲自于御花园中主持过挑菜御宴;武则天在自己执政期间,每到花朝节这一天,便让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花糕赏赐给群臣。④至清朝,花朝节仍被人们纪念。

花朝风俗,各地不一:东北地区要为花神设置神位;开封则举行民间的扑蝶会。

唐代时期,把二月十五的花朝节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八月十五的中秋节视为同等重要的三个岁时节日。

今天,花朝节还是一些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被称为花神节。

九、佛诞日

佛诞节又称浴佛节、灌佛,是佛教传统节日,以纪念释迦牟尼佛的诞辰。

相传,公元前623年,夏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在北印度,当时有天上九龙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

佛诞日这一天,佛寺会进行诵经,以各香浸水灌洗释迦之太子诞生像。

在中国,每逢佛诞日,佛教徒便举行浴佛活动,此外,还要举行行像活动、煎香汤、煮黑饭的习俗。

浴佛活动包括浴佛、斋会、结缘、放生、求子、拜药王等。

①中国东汉时,浴佛节仅限于寺院举行,到两晋南北朝时流传至民间。②唐代佛教信仰极盛,长安的善男信女多于此日进行施舍活动,这种习俗一直传承至宋明时期。③汉地佛教在南北朝前期,多在四月八日举行佛诞节。④自梁代经隋唐至辽初,多在二月八日举行。⑤北宋时北方改在腊月初八,南方改在四月八日。⑥自元代起南北统一在四月八日举行。

另外,傣族信仰南传佛教,在过节时,他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在清晨到各个佛寺中敬佛、斋僧,举行送旧迎新的仪式,行浴佛礼,给佛像洒清水洗尘;而后他们便开始互相泼水,进行放高升、赛龙舟、赶摆、丢包等活动,这就是著名的傣族泼水节。

至今,浴佛节仍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宗教节日,国内举办浴佛节比较知名的地区有沙溪浴佛节、天水浴佛节、老北京浴佛节等。

南传佛教和蒙藏地区一般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日,即佛成道日、佛涅槃日。

十、人日节

人日节又称人胜节、人庆节等,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七,是人类的生日。

在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女娲创世,人日源于古代中国的创世神话传说。

上天创造万物的顺序为: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初七即‘人日’,象征人类的起源。

人日节的中国民俗,因地区而不同:①有的地方吃面条,取健康长寿之意;②有的地方吃用芹菜(勤快)、大蒜(划算)、葱(聪明)、韭菜(耐久)、鱼(有余)、肉(取富足之意)、米果(取团圆之意)等做成的七宝羹,借七种菜的谐音或寓意,祝福新的一年里丰衣足食,家庭美满幸福。

作为古老节日,“人日”在中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

古人在人日节这天,特别强调以人为本,有多种庆祝活动和礼仪活动,其中的登高活动极为盛行。

人日节登高与重阳节登高的消极避祸的观念不同,人日节登高更具有积极祝颂祈福的内容。

①人日节是个古老的节日,兴于汉代,当时的主要活动是单一的占卜活动。②魏晋以后,人日节开始被重视,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为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③南北朝时期的春节习俗,正月初一要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画在门上;正月初七的人日节,则要把人像贴在帐子上,据说可保家人平安。④到了唐朝,人日节最为盛行,当时皇帝会设宴款待群臣,并对臣子进行赏赐。⑤唐代以后,人日节日渐衰落,但仍在各地民间流行。

十一、填仓节

填仓节为每年正月二十五,据说是仓王爷的生日;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也称为天仓节,即是祭星之日,也是祭土地或祭磨神的日子。

填仓,是指农家往仓房囤子里增添粮食。是当年要在原有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成,多多增产,这就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

各地填仓习俗各异:

①有的地方,添仓节这天,象征性地往粮仓里添加粮食;②有的地方则在添仓节这一天吃春饼、煎饼和饺子,并把这些食物投入到粮仓;③有的地方做“雨灯灯”,用谷面捏成十二个小碗大小的灯灯,每个灯顶端捏一个灯盏,灯盏边缘捏一个小豁口,每个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个月。

填仓节最早起源于汉朝,据说是为了纪念一位正直、清廉的粮仓官淳于衍;宋朝开始逐渐兴盛起来,人们在这一天吃饱喝足,寓意不会饿肚子、来年丰收。

填仓节民俗讲究喜进厌出,这一天,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以便求得一年顺当富足。

十二、过半年节

过半年节是六月初一,俗称过半年、小年下,其类似于今天的劳动节的寓意。

古代过半年节,商号店铺会在当天犒赏职工,摆酒宴吃喝以酬谢其辛劳,并放假一天。

后来,这一习俗增加了其他内容:人们会备些水饺、馒头、瓜果之类供品为老天爷上供,祈求雨足年丰。

古时,人们把丰收归结到祖宗福荫、上天保佑,随着后世过半年节不断丰富,催生出祈天福、请闺女、铰鞋底、晒物品、拜山神等许多敬神、祭祖、孝亲等喜庆活动。

另外,济南一些地方的人习惯每年的六月二十过半年节,又称“鬼节”。

十三、中和节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和节,同时,由于农历二月初二也是龙抬头,还是民间祭社(土地神)的社日节,所以民间常常将中和节与龙抬头等节日混为一个节日。

中和节是唐代设立的节日,始于789年唐德宗时期,最初是农历二月初一这一天。

中和节的习俗来源于李泌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进书献种上春服;②节日宴会;③赐尺赐衣;④献生子(在民间,人们用青色口袋装上各种各样的粮食、瓜果种子,互相赠送)。

中和节的习俗和中国古代祭太阳神的信仰也有关系,即在这一天答谢太阳神的恩泽。

明朝开始,皇帝还会在中和节这一天举行隆重的“御耕”仪式。

中和节民间祭日、春分皇帝祭日的做法一直延续至明清。因中和节第二天就是“二月二”,后世便有人把二者混为一谈了。

十四、千秋节

其始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唐玄宗把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后改成天长节,并传入日本)。

这一天在所有的庆祝活动结束后,大臣们纷纷向皇帝敬献各种精美的铜镜,唐玄宗也向四品以上的大臣颁发铜镜,由此产生了历史上知名的“千秋镜”。

相传,千秋节对中秋节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十五、乞巧节

乞巧节,又称七夕节、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

其在古时还有很多其他称呼,如双七、兰夜、星期、女节、小儿节、穿针节、道德腊等。

节日这一天,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如:

香桥会、接露水、拜七姐、斗巧、祈求姻缘、游七姐水、种生求子、储七夕水、为牛庆生、七巧贡案、迎仙、拜神、拜牛郎、拜魁星、拜床母、染指甲、七夕观星、听悄悄话、净水视影、结红头绳、姑娘洗发、晒书晒衣、结扎巧姑、玩磨喝乐等。

乞巧节由星宿崇拜传统演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又名七夕。

经过历史发展,七夕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同时也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乞巧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

在七夕的众多民俗当中,有些逐渐消失,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人们延续了下来,并传播到了中国周边国家、地区。

十六、重阳节

重阳节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二十八星宿中代表大火的心宿二的仪式,这个星宿是古人用以确定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时间坐标。

①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②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③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重阳节民俗有: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因此也被称为敬老节。

重阳的名称源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的寓意,九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七月半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祭祖是主要节日做节的一大主题。

另外,重阳登高习俗源于这个时候的气候特点以及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重阳节登高俗与道教九月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内在的联系,在道教文化中,九月初九日这天是“升天成仙”的最好时间。

重阳节的习俗普及于汉代,其名称最早记载于三国时期,唐朝时被定为正式节日,被列为三令节之一。

经过历代的发展,其内容日渐丰富,并在1998年被定为老人节。

十七、腊八节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原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节日,后来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

腊八节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

风俗通义中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

汉代开始明确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其中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但当时人们在这一天并不喝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腊八这一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和佛陀成佛的故事有关,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

从南宋开始,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关于腊八节的传说,有如下内容:

①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氏的赤豆打鬼;②元末明初朱元璋建立天下时,落难中吃老鼠洞中的杂粮做成的粥;③纪念岳家军和岳飞;④纪念秦始皇时期修建长城饿死的民工;⑤民间百姓寓意勤劳持家、不忘艰苦的家风。

除此之外,腊八节在也有道教的说法,道教典籍中认为:

①正月初一是天腊,五帝会于东方九炁青天;②五月初五名地腊,五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③七月初七是道德腊,五帝会于西方七炁素天;④十月初一是民岁腊,五帝会于北方五炁黑天;⑤腊月初八是王侯腊,五帝会于上方玄都玉京。

在南方,腊八节很少提,其是典型的北方节日。

在北方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北方地区人们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和腊八粥。

另外,腊八前一天,人们还有吃冰的习俗,寓意明年一年不会肚子疼。

在安徽地区,人们还会做腊八豆腐;西宁地区人们则不吃腊八粥,习惯做麦仁饭。

十八、祭灶节

祭灶节,也称交年节、灶神节、小年等,清中期之前,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

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洗浴、理发、贴春联、杀年猪、准备年货等。

这一天是年节之交,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其民间祭灶传统,源于古人的拜火习俗。

过小年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东汉,当时记载,这一天也是阖家团聚的日子,此时家庭宴饮、燃放鞭炮,其活动类似过大年,只是不出门拜贺。

清朝中后期,帝王家在腊月二十三进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拜灶王爷。

清中期以后,小年节分为北方和南方的不同日期,即北小年和南小年。

另外,中国各地风俗禁忌不同:在湖北地区,小年禁忌宰杀;在河南一些地方,小年禁忌捣蒜。

十九、社日节

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

①春社按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推算,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②秋社按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约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

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古代中国是传统的农耕文明,古人认为土生万物,土地神是广为敬奉的神灵之一,其掌管五谷生长和地方平安。

至今,南方地区二月二仍沿袭祭社(土地神)习俗,其既有类似龙抬头节习俗,又有以祭社习俗为主的新二月二习俗,同时也含有春耕节、农事节的寓意。

从上古开始,社神就成为了祭祀系统中的祀典之神。

早先的土地神只是神灵,后来逐渐人格化,叫社会,为福德正神,俗称土地爷,而且有配偶神(社母,俗称土地奶奶)。

土地神与谷神合祀,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社稷了。

汉代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则有春、秋二社。同时,春、秋二社祀神的功能有所分别,即春社主要是祈求土地神保佑农业丰收,秋社则以收获报答感谢神明。

作为节日,社日起源于夏商周时期,在秦汉时期开始普及,在唐朝时期发展兴盛,到了明清时期逐渐衰微。

二十、孔子诞辰日

孔子诞辰纪念日,是儒家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的“圣诞”节。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被尊为至圣先师。孔子的诞辰日期一直存在争议,没有明确。

民国期间,以战国谷梁赤的“谷梁传”记载的孔子诞辰为日期,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农历八月二十七这一天。

近代民国时期推行西学,西方历法主要为“儒略历”和“格里历”,民国政府以格里历计算孔子诞辰为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因此在当时将教师节定为9月28日。

今天,全世界祭孔的日期和台湾的教师节都定于9月28日,即源于此。

中国古代儒学作为封建统治者的统治理论基础之一,具有重要地位,而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受到古代中国社会的普遍尊重,尤其对于封建统治王朝、士绅阶层和朝廷官员而言尤为重要。

孔子诞辰节也被称为中国的“圣诞”节,即是圣人孔子的诞辰之日。

1913年9月24日,当时的政府发布“关于定孔子诞辰为圣节致各省都督电”,其中强调了阴历的八月二十七日为孔圣人的诞辰日,应该定为圣诞日,各校应于当日放假,并在学校举行孔子祭祀活动。

1919年10月,确定了当年阴历八月二十八日为孔子圣诞节,全国放假庆祝,悬旗结彩,并开放孔子庙令百姓自由行礼,即在文庙举行祭孔典礼。

如今,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作为主要的一项传统文化节日广受关注,并且是旅游文化节的重要推广项目之一。

二十一、降圣节

降圣节为道教创始人老子(道祖)的降诞之日,又称玄元节、老君诞等,为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即道祖太上老君道德天尊老子诞生的庆祝日。

历史上,道教的改革者河上公、张道陵、王重阳等都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因此老子的诞生日也被称为道教节。

道教植根中华文化,在中国古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老子作为中国古代的重要哲学家、思想家,其在世界文化历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道德经”也被称为万经之王,在世界上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而广泛流传。

二十二、九皇诞

九皇诞源于道教的北斗经典,也称为北斗九皇诞,其日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一至九月初九。

九皇诞时期,连续九日,人们通过不断礼拜北斗诸星,可以令人间消灾延寿、福禄兼至。

九皇大帝是指与玉帝同一品位的先天大神勾陈天皇大帝、北极紫微大帝以及北斗七星的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

九皇信仰原是北斗信仰,是中国人最古老的星辰崇拜。

中国人观北斗的历史可远溯到公元前30世纪至40世纪,而在以农立国又地广人稀的中国大陆,古人通过观察北斗在天上的变化,确定方位、时辰、季节,成为农业及交通最高及最标准指标。

每当北斗一变化,天上的星象、地上的阴阳及气候和人间的情况也会改变。

人们崇拜北斗,并相信可以通过对北斗的信仰祈福,作为消灾解难、增福添寿的方法,并由此变化形成了各种以北斗九星名义演变的风水命理学。

最早人们在早晨以油麻丸和瓜果为祭品,对天行礼,拜毕才把祭品分赠亲朋。

至今,潮汕地区仍有对九皇诞的传承,其中潮剧戏班从九月初一至九月初九进行斋戒;而潮州城的梨园公所还要设祭坛,祭九皇神和斗姥天尊;同时要焚香上祭演大戏。

九皇诞的习俗包括:

①其是一个信众一年一度集体持素的日子,持素者都必须讲究身口意三净才是合乎规矩。②凡是举行九皇诞的地区,必定立起称为高灯嵩的竹嵩,一是用来为天上的神明指路,二是消灾迎祥。③举行庙会、以及社会许多家庭及个人参与集体行为,对中国古代传统宗族文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④送神时举行神明的绕境游行的民俗活动,以仪式去显示与巩固不同社区与人群联系。

另外,九皇诞期间也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哪吒三太子的诞辰,因此民间各种活动非常盛大,人们消灾祈福、驱除瘟疫,举行典礼。

二十三、财神节

财神节是中国汉族、土族等地民间祭祀财神的节日,为农历七月二十二。

这一天是财帛星君李诡祖和天财星君柴荣的祭祀纪念日,其与正月初五拜财神的日子相对应。

中国民间通常以放鞭炮、挂灯笼、烧香、送纸钱等形式以祈来年财源广进。

财神在南宋时期开始兴盛,并逐渐演化成了一个体系,包括文财神、武财神、九路财神等等。

至今,供奉财神在各地仍比较盛行。

二十四、春牛节

春牛节又称立春日,是古代残冬出土牛送寒气的习俗;其中,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用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

春牛节这一天:①人们要在立春日进行迎春仪式,由人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鞭打春牛;②由地方官吏行香主礼,叫做打春或鞭春。

关于春牛节的历史:

①其兴起于西周时期,通过举行活动,提示农民春耕的早晚。②到了汉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传统。③在唐、宋时期,其成为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甚至传到北方的游牧民族地区。④元明清时期,春牛节的内容更加丰富,除用土牛迎接春天的到来,还通过验占散病逐疫、祈求丰收、祈求吉利财旺以外,鞭春牛的习俗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人们还认为鞭春牛之土一可以涂灶却虫蚁,二可以宜桑宜畜,三可以得春为吉。

二十五、天穿节

天穿节也称天穿日、补天节,源于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作为中国民间纪念女娲补天拯救人类的纪念日,也是古代人们期盼风调雨顺、万物欣荣、农业丰收和安乐和平的节日。

这一传统在北方地区及客家人中普遍留存,与之相关的节日还有地穿节(其与天穿节类似,一是纪念女娲补天,二是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清明社会的向往)。

天穿节是元宵之后的第一个传统节日,因地域不同,其时间有正月初十、二十、二十三、二十五等几种说法,以正月二十这一天最多。

关于天穿节的历史,其最早记载是东晋时期,到了明代却逐渐消失,而在清代时期又有所恢复。

如今该传统节日在山西、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及客家地区得以保存。

二十六、上灯节

上灯节是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在一些地方其盛大和受重视程度甚至强于春节。

上灯的风俗始于汉朝,是当时人们对家庭中生育男孩,且在正月初十之前满月,需要悬灯庆祝,寓意添丁。

上灯节为期五天,正月初十零时开始上灯,正月初十到十六暖灯,正月十六落灯。

另外,也有取中以正月十三为上灯节的习惯。

在古代,每逢上灯节,街上挂满花灯任人采购,代写灯联的生意也非常红火。

另外,有上灯就有落灯,正月十六为落灯日,在正月初十没有喝上灯酒的亲戚朋友到十六落灯日这天要补喝。

二十七、玉帝诞

玉帝诞也称玉皇诞、天公生,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岁时祭祀习俗,为农历正月初九。

玉帝为道教神话中的最高神,也是中国民间最受敬畏信仰之神。

玉帝诞在闽南和台湾民间比较盛行,尤其是乡村十分崇拜玉皇大帝。

对玉皇大帝的普遍敬奉,反映了古时人们对未知世界的神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困惑,以及对神权的敬畏和对长生的追求。

这一天,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拜天公的祭典,自初九的凌晨开始,一直到天亮为止。在这一天前夕,全家人必须斋戒沐浴,以庄严敬畏的心情举行祭拜。

二十八、石头节

石头节在农历正月初十,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石头的生日。

这一天中国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等,并习惯祭祀碾神、磨神、碓臼神、泰山石敢当神等。

石头节与原始人类的大山及石头崇拜有着源流关系。

同时,由于墙基用石头垒砌,老鼠又多生活在墙角窟窿里的缘故,因此,这一天在民间传说中还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

人们在墙角放置面团,供老鼠吃,以庆祝老鼠娶亲,并在石头上放置食物,祈求来年顺利。

二十九、破五节

破五节即正月初五,在民俗中,这一天之前的各种禁忌都可以在这一天破例。

有些地方又把初五日叫做圆年,意思是说年过完了,到这一天要做一个总结,划句号了。

这一天承担了人们对未来所有的希望与憧憬,其有各种风俗,如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

实际上,按照旧的风俗要求,破五节要连续五天吃水饺,北方叫包包子。

如今,很多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

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同时,在南方有些地方每逢这天,只烧香敬茶,不放烟花。

另外,初五也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寓意就是迎接财神的到来,即正月初五拜财神,七月二十二祭财神。

有些地方,人们在初五这一天将除夕时供奉的祖宗牌位送回。

三十、挹肥(yi fei)

挹肥又称马日,在农历正月初六,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有“下田备春耕,穷气送出门”的习俗。

在传统年节习俗上,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而到正月初六开始祭拜厕所神明,并将厕所清扫干净。

这一天也表示古时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人们在这一天开始正式工作或做生意。

古时,正月初一至初六是女娲创造六畜的日子(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自秦汉以来广为流传。

三十一、拗(niu)九节

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在农历正月二十九日,是地方汉族的民间节日习俗,在福建等地比较盛行。

拗九节起源于佛教的经典孝顺故事,即目连救母的传说。

历史上的习俗:

①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②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在明清时期,拗九节的内容还包括人们在新年过后的“送穷鬼、迎财神”风俗。

三十二、顺星节

顺星节即正月初八,是传说中众星下界之日。

顺星又名祭星、接星,是从香蜡铺中请来的星神马儿上所列的星宿名号来了解天文的日子。

道教和星象家认为,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

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因此在这天祭祀星君,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

这一天,人们一般会到白云观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烧香顺星,但无论是否去庙里进香祀星君,等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

祭拜星神马儿后,要进行散灯花,长辈要向儿孙讲“一寸光阴一寸金”的道理,保持慎独的重要性。

正月初八是传统节日比较多的一天,这一天还有占谷、开业、接星、观谷食谷、养谷等节日习俗,具体如下:

①在传说中这一天是谷子的生日,也被称为谷日。在古代历史习俗中,人们认为这一天天气晴朗,则未来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欠。②商场或店铺普遍在今天开业,主要是取“八”的谐音“发”之意,期望生意兴隆,四季发财。③民间传说中取八字的读音,这一天也演变成了敬八仙节,民间习惯备佳肴水果以祭祀八仙。④一些地方民间还有习俗,这一天出远门,俗称游八仙。⑤同时,这一天还是传统上的放生的日子,体现了古人尊重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品德,也表达了新春之始,企盼世间各种生物兴旺发达的美好愿望。

三十三、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年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除了以上的一些节日,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风俗,有四个节日在今天也仍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甚至作为法定节假日存在,并被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这四个节日分别为年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这些节日我们大多比较熟悉,因此将其归为一类,进行简单的了解。

1)年节

年节,也称春节、岁首、元日、岁旦,其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年节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

年节经历了一个历法的变化过程:

①上古时期,以北斗星辰的星辰历为计算,立春为岁首;②夏商周使用夏历,但岁首的日期西周比殷商提前一个月,殷商比夏朝提前一个月;③秦朝至西汉初年,使用颛顼历,在十月初一;④汉武帝后,建立太初历,以一月初一为岁首;⑤汉朝以后,新莽政权、魏明帝时期、武周政权时期,曾有三次改变;⑥经过历史发展,夏历逐渐完善,年节也改为正月初一,夏历在1970年改称农历;⑦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采用格里历,即公历纪年,并将公历一月初一作为元旦,以夏历正月初一为春节;⑧1913年7月,夏历正月初一改为春节,并在1914年开始实施,将以往的夏历过年改称春节。

年节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法演变的过程,而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则要从西汉时期开始,成为统一的节日,其过年习俗的发展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而日渐丰富。

2)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为农历的八月十五日。

这一节日源自上古时期人们对天象的崇拜,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

①在汉代时,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②晋时出现中秋赏月的文字记载,但并不普遍。③唐代中秋节成为了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④宋朝时,出现类似月饼的食物。⑤到明清时期,赏月必吃月饼,这已经成了固有的习俗。

3)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是道教易经中“飞龙在天”的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在历史上又有纪念屈原、伍子胥、曹娥、介子推的不同说法。

①端午节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龙舟竞渡形式祭祀龙祖的节日,是古代百越先民为祭祖而创造的节日;②战国时期又有五月初五恶月恶日的习俗;③汉代,端午节被确立为国定假日,但当时端午节仍受古代祭祀的影响,是避邪避祸的活动;④隋唐时期,社会安定下来,端午节才真正有了节日的发展,并逐渐喜庆起来,在这一天,人们可以在家看龙舟比赛、购物或吃粽子。

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如:

有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正阳节、龙日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躲午节、解粽节、端礼节等等。

由于端午的叫法众多,其节日侧重也不同,因此其习俗也非常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如:

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放纸鸢、睇龙船、拴五色丝线、薰苍术、佩香囊、贴午时符、画额、挑端午担、躲端午、避五毒、制凉茶、饮蒲酒或雄黄酒或朱砂酒、跳钟馗、斗草、打马球等。

4)清明节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即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

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清明前10日后8日及清明前后各10日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清明节的习俗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们追求“天、地、人”的和谐统一、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在社会文化上,其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①清明源于上古二十四节气之一,作为节俗,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②历史记载上,清明节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寒食节禁火、冷食的习俗;③两汉时期,明确了改火习俗,并设置司炬官员;④唐代,寒食节发展兴盛,有三天的活动;⑤唐代后,寒食节逐渐势微,到宋元时期,清明节作为融合多种习俗的节日取代了寒食节;清明节还融合了上巳节的习俗,日渐丰富。⑥1935年,民国政府将4月5日定为国定假日清明节,除了扫墓、踏青,还加入了植树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丰富,除了踏青、扫墓、植树之外,还有放风筝、蹴鞠、蚕花会、插柳、拔河、荡秋千、射柳、斗鸡等活动。

在饮食上,中国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而中国南方部分地区有吃青团的风俗。各地风俗、饮食习惯也多有不同,各具特色。

除此之外,还有如除夕夜、观音借库日、竹醉日、扫尘日、回门日、六畜节、龙抬头、立夏节、雨节、天灸节(天医节)等,甚至二十四节气也都有着不同的古代节俗,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代节俗的了解,也能更加深入的了解古代中国传统文化。

除了以上的节俗之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也都有着独特的传统民族节日。

国内各民族的主要节日一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国内民族众多,而且都有着各自的传统文化和节日,这些节日是各各民族的重要民族文化传承,其各具特色,代表了各民族的不同的文化、风俗、历史等。

下面,我们对国内各不同民族的节日进行大体的了解。

1)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敖包节、祖鲁节等;2)壮族的三月三歌会、男人节等;3)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保安族、回族、撒拉族、塔塔族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三大宗教节日等;4)布朗族的泼火节、厚南节;5)怒族的吉佳姆、鲜花节、祭谷神节等;6)满族六月六的虫王节、八月添仓节;7)彝族的火把节、跳公节、插花节、彝族年、赛装节等;8)乌孜别克族的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9)藏族的沐佛节、采花节、藏历元旦、萨噶达瓦节、女儿节等;10)傈僳族的澡塘会、收获节、阔时节等;11)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库尔班节和诺鲁孜节;12)瑶族的盘王节、达努节等;13)佤族的播种节、新米节;14)苗族的苗年、四月八、龙舟节等;15)傣族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16)白族的大过年、三月街、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等;17)锡伯族的抹黑节和西迁节;18)德昂族的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19)阿昌族的泼水节、火把节、耍白象;20)哈尼族的扎勒特;21)仡佬族的仡佬节;22)水族的借额节、卯节;23)羌族的祭山会、羌族大年、端午节等;24)京族的唱哈节等;25)布依族的三月三、六月六等;26)朝鲜族的上元节、寒食节、端午节等;27)赫哲族的赫哲年;28)基诺族的打铁节、火把节等;29)侗族的芦笙节、侗年、斗牛节等;30)独龙族的卡崔哇;31)俄罗斯族的复活节;32)鄂伦春族的春节、篝火节、拜火节、抹黑日等;33)鄂温克族的米阔鲁节;34)高山族的新年祭;35)拉祜族的库扎节、火把节等;36)黎族的三月三;37)珞巴族的隆德节、旭独龙节;38)景颇族的目脑节;39)达斡尔族的阿涅节(春节);40)仫佬族的后生节、依饭节;41)纳西族的农具会、龙王庙会、骡马会等;42)普米族的大过年、大十五年、转山节等;43)土家族的过赶节、祈禳节等;44)土族的擂台会、火神节、端阳节等;45)门巴族的藏历年、望果节;46)畲族的分龙节;47)塔吉克族的古尔邦节、迄脱迄迪尔爱脱节;48)塔塔尔族的肉孜节、古尔邦节等;49)裕固族的送年节、春节、端午节。

注:有些民族因为有相同的节日,便简略一起介绍。

传播至国外的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及其在国外的发展、演变

中国在封建时期的两千多年里,作为世界上东西方的两大文化中心之一,其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周边国家,这种现象也体现在传承自中国的节日在其他国家的发展。

作为起源于古代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传播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并被一些国家作为传统节日传承下来,其中甚至有的节日还被一些个别国家作为特殊文化传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下面我们对其进行大体的了解。

1)农历春节

除了中国之外,过农历春节的国家还有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朝鲜、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

这些国家受汉文化影响,将农历正月初一作为法定公众假期,尤其在韩国、朝鲜和越南,农历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

①在朝鲜半岛的韩国和朝鲜,农历新年被称为年节或旧正,从正月初一至初三是法定假日。②越南农历新年也极为隆重,其假期从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换休,共6天。③新加坡华人占90%左右,农历新年也非常重要,其规定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④马来西亚的华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政府将正月初一和初二定为法定假日。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的华人众多,两国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将农历新年定为全国公共节日,但菲律宾没有假期。⑦泰国的华人约占总人口的10%,而且在春节上也与中国一样,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但其最隆重的年节是宋干节,并且在4月13至4月15日。泰国春节的传统主要是最早的华人传下来的,其在腊月二十九至正月初一,不同的是,人们会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在家中小祭台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祭祖;另外,初一至初三还会举办各种活动。⑧在文莱,华人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而春节是华人的重要节日。文莱将农历大年初一定为法定假日,政府部门会放假一天,以示对华人习俗的尊重和庆贺。值得一提的是,从2008年开始,文莱政府解除了长达46年的禁放鞭炮规定,现在春节不仅能放烟花也能放鞭炮。⑨少有人知的是,在南美有一个国家将农历春节定为法定节日,这个国家就是苏里南。2014年,苏里南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日,这充分展现了华人在苏里南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⑩除了美洲,非洲也有一个国家,将农历春节定为法定节日,这个国家是毛里求斯。2008年,毛里求斯将农历春节定为法定节假日,有一天假期;当地会举办三天的庆祝活动,华人会休假一周左右。⑪另外,日本作为受华夏文化影响较大的国家之一,其在明治维新之前,与中国一样也过农历新年,但明治维新后,其只保留了公历新年的习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琉球地区至今仍保留了农历春节的习俗,而且节日期间各种活动极为热闹,祭祖活动是重要内容之一。

2)中秋节

中秋节不仅在中国比较重要,在国外很多国家也非常受重视,其与春节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国外演变出了不同的名称,加入了不同的习俗。

①日本人称中秋节为月圆节、十五夜、中秋明月,日本人在这一天有赏月的习俗,在日语里称为“月见”。月圆节在日本有两个日期,分别是农历八月十五、九月十三。日本人在月圆节不吃月饼,而是吃一种称为月见团子的点心;节日这天,成千上万的居民都穿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参加活动;晚上全家聚集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米团子等供奉月神,然后分食、赏月,聆听老人讲述关于月亮的神话。②韩国和朝鲜的中秋节非常隆重,朝鲜人称中秋节为秋夕节。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松饼,并互相馈送;到了晚上,一边赏月,一边进行拔河比赛、摔跤比赛或者表演歌舞。另外,秋夕节和月饼也被韩国申遗,作为一项文化遗产。③越南人农历八月十五也过中秋节,与中国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以孩子、鲤鱼为贵,显出自己特点。这一天,市场上会有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色彩鲜艳的儿童玩具等;晚上,孩子们则会聆听关于阿贵的传说。④泰国人称中秋节为祈月节,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各家各户都会用甘蔗扎成月亮形拱门,全家参拜。人们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祷,互相祝福。大方桌上,供奉着南海观世音菩萨;桌上还供奉着中国民间传说的八洞神仙;桌上同样会摆满寿桃、月饼、瓜果之类的美食。⑤老挝称中秋节为月福节,每逢中秋节到来时,男女老少都会相聚赏月。⑥斯里兰卡的月圆节,是按佛历习俗流传的;每月当月亮团圆时,就要过一次佳节,以中秋的月圆节最隆重。月圆节这天,斯里兰卡全国放假;大家准备好美味佳肴,到寺庙或神堂去听讲经、拜月亮;之后人们围坐在场院里,吃着美食,端坐赏月。

3)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中国百越地区,其在东南亚尤为流行。而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传播向世界各地,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一项运动,并在一些国家作为特殊的龙舟比赛运动的节日而广受欢迎。

①在日本,端午的习惯是在平安时代以后由中国传入日本的,端午节的习俗传到日本之后,被吸收改造成为日本的传统文化。从明治时代开始,各节日都改为公历日,日本的端午节是公历5月5日。日本人在这一天不划龙舟,但也跟中国人一样会吃粽子,并在门前挂出菖蒲草。在1948年,端午节被日本政府正式定为法定的节日,成为日本五大节日之一。②朝鲜半岛人民认为端午节是一个庆典,在农业社会时期的朝鲜半岛,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祭祀活动,祈求丰收。韩国人将端午称为上日,意思是“神的日子”,在这一天会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头、吃车轮饼、荡秋千、穿韩国的传统服装,但不划龙舟,不吃粽子。韩国称端午节为江陵端午祭,在2005年时将这一文化习俗进行了申遗。③越南的端午节是是越历五月初五,又称正阳节、杀虫节,同样有吃粽子的习俗,同时,人们会食用甜酒、李子或其他酸果,杀菌驱虫。人们以新鲜水果来祭祀先祖,并普遍饮用糯米酒;另外,在这一天的各种活动也包含很多习俗,如传自宫廷中的赐扇礼仪等活动。④新加坡华人每当端午节到来时,也会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惯。⑤马来西亚在新历六月初过端午节,并吃粽子、赛龙舟。⑥泰国把端午节也称作芭掌节,人们在这一天以美食祭祖,其独特的美食为泰国的粽子吉掌和芭掌。⑦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百越地区,在东南亚很多地区非常流传,如印尼、菲律宾、柬埔寨、老挝等国,在这一天都有吃粽子的习俗。⑧另外,龙舟赛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世界各地都非常流行,赛龙舟也已发展为世界性运动项目:1986年,龙舟活动开始传入德国,并在汉堡举行首届龙舟节;1991年以后,每一年的法兰克福都会举办热闹的龙舟比赛,风靡程度不亚于世界杯。由于许多华人定居德国,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也带了过去,而德国人也喜欢上了吃粽子。在美国、英国等国,类似的龙舟节活动也非常盛行,甚至在英国作为一项全国性的活动举办。

4)清明节

清明节起源于中国,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世界各国也都有流传,并演变出了不同的独特风俗,下面我们盘点一下。

①越南的清明节也和我国一样,会在特定的日子里,进行扫墓踏青,吃我国南方清明节也会吃的一些大米制品。越南清明节的日期是在农历三月初三,在中国是上巳节的日期,这是清明节早期融合的两个节日之一,而越南的清明节可以说就是早期中国的清明节。②日本的清明节就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在八月份,这个节日在中国还与道教的中元节日期重合,而经过历史的发展与演变,传播到日本后,具备了祭奠先祖、追怀父母养育之恩的内涵。日本与韩国都将清明节进行过申遗。③韩国的清明节是公历4月5日,清明节前,在各种花店里面都会看到上面销售着很多素色的鲜花,就是用来给当地人民清明节祭祀时使用。韩国人非常的喜欢用鲜花祭祖,他们没烧纸钱的习惯;在这一天,人们会穿上韩服,修缮墓地、或在家中摆放牌位祭祀先人,祭品以酒、水果、艾草年糕为主。另外,韩国人过清明节的仪式非常严格,如扫墓时供奉的食品和排列顺序都有严格的规定。韩国也对清明节进行申遗。④在国外很多地方,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清明节,但大多不是全国性的节日,也不是公共节日。其中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清明节活动比较盛大。

5)元宵节

除了中国的传统四大节日,元宵节在国外也非常流行,并形成了独特的风俗。

元宵节在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都非常流传,其中:

①韩国、朝鲜的人们吃五谷饭。②日本人喝红豆粥。③越南人吃粽子。④新加坡人吃汤圆。⑤马来西亚在元宵节会抛水果(女抛柑橘,男掷香蕉)。⑥泰国人则会放水灯(也称水灯节)。⑦其他一些国家的华人还会举办舞狮会等。

另外,2020年韩国申遗了燃灯会,就是元宵节的习俗之一,每年在韩国的燃灯会上所放的灯,除了韩国方灯,还有来自中国四川的自贡彩灯。

6)孔子诞辰日

孔子诞辰日在世界各地非常盛行,其伴随着儒学的传播,是世界上的重要节日之一。

其中,每年一度的祭孔大典尤其盛大,并演变成了国际节日——全球祭孔大典。

在这一天,曲阜孔庙祭孔活动将在孔庙大成殿前先后举行家祭、公祭和祭孔乐舞表演等。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都会同时举行祭孔活动,包括:国内各地的文庙、香港孔教学院、台北孔庙、韩国汉城成均馆孔庙、日本东京孔庙、德国科隆孔庙、美国旧金山齐鲁会馆等地,也一起举行祭孔活动。

至今,全球现有孔庙1300多座,自1984年以来,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已经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国际孔子文化节,被誉为中国最能代表汉民族历史文化内涵的节庆活动。

7)其他

除了以上节日,其他的有些节日不仅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传承,也是国外一些国家的重要节日,如:俄罗斯族的复活节、傣族泼水节、苗族的苗年、哈萨克族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一些地方节日也传播到了国外,并很受欢迎,其中青岛啤酒节、哈尔滨冰雪节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节日。

小编有话说

中国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传承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而传统节日是对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的综合性活动,了解传统节日,对每个中国人了解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非常有意义。

而在节日中感受传统文化,更有利于我们丰富传统文化知识,增加对国家、民族、社会文化的了解。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种传统节日的演变,尤其是全国性的节日的发展历史,大多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即在汉朝时期形成,并逐渐发展,到了唐代逐渐被确定为节日,进而流传下来。

今天,我们在了解和感受西方的节日的同时,更要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节日,这是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

谢谢品鉴!

感谢收藏、点赞、分享、关注、转发!

看图、读书、听历史,文章有点长,如果读累了可以点击右上方的“耳机”按钮,听书也很放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