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仅凭荆州三分之一威震华夏,东吴占据荆州三分之二却碌碌无为

小鸿哥看历史 2024-04-02 15:40:41

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乌林重创曹军,曹操损失十万人以上。曹操退回北方,留下曹仁徐晃等人守南郡、南阳郡。回去前派刘巴去招降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公元209年刘备南征荆州南部四郡,周瑜程普进攻南郡,孙权进攻合肥。刘备夺得荆州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公元210年周瑜程普攻下南郡长江以南部分。刘备去见孙权要了半个南郡。公元211年刘备率军三万入蜀,公元213年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入蜀。公元214年刘备拿下蜀地。孙权向刘备讨要桂阳、零陵、长沙三郡,刘备不给。公元215年孙权派兵攻打三郡,刘备率军五万支援关羽。曹操为防止韩遂等人联合刘备,于是率军征张鲁。刘备不得已跟孙权议和,承认湘水以东的桂阳、长沙、江夏属东吴。蜀汉只剩下半个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公元217年底刘备派偏师攻打汉中,公元218年全力攻打汉中。公元219年五月曹操从汉中退军,刘备拿下汉中西部。六月派刘封孟达李丰攻打汉中东部,刘备进爵汉中王。蜀汉势力达到顶峰。

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伐,八月水淹七军。光俘虏曹军就三万多人。关羽趁势围攻襄阳、樊城。关羽威震华夏,曹操准备迁都以避锋芒。荆州是天下之腹,是一把能直插魏国心脏的利刃。当年关羽围襄樊能逼得曹操准备迁都就是如此。襄樊一破关羽大军就能直扑许昌、洛阳。当年的刘表空有荆州,当时南阳郡襄樊这些地方就在刘表手上。当年关羽所镇守的荆州有人口六十万。兵力当在六万以上,战时动员应当在七万以上。关羽能威震华夏原因。

内有忧逼:

公元218年宛守将侯音等反,曹仁率军征讨。关羽也有北上支援候音意图。造反原因据曹瞒传:南阳间苦繇役。是汉中之争的后遗。公元219年正月让曹仁暂时平定。在这段时间关羽在战争员,准备人马粮草器械。曹操退军到长安时凉州颜俊、张掖、鸾、黄华、麹演等人皆反。三国志:武威颜俊、和鸾、酒泉黄华、西平麹演等并举郡反,自号将军,更相攻击。九月关中的许攸拥兵自重,不听曹操的。曹操准备率军攻打,镇守关中杜袭劝说招抚。魏讽、刘伟、张泉、王粲的两个儿子、宋忠的儿子等人密谋袭击曹操的大本营邺城。有人认为是在响应关羽。因陈祎向曹丕告密而失败了。十月洛阳周围地区的群盗纷纷响应关羽。群盗一般是指造反的老百姓。三国志: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梁在司隶州三川郡,洛阳城也在这个郡。郏、陆在司隶州弘农郡。他们造反的原因是因为苦于徭役,跟南阳郡侯音造反原因是一样的。三国志: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百姓恶惮远役,并怀扰扰。民孙狼等因兴兵杀县主簿,作为叛乱,县邑残破。

曹军疲于东西两线:

公元219年五月曹操大军和汉中诸军从汉中撤退。三国志:夏五月,引军还长安。冬十月,军还洛阳。也就是说直到十月曹操主力大军才到洛阳。七月东吴在攻打合肥。据三国志: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就是说青徐豫都在防御东吴。当时温恢对裴潜曰:东吴虽然进攻这里,但不构成威胁。我真正担心的是荆州方向。现在洪水已经来了,而曹仁的孤军却没有防备。关羽骁勇善战,率领精锐部队,借着地利进攻,一定会造成祸害。然后关羽水淹七军。东吴跟曹操联合后。曹操命令温恢裴潜张辽的部队赶往荆州。还没有到关羽就退军了。三国志:关羽围曹仁於樊,会权称藩,召辽及诸军悉还救仁。孙权是十月跟曹操联盟的。徐晃当时驻军宛城因兵力不够所以没敢救襄樊。

借助水势:

公元219年七月关羽率军北伐攻襄城。曹操派于禁率三万多人迎战。于禁的战败完全是因为洪水。三国志: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于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关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于是关羽围攻襄樊。襄樊一破就能直逼许昌,洛阳。关羽是带了水师北上占据汉水以隔绝南北的。魏军要援救襄阳必然要渡过汉水,偏偏魏军水师不行。三国志: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曹丕征吴就曾对着长江叹息:魏虽有武骑千群无所用。当时天降大雨汉水暴涨,是不利于魏军渡江。

公元219年东吴夺得蜀汉所据荆州部分,这样东吴就据有荆州除南阳郡、半个南郡(曹操在此成立襄阳郡)、半个江夏郡之外的荆州。有半个南郡、半个江夏郡、武陵郡、桂阳郡、长沙郡、零陵郡。东吴所占据的荆州大约有二十多万户,人口大约一百万。整个东吴有人口二百三十万,军队二十三万。后世的南方政权也是实行过从荆州北上中原的军事行动。例如东晋和南宋。桓温就是从荆州北伐中原的。晋书:温遂统步骑四万发江陵,水军自襄阳入均口。温自江陵北伐,行经金城。(金城是魏晋帝后的别宫,修在洛阳城边)桓温一举破许昌,洛阳等收复中原大片土地,请求迁都洛阳。晋书:温葬毕视事,欲修复园陵,移都洛阳,表疏十余上,不许。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认为要恢复中原首要在襄阳六郡,当时在伪齐手上(襄阳六郡指的是襄阳府、郢、随、唐、邓、信阳。襄阳府就是三国时的襄樊、郢就是江陵、剩下的属南阳郡)宋史:飞奏:襄阳等六郡为恢复中原基本,今当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宋史)赵构让岳飞率军收复襄阳六郡。收复后让岳飞坐镇襄阳准备北伐中原。宋史:命飞屯襄阳,以窥中原,曰:"此君素志也。"之后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孙权得到荆州后无论是兵力将士后勤都远胜当年的关羽,但从未达到关羽当年所达到的高度。我认为原因有

东吴主攻淮南(合肥、新城),没有荆杨两路北伐,没有利用荆州这把利刃(荆州方向兵力太少):

周瑜吕蒙都是主张以荆州为主攻方向的。周瑜: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戚操,北方可图也。吕蒙:令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鲁肃虽然没有讲从荆州北上,但他说过荆州是帝王之资也。自公元219年夺得荆州后,东吴北伐了十多次,都是劳而无功。东吴的主攻方向一直是淮南合肥新城一线。

公元231年东吴北伐引诱魏军,孙权率大军在九江郡的阜陵县伏击。荆州方向没动。

公元233年北伐,孙权率军攻合肥、新城,这一路数目不详。全琮率五万人攻六安(阜陵县)。荆州方向没动。

公元234年蜀汉东吴联合北伐,东吴分三路。孙权亲率大军攻合肥新城。孙韶、张承等向广陵。陆逊诸葛瑾一路攻江夏郡。主攻还是淮南那边。孙权一路近十万,孙韶、张承一路偏军一万。两路都是进攻淮南。而荆州方向陆逊诸葛瑾却只有一万人而已。说明荆州的驻军根本没动。

公元236年倒是准备从荆州一路北伐,但孙权一路主力没打就退了。陆逊诸葛瑾一路斩了千人就回来了。

公元237年东吴两路北伐。全琮攻六安,朱然攻江夏郡。主攻还是淮南方向。荆州方向却只给朱然两万人马。

公元241年分四路北伐,两路攻淮南两路攻荆州。这次孙权没有参与。全琮攻淮南,诸葛恪攻六安,朱然攻樊城,诸葛瑾攻柤中。只知道朱然五万,诸葛父子应该各率本部一万,全琮应该五万。

公元241年之后的北伐都是偏师而已。东吴多次北伐都是以淮南为主攻方向。东吴在荆州方向动用的兵力远远少于淮南方向。荆州的驻军个人猜测应该近十万的,但荆州方向北伐却只是一万人、两万人、五万人。而公元231年武陵郡蛮造反,东吴都集结五万人平叛。北伐却如此少兵?

公元241年东吴四路北伐,两路淮南两路荆州。当时荆州人殷礼就曾建议:把朱然、诸葛瑾的部队归陆逊指挥猛攻襄樊。朱然五万人,诸葛瑾一万,陆逊本部一万。朱桓率军攻淮南。陛下您率军进攻豫州淮阳,以牵制豫、青、徐的魏军。再联合蜀汉牵制魏国西线。这样魏国军力分散,只要有一路胜利魏国军心瓦解。我们就能趁胜进攻中原。孙权没有同意。孙权死后东吴也不从荆州北伐还是合肥新城方向。文钦毌丘俭七万人在淮南起事,魏国集结十五万人平叛。魏国主力在东线,东吴也没有趁机从荆州北伐。诸葛诞十余万在淮南起事,魏国调集二十多万围寿春十个月。东吴派了前后十万人支援,荆州方向也还是没动。诸葛恪二十万北伐围新城,魏国调集援军二十多万。荆州方向还是没有动。魏国的两次叛乱司马师、昭除了调中军外还抽调了驻守荆州和豫州的军队。可以说是魏国荆州部分是十分虚,而且主力尽在淮南。

东吴从未从全力北伐,利在鼎足:

东吴有二十三万的常备军,如果全力北伐集结二十万人是没有问题的。但孙权在世时并没有举国北伐,最多时不过十万左右。有时让朱然、诸葛瑾、诸葛恪带着一两万偏师就去了。有时五六万,还分两路。公元241年零陵太守殷礼曾谏:若不悉军动众,循前轻举,则不足大用,易於屡退。民疲威消,时往力竭,非出兵之策也。就是说我们不全力北伐,还是跟以前那样人马不多,则不能成事,容易多次无功而返。而空费钱粮,时间一久府库一空,不是北伐的良策。蜀汉官员就认为东吴跟蜀汉联盟,东征根本不会跟我们并力北伐:今议者咸以权(孙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诸葛亮讲: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是说东吴不能越过长江,就像魏国不能渡过汉水。不是力量有余而有利益不取。我的看法就是东吴不肯付出越长江的代价,就像魏国不愿意劳师远征蜀汉。魏国伐蜀计划,大臣皆以后勤代价太大反对。东吴虽然多次北伐,但很少跟蜀汉并力北伐。公元234年那次联合北伐还是诸葛亮亲自写信给孙权才答应的。连魏国都认为东吴不过是作样子。所以魏国策略是西守东攻,只要援军一来东吴就会退军。公元234年蜀汉东吴联合北伐,魏明帝亲率军支援淮南。魏明帝讲:敕诸将坚守,吾将自往征之,比至,恐权走也。就是说你们好好坚守,我会亲率援军去。可能我还没到孙权就跑了。结果孙权真的跑了。公元234年五月北伐,七月就退军。公元241五月北伐,六月就退军。那里像真正北伐的样子?魏国援军一到马上就跑。每次东吴北伐魏国守军都远少于吴军,但却一直不能破反为魏军所破。魏国援军一到立马就跑。东吴战绩多是斩俘千余人。

孙权也曾想过把荆州做为大本营,公元220年定都武昌。因为这个地方正好在腹中心。在武昌能更好的抵抗魏国来伐蜀汉来征。同样也是伐魏征蜀的好地方。西晋时羊枯曾对司马炎讲如果现在不伐吴,万一吴人迁都武昌和换一个贤君。那我们就灭不了东吴了。公元229年孙权迁都回建业,把武昌定为陪都。是迫于江东士族的压力。东吴有句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东吴政权的建立是靠江东士族的支持,所以才不得已迁回建业。三国都想统一天下,曹魏是不用说。蜀汉也是把兴复汉室挂在嘴上。东吴缺乏统一天下的上进心,也从来不提剿灭魏贼申张大义于天下的口号。就是一个偏安的小朝廷。孙权死后诸葛恪北伐新城大败。魏国想趁机大举伐吴,邓艾反对讲: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就是说江东士族都有自己的私人武装,足以自保。纵观东吴北伐都是劳而无功,反而魏国来伐蜀汉来征东吴却能大胜。

孙权把牢军权,不信任杨荆豪强:

孙权用人还可以,统军打仗实在不行。东吴政权是靠淮泗军人集团(跟着孙坚孙策南征北战)和流亡北士(就是北方避战乱来到江东的士人)在江东站稳脚跟,对江东士族打压拉拢。孙策的江东是完全靠武力打下来的,而且杀了不少人。孙盛评价:非积德之基,邦无磐石之固。每逢北伐常常都是孙权亲统大军,其他率军北伐的也都是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如全琮、朱然、诸葛瑾、诸葛恪、步骘等。自周瑜鲁肃吕蒙相继去世,淮泗集团已经无人能担统帅了。公元220年吕蒙去世前,孙权再问谁能接任。陆逊已经接任了现在再问。吕蒙也明白了,于是推荐朱然。但是公元222年刘备率军征东吴,才改为陆逊为大都督。但是之后陆逊地位虽然远超周瑜鲁肃吕蒙,但实际上是不能相比的。东吴北伐陆逊有参与皆是配角,人马不过一万。东吴自赤壁之后北伐至少十五六次,孙权亲统大军的就有近十次。其余都是全琮朱然诸葛恪率偏师。虽然江东人陆逊做了大都督,但无军权。顾雍做了丞相,实际上是个顾问。

孙权在国内实行特务统治,主要还是打压江东人。三国志:时中书典校吕壹,窃弄权柄,擅作威福,逊(陆逊)与太常潘濬同心忧之,言至流涕。吕壹诬告丞相顾雍、驸马朱据、江夏太守刁嘉等人。当时包括太子和淮泗、流亡北士都上书,虽孙权都置之不理。后来孙权处死了吕壹。但我认为孙权心知肚明,只是拿吕壹当枪使。不久之后发生了南鲁党争(太子和鲁王争皇位),借着党争处死、流放、免官了一批江东人。流亡北士淮泗将领没事,反而升官。绝对是孙权故意造成党争的,因为是他给鲁王的待遇跟太子一样才引起党争。江东士族军政高官的只有陆逊和顾雍,但一个没权个顾问。南鲁党争之后,军政最高官都由流亡北士担任。步骘任丞相,诸葛恪任大将军驻武昌。公元252年孙权去世,留下五位顾命大臣。。五位只有孙弘是江东本土士族。诸葛恪是流亡北士之后、滕胤为流亡北士、吕范是淮泗将领、孙峻是宗室。孙权死的当天孙弘就想伪诏除掉诸葛恪,结果被反杀。

荆州自古以来多俊杰,东吴得到荆州后也并未起用荆州豪强。三国志吴传中六十多人的传记只有潘濬一个荆州人。原本是刘备手下,东吴偷袭荆州后投降了东吴。其他人在三国志中连名字都没有。主要还是东吴防着荆州人通蜀汉。因为蜀汉官员大多是荆州人:蒋琬、费祎、杨仪、邓芝、魏延、廖立、李严、廖化、向郎、马良、马谡、庞统、罗宪、霍弋、董允、习桢等。这些人皆是荆州豪强士族。刘表在世时荆州豪强很多就投了刘备,刘琮投降是又有一批不愿意投降的荆州豪强跟着刘备南下。公元220年荆州豪强习珍联占领武陵郡七个县,并联合武陵郡太守樊胄举事归蜀汉。当时东吴准备万人前去平叛。最后兵败,习珍谓群下曰:受汉厚恩,不得不报之以死。诸君何为者?这个受汉厚恩,是受汉中王刘备厚恩。所以说荆州系的官员是难以得到孙权信任的。后来武陵太守曾密告潘濬要投蜀汉,因为蜀汉大将军蒋琬是潘濬表哥。虽然当时孙权表示信任并把太守免官。但也可以见的当时东吴并不信任荆州人,连江东人都不信任何况荆州人。荆州的豪强跟蜀汉的荆州系官员要不是同宗、要不就是姻亲、要不就是亲戚。东吴虽然把诸葛瑾、朱然、步骘、诸葛恪派往荆州镇守,但也不会从荆州全力北伐。东吴只是想保住这个门户而已。

东吴内政治理是三国中最差的(百姓苦,叛乱多):

三国之中东吴的内政统治是最差的。为解决军费不足多次发行大钱(大面额的铜钱),榨取百姓血汗。据三国志:公元236年铸大钱,一当五百。就是说一枚大钱抵原来的五当铢小钱五百。(大钱的重量也就是原来四五个小钱,也就是说五百铢小钱可以铸一百个大钱。然后可以换五万小钱。)赤乌元年春(公元238年),铸当千大钱。(说明东府库一空)刘备当年夺蜀后发行直百钱就让后世骂的不行。孙权更历害,却少人骂。近些年出土了东吴的当二千钱、五千钱,但三国志中并没有记录。有人猜测是私人铸的。但我有个疑问就是私人铸的老百姓认吗?东吴政权认吗?就算私铸也是造东吴已发行的货币。就好比现在中国最大面额是一百,总不能造假币的造五百吧。

从孙权多次下诏也可得知,东吴百姓不堪重负。1公元234年:战争长期不停,百姓苦于徭役,年成有时歉收。要放宽各种拖欠的租税,不要再督促课征。2公元238年:天下尚未平定,敌仇仍然存在,军民十分勤苦,我确实清楚明白。然而过分劳累百姓,这也是实在不得已而已。3公元240年:近期以来,百姓所负赋税徭役甚重,又碰上水旱灾害的年岁,粮食歉收,而官吏或有不良者,侵占百姓务农时间,以致造成人民饥饿困苦。4公元242年:现在天下尚未平定,百姓劳苦物资贫乏。5公元250年:免去拖欠的赋税,借贷给百姓种粮。6公元251年:省徭役、减征赋,解除百姓因赋税徭役带来的苦累。

自公元200年孙权继位到公元239年,四十年间叛乱频繁。1公元200年庐江太守李术反。江表传遂屠其城,枭术首,徙其部曲三万馀人。2公元203年山寇复动,还过豫章,使吕范平鄱阳,程普讨乐安。3公元204年贼洪明、洪进、苑御、吴免、华当等五人,率各万户,连屯汉兴,吴五六千户别屯大潭,邹临六千户别屯盖竹,同出馀汗。(豫章郡) 4公元205年权使贺齐讨上饶,分为建平县。6公元208年而歙贼帅金奇万户屯安勒山,毛甘万户屯乌聊山,黟帅陈仆、祖山等二万户屯林历山。(豫章郡) 7、8公元211年吴郡馀杭民郎稚合宗起贼,复数千人。会稽郡东冶五县贼吕合、秦狼等为乱。 9公元213年豫章东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众万馀人。 10公元215年鄱阳民尤突受曹公印绶,化民为贼,陵阳、始安、泾县皆与突相应。 11公元220年荆州豪强习珍联占领武陵郡七个县,并联合武陵郡太守樊胄举事归蜀汉。当时东吴准备万人前去平叛。12元221年丹杨、鄱阳山贼蜂起,攻没城郭,杀略长吏,处处屯聚。13公元225年鄱阳贼彭绮自称将军,攻没诸县,众数万人。 14公元226年吕岱既定交州,复进讨九真,斩获以万数。 15公元228年是时丹杨、吴、会山民复为寇贼,攻没属县。数年平定,招抚万人。 16公元231年遣太常潘濬率众五万讨武陵蛮夷。打了三年半才平定。 17公元234年庐陵贼李桓、罗厉等为乱。 18公元235-237年平山越人。(三年平定。但山越人自孙策时就依山而保。孙权继位后多次派军征讨,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了。可以说东吴用了近四十年) 19公元236年鄱阳贼彭旦等为乱。 20公元239年蒋秘所领都督廖式杀临贺太守严纲等,自称平南将军,与弟潜共攻零陵、桂阳,及摇动交州、苍梧、郁林诸郡,众数万人。一年多平定。 大小二十次叛。数万人的七次、万人的有五次,剩下九次数千人和数目不详。杨州十六次、交州两次、荆州两次。平叛时间短则数月、中则一年、长则数年。

因为这些原因东吴未能再现当年关羽威震华夏,得到荆州这个要地却只用来自保。

0 阅读:24
评论列表
  • 2024-04-02 21:00

    威震华夏这四个字加的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天下大雨,汉水绝了口,关二有水军,于禁没水军,全靠老天赏下来的拣尸补刀,后来撞上徐晃,这次老天没出手,关二的真成色就漏了,被人家长驱直入,打得节节败退,要说威,也是一个狐假虎威[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