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太平洋什么样子?洋面看似平静,下面是令人胆寒的陌生世界

解析冷知识 2024-03-20 10:39:48

大家请看,这是一张取材于太平洋的照片,平静的它像蒙娜丽莎一样美丽,但表面下又暗藏神秘。

【波光粼粼的海面】

你知道最真实的太平洋是啥样的吗?可能会让大家感到胆寒且陌生!

太平洋底部的世界

太平洋面积约为18134.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7.5个北美洲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同时太平洋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大洋,它的平均深度达到了3954米,差不多是半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越深的海域海水越“黑”】

其中最深的海沟最大深度足有11034米,它就是大家熟知的马里亚纳海沟,如果将珠峰倒插进这条海沟,也无法完全触底。

那么问题来了,在如此深的海域之下,究竟潜藏着什么?

一般来说在海洋1000米之下称为无光层,指的是太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这里没有任何光线,甚至连热量也无法渗透。

因此,1000米之下不仅漆黑一片,而且十分寒冷,水温可能仅有个位数。

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生物已经不再需要眼睛,而是依靠强大的感官去感知周围的情况,这也使得深海的生物的体型特征和我们的认知有很大区别。

比如说鮟鱇鱼,它生活在水下500米到5000米左右的深海区域,属于硬骨鱼类。

在这类鱼的额头上方还有一个肉状的小凸起,它在黑暗中会发光。

并不是因为它需要光线,而是很多鱼类都有趋光性,因此“小灯笼”成为这种鱼类捕食的利器。

鮟鱇鱼长相十分怪异,身体扁平,身上有许多不规则的隆起和凹陷,嘴巴异常宽大,当中分布有尖牙利齿,看上去一口就能将人给吃掉。

并且它发出的声音非常诡异,像老人咳嗽一样,在河北沿岸又被称为“老头鱼”。

大家试想一下,要是自己在黑漆漆的深海当中,遇到这样一种“怪物”,那得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

有意思的是,鮟鱇鱼属于“女强男弱”的生物,雌鱼的长度能够达到1米以上,而雄鱼不会超过16厘米。

雄鱼在诞生之初就要寻找自己的雌鱼,一旦发现目标便咬住不放,和雌鱼共生,形成了这种特殊的配偶关系。

可怕的生物

除此之外,海底的“超级大章鱼”也如同克鲁苏神话走进现实,让人心生恐惧,它就是大王乌贼。

【神话中的乌贼】

在近代时期,人们对这种生物曾有过误解,水手们在航海的时候无意间看见了大王乌贼,长度在5到6米左右,认为这是海上怪物。

人类对于大王乌贼是否存在长期有争议,一直到2005年左右,才真正发现了此类物种的活体。

它主要生活在水深1000米左右的地方,恰好是海洋无光层和有光层的分界线。

这种乌贼能够长到20米(包括触角)!体重达到1吨左右,相当于一辆小卡车。

以大王乌贼的体型特征来说,它完全能够缠绕在一些小型的观光潜艇上,给游客们蒙上巨大的心理阴影。

不过,大王乌贼和神话当中可怕的章鱼怪物不一样,相反它是海洋生物当中比较弱势的一方。

它的天敌抹香鲸时常潜入到上千米深的水域,去捕捉大王乌贼。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说的龙涎香,大多是大王乌贼的头盖骨未能被抹香鲸消化,经过抹香鲸的肠胃排出形成的。

因此,在实际了解大王乌贼之后,大家很难将它和克鲁苏神话联系到一起。

最后,黑叉齿鱼也是极其可怕的生物,它有着特别瘆人的外表,牙齿尖锐,看上去如同食人鱼一样。

它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可以吃下比自己身体还大的猎物,其胃囊常常因为过量进食而变得异常肿胀,看上去十分怪异。

在海洋之下,还存在各色不同的物种,它的长相特异,有的甚至是未知生物,构成了神秘海底世界的一角。

神奇的大洋海底

除了生物之外,太平洋底部的火山和地震也相当可怕,数据统计显示,全球大约85%的火山和80%的地震集中在太平洋,是全球地震和火山最活跃的区域。

之所以该地如此活跃,主要原因在于它的板块边缘地带广阔,导致地面和地下运动频繁。

而地下运动频繁会造成岩浆的不断运动,导致活火山能量不断累积,最终喷发或者地震。

即使是海底火山喷发也会带来大量的有害物质和其他危害,包括大量的火山灰和火山物质等等。

不过,对于很多食物链底端的生物来说,火山喷发也会带来诸多营养物质,对于这类生物有巨大好处。

和火山的形成类似,在海底还会形成炽热的喷泉,有的喷泉温度较低,仅有20℃左右,有的喷泉温度高,可以达到400℃,瞬间将靠近的生物煮熟。

如果说你在潜入海底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冒着白气或者黑烟的不明存在,一定要远离它。

最后,太平洋的地下地形地貌相当复杂,水下存在大量的火山锥、盆地、海沟等地形。

如果不慎迷失在巨大的海沟当中,在漆黑的海底很难第一时间找到出口,直到氧气耗尽。

当然,比起神秘又可怕的太平洋海底,它对于人类来说,好处大于坏处。

海洋是全人类的财富,每个人都有保护它的义务!

参考资料:

【1】夏之秋.太平洋是怎样形成的[J].中国地质学会科普委员会. 1993年04期

【2】曾昭璇 天郁文 刘南威. 美丽富饶的南海诸岛[M]. 1981 第22页

【3】蔡周荣,夏斌,王冉,吕宝凤. 关于底侵作用和拆沉作用在南海中的指示意义.《CNKI》,2007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