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华裔终身教授林晓东:没有一所美国大学开设这门课程

论史近现代 2024-12-12 00:14:45

林晓东,中国河南大学本科毕业,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全美排名100)硕士、美国普渡大学(全美排名37)博士,曾任职美国范德堡大学教育学院(全美教育类排名第一)教授,现任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全美教育类排名第五)终身教授,耐挫创新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正文】

常常有人问我,像你这样一个从未在一流学府(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怎么在美国顶尖大学做终身教授的?

甚至有人猜测我一定是认识某位国会议员或者与教育部部长有私交,所以才得到提携。

可是,我真不曾遇到过这样的贵人。

其实,在美国就算认识总统也不能确保职业生涯一帆风顺,因为连他自己也得面对4年或8年后“下岗”的局面。

在这个崇尚世界名校的时代,中国的家长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孩子考高分、上名校。事实上,很多父母忽略了一点——

对孩子而言,考高分充其量只能反映学生在某个方面的能力,还有许许多多的能力,其重要性远远超过考试能力。

每人都要有一个“交际文化圈”

我今天的一点点成绩完全得益于以下5点技能和能力:

1、在某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我目前专注于认知、跨文化交流和教育技术的研究,这些是我的兴趣所在。

2、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每天我都要和同事、学生就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沟通,如何准确清楚地、有条有理地将自己的观点传达给对方,是非常关键的。

3、打造健康稳固的社交网络的能力

我要与不同领域、不同国家的同行一起探讨并撰写学术文章,要和国际型出版社商谈出版事宜,要申请不同性质的基金项目,要和商界人士交流寻找合作的机会。以上种种,都要求我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稳固的社交网络,从而支持已有的工作。而这一点,又是以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为基础的。

4、在多重压力下自我调节的能力

对于在异国文化中生活工作的人来说,难免会遇到很多不习惯和挫折,这些也确实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多人会选择减少甚至逃避与异国文化的接触,我却认为,与其逃避它,不如直面它。

为此,我到美国之初,强迫自己参加各种当地人的活动,这让我迅速熟悉并理解了美国文化和美国人做事的方式。在与异国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有的压力不但得到了缓解,而且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我,重新给自己定位。

5、在多文化背景下协调关系、化解分歧的能力

当我们与来自不同背景下的同事伙伴合作时,出现误解、分歧甚至矛盾都是非常正常的。如何通过有效的沟通化解矛盾,并增进彼此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没有一所美国大学开设这门课程

仔细分析上面提到的5点,可以看出,其中有4个方面都跟在多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沟通协调能力密切相关。

这些能力为我个人在学术上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帮助我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和承认。

每当我获得学术界的认可,比如获得卡耐基学者称号、美国教育研究协会杰出研究奖的时候,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我的这些朋友打电话,分享我的喜悦并感谢他们的支持。

没有他们,我无法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没有他们,我无法认识到自己潜在的弱点和不足。更重要的是,他们让我有了勇气和自信,让我了解并有效地化解跨文化之旅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和障碍。

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乐意,谈一谈如何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公民”这一话题的原因。

很遗憾的是,没有一所美国大学开设了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课程。

培养这种能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这需要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培训。

中国的教育体系中特别缺乏类似这种社会技能的培养,知识可能会随着时间逐渐忘记,而这些社会技能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身。

中国留学生的“跨文化尴尬”

在美执教的18年时间里,我教过很多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有的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最年轻的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

从他们身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由于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带来的巨大差异。

值得注意和研究的是,他们虽然来自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甚至来自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系,受教于同一位导师拿着相差无几的学习成绩...但来美以后的经历可能存在天壤之别——

有的能够很快地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结交很多新朋友,有的却迟迟找不到接触新环境的切入点,终日孤独,只能埋头于书本;

有的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开拓一番新的天地,有的却总感觉格格不入,只能打好包袱无奈地离开。

为什么身处相似的异国环境,却有如此巨大的差异?

显然,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我从一件真实的事情说起。

有一天,从我的博士生毕业庆祝晚宴回来之后,我和我的丈夫饶有兴趣地讨论着晚上的聚会。

我丈夫是卡耐基·梅隆大学发展心理学系的资深教授,他说:“今天一共18个人,怎么只有我一个美国人呢?

而且,我是以你丈夫的身份被邀请的,而不是作为亲密朋友被邀请的。”

他紧接着又问我,是不是他会把中国朋友和美国朋友们分开举行两次聚会呢。

但据我所知,今晚出席晚宴的人几乎就是我的学生在美国的朋友圈子了。

我先生的问题使我回忆起今天宴会的另一些细节,在这些参加晚宴的人当中,只有极少数人主动过来和我的丈夫打招呼。

大部分人一直跟中国朋友们聊天。

唉,这个画面多么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学生在美国的社交现状啊。

我也曾经跟我的这位博士生讨论过跨文化交流问题。

我问他:“你看,你在美国生活5年多了,你有多少个能够交心的美国朋友?”

他说:“几乎没有。”

我又问:“那么,你邀请过多少美国朋友到家里吃饭或者喝茶?”

他还是回答几乎没有。

虽然我还没有科研数据来证明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更倾向于跟“自己人”来往,但是我个人的观察几乎印证了这种倾向性。

试想,作为留学生,你能通过这种圈内往来,成为一个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吗?怎么能具有国际视野呢?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魅力

有人不禁要问,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到底是指什么?

具有这种能力的人,能够无障碍地理解另一种文化,进而恰当而高效地与人进行沟通,并灵活地运用该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在合作中作出贡献。

对于留学生来说,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主要表现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和老师的相处中。

它并不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就足够了,而是要在深知该文化内涵的前提下,灵活地运用一系列技巧激励身边的人与你进行积极配合。这种激励别人的方式并不是要利用别人,而是努力创造一种氛围,使得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求同存异,双赢共赢。

在美国大学执教的18年里,我见过很多具有这种跨文化能力的中国留学生,也见过很多没有这种能力的中国留学生。

他们在美国成功与否泾渭分明。

我举一个成功的例子——

我曾经有一个中国学生小赵,凡与他共事过的美国教授和同学,无一例外地对他赞赏有加。

与其他留学生相比,他在知识技能方面并无过人之处,他的独到之处在于对美国文化有强烈的好奇心。

从他入学的第一天开始,他就努力让教授和同学们知道,除了知识,他更想深刻地了解身边的每个人,了解他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他的执着当然引起了美国朋友的注意,他被邀请参加了很多文化活动,比如导师的家庭聚会、同学的婚礼、读书俱乐部、周五下午茶或者品酒会等。

他后来告诉我,通过这些活动,他真正了解了美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这使他能够在日后与美国人愉快并高效地合作。

今天,他已经成为一所知名大学的终身教授。

我在美国生活将近25年了,我感觉美国总体上是一个包容和友好的国家,但有的时候并不像表面上那么友好。具体来说,美国对那些肯吃苦、有贡献的移民很友好,但也友好不到让人感觉宾至如归的程度。

你要想成功,就不能把自己当客人,而是要反客为主,积极地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而奋斗。

这种跨文化的开拓进取,正是中国学生所欠缺的。

要想在全球化的职场上谋求一席之地,我们的学生就必须好好补补课了。

11 阅读:5863
评论列表
  • 2024-12-13 12:48

    吹牛要上税才行

    苍云横渡客 回复:
    这些卖课的,哪个不是这第一那权威的。
  • 2024-12-13 13:54

    没怎么感觉到这种文科的用处,还是理工科实在。

    武寒旭 回复:
    100个臭皮匠,能顶一个马谡。聊胜于无吧。
    火焰山 回复: 武寒旭
    养这些人太亏本
  • 2024-12-13 17:56

    她说对,尤其是你想留在美国,如果你毕业就回国,就当她放屁。

  • 2024-12-13 17:55

    [滑稽笑]去了美国不就不用奋斗了吗?

  • 2024-12-14 13:04

    总是需要人作跨民族跨文化跨国籍的交流!辛苦你的付出,你付出了你的所有!

  • 2024-12-15 23:30

    没有祖国的伟大,学生凭什么去和别的国家的人平等共处?就现在,中国人真的看得起非洲人,东南亚人吗?在中国人聊世界历史的时候,美国人插的进话吗?欧洲人真的认为上周的文物比得上中国商周的文物?

  • 2024-12-15 14:13

    西方的人文科学就感觉是忽悠,但凡信了一定会倒霉

  • 2024-12-15 10:00

    16亿美金创作。

  • 2024-12-14 14:55

    文科的学科说白了都是百无一用的

    用户94xxx61 回复:
    如果仅仅是打个螺丝,文科的文化确实用处不是很大。但是如果你要做一个像模像样的应聘书或者标书什么的,你所谓的打螺丝技能还真不一定有文科的管用。
  • 2024-12-14 22:24

    这是知音文学。

  • 2024-12-16 10:16

    关系网专业

  • WMX 2
    2024-12-15 13:20

    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她已经示范了:嫁个米国佬

  • 2024-12-15 08:05

    不知所云,985都不是[得瑟]

  • 2024-12-15 20:20

    说白了就是钻营,还特么让她说成多么高大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