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收益指数取代不了上证综合指数

诗珊看商业 2024-07-18 14:31:18

上交所与中证指数要发布上证全收益指数,以此来反应上交所上市公司分红能力,指数从7月29日正式上线,该指数以2020年7月21日为基准日,以3320.89点为基点。

自有A股以来,我们就习惯看上证指数,而且逐步弱化了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衡量A股市场涨跌的标准,就是拿上证指数作为标准。但是上证指数几十年围着3000点来回死磕,经历了多次3000点保卫战,此时监管层出台一个新指数,个人认为有点转移大众注意力的意图,或者有点偷换概念的意思。

我们如何看待此时推出新的指数,个人认为需要从两个层面去思考。

第一,从新指数的构成看,肯定是正儿八经的沪市上市公司,ST除外。说白了,在原有上证指数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分红,于是就出来一个新指数。既然叫上证收益指数,肯定是想通过这个指数来展现沪市上市公司分红能力、分红持续性、分红规模。在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强制上市公司分红,鼓励上市公司年内多次分红的监管规则引导下,此时出台这个上证收益指数,尤其是2023年度A股上市公司分红规模再上一个新台阶,就是一个肯定功绩的表现。

第二,亚太股市、欧美股市重要指数节节新高,A股市场没有拿得出手的指数去比,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在谷底。既然比指数不行,那就从另外一个思维角度去展现A股市场多年的变化,那么从分红角度出发,符合多方诉求。

因此,从这两方面看,也就很自然地理解监管的意图了。不过,个人对这个指数挺悲观的,而且认为这个指数发布后,可能就意味着要面临长时间的筑顶了。

为什么呢?我们看数据。

去年A股分红2.02万亿,同比增11.02%,肯定是历史最高峰了。其中,有8家分红金额均超过500亿元,30家分红金额超过100亿元,58家分红金额超过50亿元。A股上市公司分红中,中央以及地方国有企业991家,这些企业的分红合计占比就达到了八九十。从分红行业看,银行、石油、煤炭、食品饮料、非银金融分红排在前列,分别为5869亿、1641亿、1398亿、1252亿、1116亿,合计1.13万亿,食品饮料主要是茅台贡献。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能看到A股的分红结构非常不合理,或者呈现头重脚轻的格局。换句话说,A股的分红大部分依赖垄断行业,而且大部分依赖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但是我们从2023年年报看,银行行业的营收、利润都出现下滑了,而且是以四大行为首,即便是茅台这样的企业,现在也面临行业角色被“颠覆”的可能。持续稳定的分红能力,肯定来自营收的增长,如果企业经营开始开倒车,即便有政策使然,也会导致分红规模逐步下行。

再有,我们的A股上市公司分红能力或者叫规模,是通过增量叠加的,也就是依靠源源不断的新的国有企业、中央企业上市后,来贡献这个分红规模的,而不是完全来自内生动力增长换来的分红增加,这与国外成熟资本市场有鲜明的反差。其实,我们的A股上市公司市值规模,也是通过这样的增量叠加方式取得的,比如上来一个中国移动,就能给A股带来超过2万亿的市值增长。因此,对于这个上证收益指数,个人不太看好,如果从对未来的展望看,个人坚定认为上证指数的空间,要远远大于上证收益指数。

最后,其实监管层想要跟美股比,我们都看得出来,人家诞生出的那种单家超10万亿人民币规模的企业,每一家企业的股息率都不高,但是人家的股票价格为什么可以一直增长呢?那就是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公司发展换来的利润,人家去回购,然后注销股份,并不是赚钱了,就无脑搞大举分红。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