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辨析——“柰”和“奈”

雪儿浏览文化 2025-01-08 03:26:50

今天来解析以下两个字形很接近的汉字“柰”和“奈”。

柰,读作nài(读音:耐),是苹果的一种,通称“柰子”;亦称“花红”、“沙果”。

甲骨文表示在神主牌前烧柴,卜问神祇。本义是祭祀中卜问吉凶。甲骨文中有“三牢柰”一词,意为用三只圈养的牛进行柰祭。后假借为柰何、苹果果等。

《说文解字》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柰,果也。从木,示声”。意思是:柰,指果子。字形采用“木”作边旁,采用“示”作声旁。

奈,读作nài(读音:耐),含义为如何,怎样。虽然这个字在现代很常用,但宋代以前的大部分字典类典籍中并未收录。直到南朝梁黄门侍郎顾野王编撰的《玉篇》中才有,并解释为“奴太切。正作柰”。

宋本《广韵》截图

宋代的《广韵》中解释“奈,如也。遇也。那也。本亦作柰”。也就是说在古代“奈”被视为“柰”的异体字。

字形演变

甲骨文的“木”、“屮”、“出”比较相近并讹混,因此古文字学家郭永秉、陈剑认为“柰”、“奈”、“祟”本为一字。比如战国竹简就用“柰”字来表示祸祟的“祟”字。

字形演变

柰,甲骨文字形,表示远行者启程前用㮏果、行李祭祀敬神,祈求路途平安。当“柰”引申出动词“处置”之后,俗体隶书用“大”(成人)代替“木”(果子)另造“奈”代替,强调面对困难时人为的主动应对。当“柰”引申的“㮏果”名词含义消失后,楷书异体字加“木字旁”(果实)另造“㮏”代替。当“奈”由“处置”引申出“压制、控制”后,繁体甲骨文加“又”(抓持、操控)另造“捺”代替,强调动作与力度的控制。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