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修心智慧,心态变了,人就顺了(深度好文)

远山妹妹 2025-01-20 01:16:54

世间纷杂繁扰,人心也总被烦恼与欲望所牵制,可圣人却总能超脱之外,应变自如,不被牵绊。为何?

王阳明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意思是,圣人的心就像明镜,清澈无杂,任何事物来了都可以照见,却不受外界纷扰和私欲所染。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所经历的坎坷,遭遇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但是,王阳明却可以一次次从磨难中走出来,成为更好的自己。最终,被称为“完人”。

王阳明,是靠什么一次次战胜自己的呢?

这其中,自然离不开王阳明的“修心”。

我们的一切行为和想法,都是由念而起,而念由心生,境由心转,其实,一切都是从心而发。

所以,你我的这一生,最应该做的事,就是“修心”。

因为,心,就像一面镜子,遇到什么,就会映照什么。生活中,我们的一个动作,一个念想,都是心的投射。

但是,心与镜子不同的是,镜子里本来无一物,不论映照出什么,都不影响它镜子的本心清净。哪怕照出狗屎,镜子也不会臭,照出鲜花,镜子也不会香。

但是,我们的心,却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就会难过,遇到压力时,就会焦虑。

所以,我们需要“修心”,让我们的心能够像镜子那样,无论映照出什么,都不会留下印记。

而我们,只需要自由取舍就好了。

如此,一切糟糕的事情,就再也影响不到我们的内心了。

那么,心应该怎么来修呢?

一、修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

秀才赶考的故事我们都听过,讲的是一个秀才去赶考,途中在旅馆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

当他把梦讲给店里的客人听的时候,客人说:“墙上种白菜不是白种吗?看来你这次要无望而归了。”

秀才一听,灰心丧气,立即收拾行囊,准备离店回家。

走到柜台,店主问他:“为何中途离开?”

秀才又把事情讲给了店主听,店主一听,说:“我看你这次有戏,墙上种白菜,那不是高种(高中)吗?”

秀才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留了下来,结果,真的中了。

由此可见,哪怕是在同一处境下,心态不同的人遇到相同的事,心境不同,结果也往往不尽相同。

就如同生活中,同样的人在面对同样的疾病时,心态乐观的人,往往比遇事悲观的人,要好得更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

就是因为心就像一面镜子,心是投影源,当投影变了,心境就会变。所以,遇事多往好处想,心态就会变好,哪怕不好的事情自然也会变。

王阳明,当年在贬谪到贵州龙场时,大山里瘴气弥漫,荒凉不堪,身边的人总是抱怨连连。但是,王阳明却能够潜心在龙场悟道,最终,成心学大家。

由此可见,乐观者往往绝处逢生,有时候,视角一转,心境完全不同。

如果,一个人过多地关注那些负面事物,就只会把一些负面情绪留在心中,就会有意无意地停留在那些消极的情绪中。

比如,你如果常常想:“生活真难。”那么,你的心里,就总有一种忧虑焦急的想法,固然会影响到你的生活。

所以,心态很重要,假如我们始终都能够拥有好的心态,我们根本不用操心我们的人生,只需凭着良知去做事,心无杂念,用心若镜,就会有好的结果。

二、自律,是最好的修心

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一个不自律的人,不可能拥有心灵的自由。

王阳明说:“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绝览看书,则且看书。”

意思是,白天做功夫,受外界干扰心中很乱,就练静坐,觉得精神疲懒,不想看书,那就偏去看书。

从这一点,我们能够看出王阳明的克己自制,修心的要点就在于自律。

人若总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做事,不分事情的好与坏,不管对自己有没有益处就去做的话,就很难做到克己。做不到克己,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心,还谈何掌握自己的人生呢?

人,本身就有强大的惰性,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就会变得十分懒散,做事拖拖拉拉,甚至得过且过。

而王阳明告诉我们,有的时候逼着自己去一些自己不愿意做,却对自己有益的事,其实就是在修心。以此来磨砺自己的心性,久而久之,这种自律行为就会变成你日常的习惯,让你轻松应对。

有的时候,你不去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你自己有多优秀。许多人的成功,其实都是被逼出来的,你要对自己够狠才行。

三、不要计较得失

王阳明说:“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

意思是,读书和写作本身并不会让人感到疲惫,真正让人感到疲惫的是对得失的计较。

一语道破,人之所以活得累的原因就是——精神内耗。而内耗,就来自于内心对得失的计较。

比如,做一件事,我们会希望做得好,而害怕做不好,在事情还没有去做时,就已经开始计较了,内耗也随之开始了,焦虑也是如此产生的。

如果,我们做一件事,一直有计较的心态,就必然会患得患失,杂念丛生,而不能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表面上看似很努力,其实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投入。细细想一想有没有道理?

比如,在小时候,我们读课文的时候,在忘我的状态下,就记得比较快。一旦注意力不集中,有了杂念,就很难记得住。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心无杂念呢?

王阳明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不计较得失,心才不会有所累。

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时刻“察觉”自己,做任何事情时,不要盲目求快,不要有争强好胜的心态,如果有了这些杂念,就要及时告诫自己,提醒自己,这并不是最好的状态,会导致你无法集中精力做事。

只有不断地通过“觉察”自己,修正自己,久而久之,我们的得失心就会慢慢消失,不会再去计较什么,这才是最好的人生状态,做事情往往会事半功倍。

有句话,说得甚好:“人生其实没什么好迷茫的,走得随意一点,潇洒一点,反正终点都是定好的,又不用怕迷路。”

初读到这句话时,觉得很幽默,细细品味后,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也很宽心。

的确,人生在世,不过区区几十年而已,何必计较得与失呢?

你我都是匆匆过客罢了,在生死面前,我们显得那么的渺小,多大的事感觉瞬间都变小了,还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人生,唯有不计较,才能拥有好心态,才是你最佳的人生状态。

4

用心若镜,不仅王阳明说过。

庄子也曾说过:“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用心若镜,映照万物而不受干扰,自然而然地应对一切,而不受伤害。如此,我们才能游刃有余的活着,而不为其所累,从容不迫,轻松面对。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不过,修行中,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

王阳明有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告诉我们,修炼自己的内心,是最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需要在事上磨,在心上练,不要求快,欲速则不达。

唯有一点点“觉察”自己,不断地修正完善自己的内心,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