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试图让父母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可换来的却是一句:我是为你好

有为奶爸育儿 2024-04-13 11:13:06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之爱是与生俱来的情感,可是不可置否的是,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却也常会把这份爱弄错了表达方式。

父母们天真地想要把孩子教育成“完美的人”,于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教育预期,他们对于孩子的需求选择性忽视。

而对于孩子而言,来自父母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压得他们喘不上气来,他们做不到完美,却也不得不在父母的“完美主义”下惴惴不安地取悦和假装。

《伯德小姐》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影中,有一个叫做克莉丝汀的女孩,她不满意母亲给她取的名字,于是便偷偷地叫自己“lady bird”,而这也就是电影名字的由来。

克莉丝汀的妈妈是一位精神科的护士,她性格强势,虽然疼爱女儿,但是母女俩的冲突却随着女儿逐渐长大而愈演愈烈。

克莉丝汀迫切地想要去东海岸上大学,但是母亲却希望她能顺利就读更便宜的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大学。

母女俩争吵激烈时,情绪激动的克莉丝汀不惜跳下车来向母亲示威。后来,克莉丝汀在父亲的帮助下成功申请了贷款,去到了向往的大学,而母亲却因为这件事心存芥蒂。

母亲指责克莉丝汀不顾父母的压力,不懂得关心家人,眼睛里只看到自己。

电影中,母女俩甚至会因为一条裙子而发生争吵,母亲不停地挑剔和指责让克莉丝汀内心很受伤。

终于她忍不住向妈妈问道,“你真的爱我吗?”母亲回答说,“当然。”克莉丝汀心急地继续追问,“那你喜欢我吗?”母亲则回答说,“我是为你好,我只是希望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听到母亲这样说后,克莉丝汀无奈地回应道,“那么,如果这已经是最好的我了呢?”幸运的是,在影片的最后,克莉丝汀和母亲达成了和解,两个人对于对方的处境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可是事实上,在生活中像克莉丝汀母亲一样的父母不在少数,他们固执地抱着自己的教育初衷,不愿意承认孩子身上的“差强人意”。

为什么父母害怕承认孩子的不完美?

在大部分父母眼中,孩子是他们生活希望的寄托,所以相较于自己的失败,他们更加看不得孩子的失败。

父母看待孩子的眼神是带有滤镜的,他们不愿意相信孩子身上存在丝毫的不完美。于是当孩子的成长与父母想象中的样子“偏离”时,父母很容易陷入恐慌之中,于是他们变得挑剔、情绪激动,甚至暴躁异常。

追根究底,父母看不得孩子做得不完美,或者说是看不得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心理预期行事,这不过是大人内心的掌控欲在作祟。

当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预定轨道发展时,父母会觉得这是家庭教育的失控。为了扭转局势,父母往往会选择加大掌控的力度,而非正视孩子身上的不完美之处以及自身的教育不足。

坑娃也连累了父母自己

抱着完美主义的父母特别容易焦虑,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孩子的“不听话”,即便孩子是对的,“不听话”也会成为他们的“原罪”。

显然,抱着完美主义的父母是无法和孩子保持情感上的亲近以及心意上的互通的。父母抓得越紧,孩子就越觉得压抑,亲子间争吵不断,亲子关系裂痕越明显。

当大人试图用成人的道德标准以及心智成熟度来衡量评判孩子的行为和思想时,这势必会造成亲子误解的频发。

作为成年人的大人不能够对年幼的孩子报以同理心,他们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来迁就大人的想法观念呢?这样的教育理念只会让父母的教育不得其法,倍感纠结和困扰。

而对孩子来说,得不到父母理解的成长是孤独且没有安全感的,父母的固执让孩子不断地怀疑自我的存在价值以及自身真正的能力水平。

从接受孩子身上的“不完美”开始

首先,允许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适当犯错。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不管他是3岁,还是13岁,每个年龄段都有着孩子们需要面对的困难和挑战。

如果父母们看不得孩子犯错,甚至于说剥夺他们犯错的权利,那这无异于是不切实际的奢望。

Tips:允许孩子的犯错的试错教育,有些时候更能够彰显父母教育的大格局。

其次,对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抱有合理预期。

承认孩子资质平庸对于部分家长来说是一件难事,即便他们深知自己也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

其实,在为人父母后,大人们更加要放平心态,保持平和,秉持着合理预期地看待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这样才能够有机会真正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最后,不把孩子的人生当成自己人生的复刻。

每个独立个体都有选择人生的权利,而孩子自然也是独立个体无疑,尤其是在他们有了独立的自我意识以后,这种选择权需求就显得更为迫切。

结语:

父母的“为你好”有些时候是掌控欲的幌子,作为成年人,父母要比孩子更加拎得清。承认孩子的不完美以及自身教育的不完美,这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这其实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