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军事冲突,由于俄军系主动由多方骤然发动攻势,因此许多媒体都将其所采取之军事作为称为“闪电战”;在冲突的初期,由于诸多媒体报道都是用该名词,因此让许多军事观察家当时都认为俄罗斯机甲部队将会在短期内,以犁庭扫穴态势迅速搞定战局,但此项评估很快就与现实发展产生落差,更让各方认识到其实俄罗斯在攻势行动准备上,并不如各方想象的那般充分完整。
在军事上多半军事评论者都将闪电战归诸于纳粹德国时期,德意志国防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入侵波兰、法国与苏联所使用的地面部队战术,但若认真追溯此等作战模式的根源,就会赫然发现——其实闪电战是源自于媒体报道时所采用的描述词语!德意志国防军本身其实根本就没有任何军事准则与各方所认知的闪电战有所关联。
那针对闪电战的迷思与真相究竟为何?
不可讳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数年,当纳粹德国掌握政权开始重整军备后,德意志国防军开始依据其军备发展现状,运用可提供密集火力支援的空中武力,以搭配机甲部队。那时的德国开始思考如何调整传统的运动战或机动作战地面战术,并借由迅速突穿敌方防线,避免直接攻击敌方的坚强的防守阵,以便采取口袋战术,围捕、歼灭遭到其各自围困的敌方兵力。
尽管德国军事精英确实专门探讨过这样的作战思维模式,但德意志国防军从未将此等作战理念发展成为军事准则或是标准化的作战构想;
闪电战的进行方式,其实仍是普鲁士陆军一向推崇的“两翼包抄——包围歼灭战”模式,只是部队换上了装甲师/ 机械化部队而已,所以德军内部对此并没有列成正式的军事术语。
同时多位德国将领也在许多不同时机明确否认德军有此作战思想,甚至希特勒本人也痛斥闪电战为“彻头彻尾的愚蠢字词”,并且希特勒还说过:“绝不将其定位成德国军事准则用语。”
不过由于西方媒体,特别是美国时代杂志在1939年9月以“闪电战”来描述德军那势如破竹的攻势,以及其辉煌战果后,再经过各方转述,更是让德军将领无法将此说清楚讲明白,所以才产生日后对于闪电战所产生的各项迷思。
不过也由于当时在战场上实际运用时,多项用兵模式与过程相当巧合,尽管多位德国名将认为许多日后被人所归纳而成的闪电战特性,其实都是当时应对战场状况,运用作战序列下使用各项不同兵力,所自然发展的创意,他们的指挥完全是依据战场态势合理反应所致,并非依据事先规划所制的定作战准则……但,由于巧合太多,他们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当成一个美丽的误会,让世人一直误会下去。
二战德军闪电战胜利的关键,在于无线电的运用令德军在协调及空军支援、敌情掌握上都远优于对手。
下图为德军坦克内的无线电机(左),以及以一号坦克改装而成的一号指挥车(右),是德军第一台指挥以及无线电通讯专用装甲车辆,装备在团、营及连部上。车外的支架其实是无线电天线。
2005年历史学者卡尔-海因茨•弗里泽尔经过研究,归结闪电战其实是德军各级指挥官根据传统军事准则,以最妥善的方式运用当时最新科技,发挥出作战优势而得;换言之就是“在最适当时间节点,在最适当地点,运用最适当兵力”所取得胜利。
正因为此种作战模式确实是奠基于德军传统运动战准则,因此•弗里泽尔认为德军名将古德里安在运用机动装甲兵力组合与队形时,在野战战略层次上,现代运动战与闪电战两者确实是可以相互转换应对的用语。
尽管军事理论界对于德军闪电战有所错误理解,确实是歪打正着;不过经过后人研究归纳,倒也系统地总结出了数个阶段与步骤,将其基本理念诠释清楚:
在二次大战初期,德军闪电战基本上包括集结、展开、突破、突穿、击虚与钻隙,以及席卷等数个不同阶段;并且适当运用装甲坦克、机械化步兵、摩托化步兵、机动突击炮车、后方阵地远程火炮,结合俯冲轰炸机以及密集支援攻击机,顺利完成此等经典性公式行动。
闪电战的精粹,除了空军支援及无线电外,还有随时支援坦克的机械化步兵(以半履带运兵车代步),以及可随部队快速推进及射击的自走炮,让装甲师推进时能得到全方位支援。
不过随着整个军事工艺与科技逐渐发展变化,当年德意志国防军所展现出的作战样态,也随着旋翼机可提供火力密集支援,更可支持空中骑兵透过迅速的机动,运用超越攻击完成垂直包围,再加上运用旋翼机运输油料,让机甲部队在向前突破推进时,不论从火力支援、策应作战亦或是后勤保障上,皆能获得更大支援能量,因此让传统闪电战思维获得更充分完整的可行方案。
现代地面作战指挥系统,能更有效地协调部队进行,包括闪击在内的各种战役动作,下图为进行地面目标指示,以及协调地面行动为主的E-8联星指挥机,除了可以指挥地面行动及标示敌踪外,还可以监听敌方通讯或指挥中枢,并进行打击工作。
此外电子通信与情报收集技术,让现代化作战指挥管制更加严密,透过精准明确的战场管理,让部队运动管制与火力协调更为效率。此外就战斗工兵配合机甲部队实施战场机动,克服天然地形障碍或是敌方所架设障碍物的作业能量,也随着科技研发与军事工艺发展获得提升;机动补给单位也能够随着部队向前推进,战场交通管制也随着整体性指挥系统与分享共同作战图像有所改善,所有在军事硬体系统装备革新进步,其实都会让闪电战思维随之变化。
以直升机群/ 陆航直升机旅(团)运兵进行短中程突击,预先夺取交通节点,更有利于突进中部队的进攻速度,这比二战时的伞兵更具灵活性,且兵力集中更为方便迅速,甚至运兵直升机及伴随的攻击直升机可立即投入支援攻击行列。下图为我军最新式中重型运输直升机直8L,除传动架构承继自直8,但已经是全新型号的直升机了。
最后还是要提醒,尽管闪电战并非源于严格明确的德意志国防军准则教令,但确实是通过德国军官团的实战经验,加以适当组合才归纳出来的高度共识。
由此可知军队上下能够统一军事思维,屏除不同兵科与军种间的本位主义,使其能够找到适当定位发挥本身兵力特性,让作战全程从计划作为到实际在战场上贯彻落实,能够如臂使指将是多么重要。
德意志国防军在各个不同战场都能展现出闪电战的攻势行动样态,就好像系出同门的不同乐团,能够在不具共同乐理的指导下,谱出极度神似的乐章,在不同演出舞台上,顺利唱出高度类的乐曲,靠得是所有参与其事者,在乐理上都能够沟通观念建立共识。
二战到了中期,德军基本已失去装甲优势,为了在战役范围内实现更佳的机动防御/ 反突破,便往往在战役开始前临时组织起由不同兵种自由组合而成的旅/ 团级战斗群,以达成战役中的快速进攻、机动防御等任务。这些团级多兵种战斗群由于只是临时组成,往往以指挥官命名其战斗群,例如1944年阿登会战中德国党卫队第一装甲师分拆成的派佩尔战斗群。
最后还是要提醒,闪电战不仅是在攻势行动上进展神速,但若从先头机甲部队与后续攻击梯队运动轨迹上观察,其实是依据作战轴线为运动参考线,不断曲折迅速迂回向前推进,避免攻击敌方据点或是阵地,或是在特定战略要点或是特定地域陷入缠斗。
因此其所形成的曲折运动轨迹,其实就很像闪电在天际所划下痕迹,所以是否能将攻势行动判定为闪电战,不仅要从其向前推进之速度与步调观察,更要对比其运动轨迹,从其轨迹判断,是否因为避免攻坚陷入城镇攻防长期缠斗,而呈现出的闪电轨迹。
需要知道的是,乌军似乎一开始就放弃机动,宁愿窝在城镇内坚守,并只以小股部队进行伏击。虽然对俄军补给造成很大困扰,但也等于放弃机动,加上在乌东地区没有空优的情况下,其实补给也难以为继。由现在的各方资料得知,东乌前线的乌军很多时都放弃大量军事装备,甚至连西方供应的反坦克导弹都大量投弃,而那些放弃的重装备更多,例如下图中乌军的T-72及T-64BV型坦克。
回过头来检视俄乌冲突,由于乌克兰并未设定完整联结的防御战线,仅将兵力集中在特定城市周边,借由周边地形地貌与民居作为防御支撑要项,甚至连野战防御工事都不完整,因此俄军所发动的攻势行动中,根本就未曾实施过防线突破,机甲部队都是沿着道路机动前进,直接向各个乌军地面部队所驻守城镇发动攻击,因此将其称为闪电战,实在是完全不符合其基本定义,媒体是否滥用此项用语,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完)
战术发挥的效果好坏有很多因素,武器装备,射程远近,天气地理,后勤补给等等。当然不否定个别天纵之资的军事天才以战养战,横扫千军的个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