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连续几天的大雨。”在川中方言里,但凡在一个星期以上的绵阴雨,都习惯性的称之为霖(读音为“赁”)雨。但是这种上世纪在巴蜀常见,能称之为“霖雨”的气象条件,在二十一世纪已不知不觉地离我们远去。
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气象学上称之为华西秋雨的霖雨,或早或晚,或短或长;短则十天半月,长则从初秋,断断续续下到过春节。
在巴蜀民间,对华西秋雨有一种更贴切的称呼:烂白露。大概的意思是,在某个时段的白露节下了雨,就烂了白露。这个“烂”字,非常形象,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上,天上一下雨,地上的道路就泥泞难行,即路“烂”了。有的说法是,烂了白露要下一百天的雨,明显的是有些附会。比较有依据的说法是,烂了白露,路一开始发白,又会连着下雨,这很符合华西秋雨的特征。
印象极深的一次是,七十年初请探亲假回家,洗了一件衬衣,晾在屋檐下,近半个月的假期耍满,衬衣都还没有干透。农作物如水稻、棉花等的采收晾晒,成为大问题,收不起来,甚至霉变也不罕见,让人无可奈何。
今年的雨水明显较往年多,夏季已露出端倪,在秋季的高温和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有所收敛。立冬前后,华西秋雨再无拘束,洋洋洒洒,隔三岔五地来一场。雨量不大,但也不小;关键的是,它淅淅沥沥,昼夜不停,十天半月,也难放晴。
今天这场雨,从十一月二日下起,已十天有余,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霖雨。看来今冬的雨雪,大有向历史靠拢的趋势。莫非又是一个气侯现象轮回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