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犀角杯倒入毒酒就滋滋冒泡?探秘

李傕谈文化 2024-10-24 10:08:52

在宋朝时期,犀角成为了一种备受追捧的珍贵材料,特别是在制作杯盏方面,简直引领了一股潮流。当时的人们不仅欣赏犀角的独特美感,还赋予了它许多神秘的传说。

有个传说特别有意思,说犀角杯有着神奇的验毒功能。一旦装了有毒的液体,它就会泛起白沫,仿佛在提醒人们要小心。其实,这背后的科学原理并不复杂。那时候的毒药多含有重金属成分,而犀角主要由角蛋白构成。当这两者相遇时,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形成气泡。

除了这个传说,犀角在宋朝还因其药用价值和辟邪的象征意义而备受推崇。大家都说犀角能辟邪、镇凶、保平安,因此被视为“物之珍”、“国之宝”。道教更是将其列为“八宝”之一,足见其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

为了满足对犀角的需求,大量的亚洲犀角被运往中国。然而,亚洲犀角的数量有限,很快就供不应求。于是,非洲犀角也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虽然非洲犀角的药效不如亚洲犀角,但因其外观相似,仍然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犀角制品的保存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由于犀角不易保存,出土的文物中很少见到犀角制品。因此,我们现在只能通过文字记载和壁画来想象那些雅致简约的犀角杯了。

到了清朝早期,犀角雕刻仍然保持着明朝的风格。但到了乾隆年间,社会风气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华丽繁复的风格。犀角雕刻也跟着潮流走,变得越来越复杂,匠气十足。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开始关注生计和健康问题。犀角逐渐从观赏品变成了药材。在战争和文革期间,犀角雕刻更是被视为艺术品之外的物品,只被当作药材来使用。许多珍贵的明清犀角雕刻因此流失到了国外或被当作药材研磨成粉。

现在,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为那些流失的犀角制品感到惋惜。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值得一提的是,犀角虽然外观各异,但内在结构却惊人地相似。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纹路粗细有所不同,但整体结构却如出一辙。而且,它们的气味也相似,只是浓淡有所差异。明清时期的亚洲犀角杯,至今仍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牛黄焦香味;而非洲犀角杯的气味则相对较弱,几乎难以察觉。

下面欣赏一些作者漠草自己收藏的一些老料犀角。

本文和角雕图片由作者漠草原创提供,关于老角雕更多秘密,欢迎到评论区与作者讨论!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