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疑难杂症或慢性病中去寻找和鉴别厥阴病?

点点健见 2024-10-31 12:54:52

厥阴病作为张仲景《伤寒论》六经病之一,是外感寒邪入侵人体由表入里,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也是阴尽阳生之经,出现寒热并现、厥热往复,病症复杂多变的一类病证。自有《伤寒论》以来,争议颇多,民国医家陆渊雷更是将厥阴病篇定义为“千古疑案”,胡希恕先生认为六经来自八纲,冯世纶教授认为厥阴病是半表半里的阴证,说明厥阴病证多,临床表现复杂,临证时我们该如何辨得厥阴病?

先看看厥阴病主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一、病程长、病证复杂。

单从主纲中很难看出病程长,而我们可从六经辨证中能看到,厥阴病为最里,也是六经病的最后阶段,说明厥阴病是经过长期治疗不愈由传经发展而来,当然也有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这也是人体多在久病体虚(正气亏衰)下发生,总之,厥阴病绝不会是二三天就有的病,长的有可能达十至二十年,所以又叫疑难杂症或慢性病。

二、稳定之症(寒热并现、阴阳俱虚)。

“消渴…心中疼热”这都是上热的表现,当然应不限于此,比如消渴有时不一定会发生,但类似的上热的口干、口渴、口腔溃疡、上火等。下寒的表现如“下利利上止”,看作为长期慢性腹泻,或者手脚冰冷等都是下寒的表现,常见于膝盖以下,同时有上热又有下寒。所以医圣在厥阴病主方乌梅丸(乌梅、川椒、细辛、黄连、黄柏、附子、干姜、桂桂、人参、当归)中使用清上温下的药(清上:黄连、黄柏;温下: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细辛)。

“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说明脾胃虚弱,加上厥阴病久病,久病必虚,即说厥阴病有中阳虚衰表现,医圣在乌梅丸中加入加入川椒、干姜、人参,成为大建中汤方的核心,再加入当归(补阴又补阳),共构成补气、补阳、补血、补阴,以温中补虚,调和阴阳,护脾健胃,固本强基。

三、变化之症(阴尽阳生,厥热往复)。

症状时刻变化,即一时是寒象,一时又见热象,或又寒热并见。还有一特点是症状一旦发生,自己感觉很严重,而一停止又如常人,或按照发病病位检查没发现异常,如“气上撞心”“食则吐蛔”等,这也是厥阴病最为关键之症。

在“食则吐蛔”这句中,注意的是,这里说的吐蛔,不仅仅单纯理解为吐“蛔”,还应该理解为蛔虫上撞时的症状表现。比如胆道蛔虫发作时的典型特征为突然阵发性上腹部“钻顶性疼痛”,痛时可伴频繁恶心呕吐或吐蛔,而蛔虫不动时,可能又如常人。

然而在一些疾病中,有同样发作的症状,却不见吐蛔,如心脏神经官能征、神经官能征、奔豚气等都可能会有一些类似“气上撞心”、恶心或呕吐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变化看似发生在心和胃,除了真有蛔虫外,其它都未能找到异常。说明这些并非仅指蛔虫作怪,还有可能其它原因存在,而这个原因就是肝气(风),是肝气上撞的结果,也是“气上撞心”这感觉。厥阴正值阴尽阳生之时,加上肝风易动,就容易发生变症,还包括厥热往复或寒热往复等变症现象。

这里说明一下,为什么肝气(风)会上撞呢?

1.寒凝肝经:在厥阴阳气损伤严重,无法抵抗寒邪,厥阴经受寒邪侵袭,导致肝气郁滞,郁极而发,向上冲逆。

2.阴阳亏虚:长期受到寒邪侵袭,阴阳失衡,厥阴病处于阴阳交替、转化的关键阶段,一时阴多寒胜,一时又阳多热胜,出现阴阳胜复,致使肝风动摇,出现上冲之象。

3.正气不足,无力制约肝气,使得肝气易于亢逆上冲。

4.情志刺激:如愤怒、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肝气的疏泄,导致肝气上冲。

5.气血不畅:厥阴病因久病必虚,造成气血不足,使气血运行紊乱,肝经气血瘀滞,肝气不得舒畅,从而上冲。这些也可能就是引起厥阴病及长期难愈的原因。

厥阴病主方之乌梅丸中的乌梅被重用为君药,不但能安蛔止痛,又能敛肝熄风、和胃降气、收涩止利,有标本同治之效。

四、厥证。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这里“厥”有极或尽的意思,即在症变中,阴阳或寒热在极变时出现的厥的现象,包括蛔厥、寒厥、热厥、气厥、痰厥、昏厥等,症状包括手足厥冷、不醒不事和虚汗淋漓等。发生厥证多为病情较重。所以医圣在乌梅丸中使用了《四逆汤》主药(附子、干姜),以回阳救逆。

五、脉象和舌象。

脉象多表现为弱脉,即沉细,脉搏触及较深,且弱细无力。厥阴病患者的舌苔通常呈淡白色,有时还可能伴有舌体胖嫩,有时舌苔为薄黄。

总之,在上述五项中,只要符合有二条就可以判定为厥阴病。然而,在辨识厥阴病时,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才能准确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最后提醒,以上辨证为个人观点,仅作参考和学习,不作推荐。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