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的时候,在图书馆很爱看《小灵通漫游未来》和《十万个为什么》,都是80年代“科学春天”里的出版物,编文优美,句子生动有趣;而且每页多配有漂亮的儿童画,读来毫不疲倦。
1978年首次出版图书
作者是叶永烈,1961年他还在北大化学系读书,具备文学与科学双重才能的他,写成了《小灵通奇遇记》,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有识之士眼中未来生活的模样,60年前天马行空的幻想,如今竟然有许多已经实现!
图书书影-小灵通的模样
主要内容:有个可爱机灵的记者叫小灵通,他误打误撞坐上气垫船进入了未来市,跟着小虎子、小燕兄妹,游览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未来科学发明。全篇洋溢着那时候的科幻小说的特色——乐观主义,积极向上。
这本书在1978年正式出版,更名为《小灵通漫游未来》,印量300多万,读者排长队购买。
1980年,各出版社遍地开花,纷纷出品了同题材连环画。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辽宁美术的版本,因为绘者杜建国也为图书版配图,画风很一致,与他搭档的是著名儿童画高手毛用坤。
辽宁版连环画,杜建国、毛用坤绘画
这对“毛肚”儿童画的无敌组合,曾创作不少作品,征服了当年无数的小读者。这本连环画借由叶永烈的文学性,在艺术性上将故事推上了新的高度与热度。本文选用的插图也基本都是连环画中的。
辽宁版绘画原稿
其他出版社同题材连环画也不少,选取主流的4部封面欣赏,小灵通的形象塑造都不如“毛肚”版:
安徽版连环画
江西版连环画
陕西版连环画
上海版连环画
让我们看看故事里有哪些有趣的未来发明吧:
一梦穿越到了未来市
1.通讯工具:微型半导体电话机与可视化手表
小虎子掏出了口袋里的宝贝,它有个很酷的名字:“微型半导体电视电话机”,很像现在我们寸步不离的智能手机了。
这一项,现代已完美实现了。60年代对于软件与人工智能的应用,还单纯停留在机器人身上,没有想过万物智联的概念,所以“半导体电视电话机”只有远程视频与通话功能。
可视化手表:在机械表横行的60年代,数字石英表才刚诞生没几年,也是特别前沿新鲜的玩意儿。叶永烈当时万万没想到现在的苹果iwatch强大如斯。
2.交通出行:原子能气垫船、水滴飘行车、交通监控电视
这艘带着小灵通去往未来式的气垫船,使用了钛金属材料,由香皂大小的原子能提供动力。现代钛金属已经作为海洋金属被舰船广泛应用,但原子能仅用于核潜艇,无法广泛民用。
水滴飘行车
水滴飘行车:作为未来市的外形像水滴光滑(刘慈欣创作《三体》水滴时也许是借鉴了这里的设计),内部操作台像是游乐场的碰碰车,没有轮子,靠喷气来漂浮与移动,还带有自动壁撞功能。这样的车如果发明出来,驾校是要关门了。由于反重力可以越过前面车子,交通拥堵问题也直接解决了。
这样的车子现在最多只在实验室与顶级富豪的玩具中能看到,要想广泛应用并安全可靠还很遥远。我发现有的技术可以循序渐进发展,有的技术其实已经到了瓶颈。我们从智能手机能看到超幻想的技术飞跃,而汽车工业其实还在原有的技术老路上缓慢前行,未跳出窠臼。
机器人会管理交通,用照相机拍摄,这一点现在已经完全实现,就是我们俗称的电子警察了。
3.饭桌上的食物:人造米、肉、蛋,萝瓜
在未来市的餐桌上,人们很不幸地只能吃人造出来的东西,肉蛋米都是人造的,天然食物反而成为奢侈品了,这倒有点像现代对有机食品的热捧。
萝卜和黄瓜长在一起,收获后直接放一起炒着吃,反季节跨种嫁接技术现在还没这么先进。其他人造食品,目前已完全实现,酱蛋要做成恐龙蛋那样大都没问题。
4.娱乐:坐车看电影
去电影院不需要考虑停车问题了,反正就直接停在环幕立体电影前,这样电影院成本省了很多。这个脑洞现在并没有成真,毕竟飘行车的技术都没实现呢。
3D-6D的全沉浸式电影,现在都已实现,包括座椅震动,喷水,吹风,都没有啥技术门槛的,而流行的VR技术其实并没有完美地实现科幻理想,因为小灵通他们是裸眼欣赏,我们还得戴笨重的眼镜。
5.医学技术:器官移植,助听器与隐形眼镜
这些是老年人的福音,小虎子的老爷爷(曾祖父)还很健康,甚至高祖父也还活着,都得益于器官移植技术的普及,老爷爷的心肝肺都已经换过了。
我想,这人体就像忒休斯之船一样,从哪一天开始他就已经不是原来的他了?
这些医学技术,现在也是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器官移植要做到那样完美匹配,延寿到近200岁,也万万做不到,而且长寿会有大量伦理问题。
6.人工智能应用:万能的机器人
机器人铁蛋相当于小虎子家里的叮当猫,他会下棋、会做饭、会提醒睡觉,书中的机器人是智能的集大成者,现代社会似乎将智能的中枢放在了手机上。
智能翻译:未来市居民出国可以带上机器人翻译,现代智能手机的有道翻译官也能解决。
如今机器人可以做饭,下棋,也会简单和主人聊天,基本实现了。
7.学生福音:白昼电影、周游世界学习与写话机
看投屏电影学习,这一点近年来各学校都已普及。
坐原子能飞机亲身去世界各地实地考察,半小时能到法国。这个现代人就只能羡慕了,毕竟环游世界是多少人可望不可即的梦想,在未来市已经是标配了。
写话机应该是学生、参会者与记者都喜欢的东西。随着语音识别算法的优化,如今科大讯飞已基本实现了这个能力,无非是识别的语言种类和精度还有待完善。
触屏交互智能图书馆,现已实现。
8.农业工业化
小虎子他爸妈带着小灵通参观农厂,在这里农作物的基因密码已被破解,可以像工业品一样被大批量生产出来,人造蛋白,激素催大的西瓜,如今也并不新鲜了。
会想到用石油里的石蜡造蛋白质,是因为当时食物比石油更珍贵,这样的脑洞现在回看也很有趣。
这样比人大的鲤鱼精,我是没见过,对于动物尺寸改造,现代基因技术能做的还有限。
9.其他超现代科幻技术:去污油、太阳灯、协商天气、单体时空火箭
去污油可以省去一大半的家务时间了,至今没有发明出来。
太阳灯是人造卫星能放出超高功率光,目前看实用性不大 ,没有技术爆炸短期无法实现的。
天气协商委员会,在人类掌握天气以后,何时何地天晴或下雨,只需要各部门协商决定。
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科普了无数青少年,激励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与未来的信心的。书中设下一系列神预言在60年代纷纷实现,有人怀疑他是穿越者。
甚至小灵通这个IP也被UT斯达康公司拿去用作了无线市话产品,也曾风靡一时。
小灵通市话机
后来叶永烈还陆续写了《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再游和三游时交通工具变成了五用车与七用车。这两本的文笔与想象力依然矫健,但影响力就不如第一部了。我一直好奇为什么这个题材不能制作成优质动画呢?
依然是“毛肚”组合绘画的连环画
叶永烈先生去年已永远离开了我们。
可是那些被他文学滋养的青少年早已成长起来,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为中国早日实现“未来市梦想”而努力。
叶永烈先生与小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