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杀掉孙嘉诚之后,雍正开始布局,解除他西北兵权,让岳钟琪代替之。从那之后,已经在雍正面前失势的年羹尧与百官的推澜助波之下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军门。这不是年羹尧想要的,他最初的想法是有一天能够东山再起。
所以,蒙古王公送给他的美女们,他让自己最贴心的家臣偷偷带走。如果他不能东山再起,这些人的后半生就由自己的家臣来照顾,如果有一天他能够东山再起,家臣再带着这些美女回来找他。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么回事儿,年羹尧仗着过去曾经立下的汗马功劳依然飞扬跋扈,守城门的时候也要穿着自己的黄马褂。与此同时,朝中的大臣们纷纷上书弹劾,希望能够杀掉年羹尧。话虽如此,雍正和年羹尧两个人之间毕竟是数10年的交情,他也是雍正一手给提拔起来的,在雍正继位之初,年羹尧在西北地区平叛成功也帮助他坐稳了皇帝的位置,所以雍正一直念及旧情,虽然生气却没有产生杀心。
正是年羹尧一步一步的作死,让雍正在朝中众大臣的压力下,决定把年羹尧给杀掉。那么,既然年羹尧在被贬之后有东山再起的想法,雍正念及旧情迟迟不忍心杀痛下杀手,年羹尧在过去一路升迁也少不了对雍正卑躬屈膝极力讨好,甚至还将自己的妹妹安排到邬思道身边照顾,用年羹尧的话来说,既然他是主子的老师那也是自己的半个主子。说起来,年羹尧也算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再装一回孙子没准能让雍正回心转意呢?不是挺好的吗?怎么非要逆天而行呢?其实,年羹尧走到这一步,更多的还是来自外界对他的压力。年羹尧在平定西北叛乱之后位极人臣,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回京雍正都要亲自对他接风洗尘。再加上平定叛乱期间杀伐决断,这一切引起了朝中和地方大员们对他的不满。正如孙嘉诚所说,西北叛乱还没有平定的时候,大家还能忍着他,既然西北叛乱已经平定,年羹尧没那么重要了,就到了大家伙儿参他的时候。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虽然雍正不想这么做,但是朝中和地方的大臣们却逼着雍正必须这么做。年羹尧立下了汗马功劳,也培养了一大批党羽,西北地区已经成了他的独立王国,在雍正面前更是少了那份应有的尊重。雍正无论是从内心还是大臣们的进言,都已经对年羹尧非常不满,如果年羹尧能够在西北帮他推行火耗归公,雍正会继续顶着大臣们的压力保他,可西北地区水泼不进,甚至把雍正安插进去的人给杀掉了,就已经彻底和年羹尧撕破脸,不得不采取行动了。这个信号让早已经对年羹尧不满的朝中的大臣们就像嗅到了鲜血的鲨鱼一样,对年羹尧发起了一波又一波地进攻。雍正所能看得到的是一封封参娘要的奏折,年羹尧看到的是当他被雍正降级之后,他周围的同僚开始痛打落水狗。年羹尧的一举一动,周围的同僚都在密切关注,希望从中找出可以参他的蛛丝马迹,就算是没有编也要编出来。皇帝不断对他降职,满朝大臣又想尽各种办法无所不用其极的去参他。在诸大臣的围攻之下,而他又不清楚雍正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信息的不对称,他不知道雍正其实还没对他起杀心,还在念及旧情,他只觉得雍正以下所有的人都似乎想置他于死地。于是,年羹尧心灰意冷了,曾经的东山再起的想法也就没了,只剩下满肚子的委屈。所以,再次被贬到杭州的时候,他穿上了黄马褂,招摇于闹市之中,向世人昭示鸟尽弓藏之意。
年羹尧根本就不知道雍正在杀与不杀他之间经历了多少煎熬,顶住了多少大臣们给他带来的压力。可见,归根结底是他失事之后和皇帝之间的联系中断,导致信息上的不对称,让他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希望,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雍正想让年自尽,奈何年求生欲很强。
狗在外面再凶,见了主人也要摇头摆尾变成哈巴狗! 年不懂这个道理!!
因为他知道雍正心狠手辣,求饶也没用,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死,也算一条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