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曹操死后,刘备若听从诸葛亮赵云劝谏,攻打曹魏会有啥结果?

半夏奇缘 2024-12-13 21:34:48

世人皆知刘备东征吴国是为替关羽报仇,却不知在这场举国之战前,蜀汉朝堂上曾上演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朝廷争论。诸葛亮、赵云等重臣极力劝阻刘备东征孙吴,建议北伐曹魏,可惜最终未能说服蜀汉君主。当年若是刘备听从了这两位肱骨之臣的建议,转而选择北伐篡汉的曹魏,历史会不会改写?为何诸葛亮、赵云会做出这样的判断?他们的考虑又是否周全?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谜团。

一、朝堂之争:诸葛、赵云的北伐主张

建安二十五年春日,成都府邸内灯火通明。关羽战死的噩耗传来后,蜀汉朝堂上一片哗然。这个消息不仅震惊了刘备,更在朝廷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诸葛亮连夜赶至相府,手持一封《劝谏书》。这位平日里运筹帷幄的军师,此时神色凝重。他在书中详细分析了当前局势:"今曹丕篡位,民心未定,正是北伐良机。若贸然东征孙吴,恐顾此失彼。"

一向少言的赵云也罕见地站了出来。这位在长坂坡上护主救少主的老将军,此刻字字铿锵:"曹丕篡汉,此乃国贼,当以讨贼为先!"

堂上众臣议论纷纷。法正认为应当稳固益州根基,黄权则主张先收复荆州失地。马超和张飞却坚决支持东征,要为关羽报仇。一时间,朝堂上形成了南北之争。

正当争论不休之际,蒋琬突然提出一个惊人之论:"曹魏新立,许多汉室旧臣尚在观望。若此时北伐,或可借'匡扶汉室'之名,号召天下义士响应。"此言一出,朝堂为之一静。

但庞统的遗徒李严却提出不同看法:"北伐虽善,然汉中、陇右一线,曹魏精锐盘踞,贸然北上恐有闪失。不若先取荆州,稳固根基。"

就在众说纷纭之际,一位老臣站了出来。此人正是从汉中之战就追随刘备的黄忠。这位年过古稀的老将缓缓道来:"末将曾与关将军并肩作战,深知荆州水军之利。今荆州一失,战船器械尽归东吴,若想北伐,先得解决这个难题。"

诸葛亮听罢,立刻补充道:"确实如此。况且北伐需经陇右,补给线过长,后勤压力极大。若不能在短期内攻下要地,恐成持久之战。"

这场争论一直持续到夜深。最终,面对众臣的不同意见,刘备始终未做表态。直到次日清晨,他才正式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谁也没想到,这场朝堂之争,竟成了蜀汉命运的转折点。而那些苦心劝谏的重臣们,也未能想到这个决定会给蜀汉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

二、曹魏的统治根基

曹丕登基称帝的那一日,洛阳城内歌舞升平,表面上一派祥和。可细心的人都注意到,城中每个街口都站着全副武装的士兵,平民百姓也都被勒令闭门不出。

这种看似矛盾的景象,恰恰反映了当时曹魏政权的真实处境。表面上,曹丕已经取得了汉献帝的"禅让",可实际上,许多老臣对这场权力更迭仍心存疑虑。

当时的曹魏朝廷,可以说是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夏侯惇、曹仁为首的宿将派,他们都是跟随曹操打天下的老臣,对曹氏家族忠心耿耿;一派是以司马懿、陈群为代表的汉室遗臣,他们虽然承认了曹丕的统治,但对这场禅让仍心存芥蒂;还有一派是以郭嘉的后人郭淮为代表的年轻派,他们倒是对新朝充满期待。

正是因为这种复杂的政治局势,曹丕不得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稳固政权。首先,他大规模提拔宿将的子弟入朝为官,以笼络军中重臣。其次,他又下令在各州郡设立"督军校尉"一职,专门监视地方军队的动向。

在军事部署上,曹丕也颇费了一番心思。他一反曹操生前的进取之势,转而采取守势。在汉中一线,他重用名将曹真,将其任命为大将军,统领十万精兵把守汉中。这支军队中,不仅有曹操时期的精锐骑兵,还有许多西域各国进贡的战马。

最值得一提的是,曹真在汉中修建了一系列堡垒,从阳平关一直延伸到陈仓道,形成了一道绵延数百里的防线。这些堡垒不仅能够阻挡蜀军的进攻,更能确保军粮和补给的运输通道。

在关中平原,曹丕又部署了另一支大军,由大将夏侯尚统领。这支军队的任务是策应汉中前线,同时也要防备西凉马腊等割据势力。

然而,曹魏最强悍的军事力量,还是驻扎在许昌和洛阳一带的中央军。这支军队由曹丕亲信张辽统领,装备精良,训练有素,随时可以驰援各地。

不过,曹魏的军事部署也有其致命弱点。由于要防备东吴水军的进攻,长江沿线的守军不得不分散布防,这就导致其他地区的兵力相对薄弱。而且,为了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朝廷每年需要耗费大量钱粮,这也给新建立的政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三、意外因素:蜀中世家的态度

世人都在关注蜀汉朝堂上的争论,却鲜有人注意到,在成都城的深宅大院里,一场场不为人知的密会正在进行。这些密会的主角,正是那些根深蒂固的蜀中世家。

要说这些蜀中世家的态度为何如此重要?还得从刘备入蜀说起。当年刘备入主益州,并非单靠武力,而是得到了许多当地世家的支持。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有"沪水侯"之称的法正家族。

可如今,这些世家的态度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成都城北的一处园林里,几位世家大族的族长正在举行一场茶会。这些人表面上在品茶赏花,实际上却在激烈地讨论着朝廷的战事。

"汉中之战时,我族出了三百精壮,如今只回来了不到一半。"一位姓王的族长叹息道。这位族长的家族在蜀中已有数百年历史,族中子弟大多以经商为业。

另一位姓霍的族长也开口了:"不光是人力的损失,光是军粮的支出就让人肉痛。去年我族的良田,收成全都补贴了军需。"

确实,自从刘备入主益州以来,这些世家就不得不承担起大量的军需物资供应。光是汉中之战期间,各大世家就提供了近十万石粮食,数千匹布帛。若是再北伐曹魏,这些世家势必要再次承担巨大的军需压力。

不仅如此,北伐还意味着要征调大量青壮年。在一份流传于各大世家之间的私密文书中,详细记载了汉中之战时的伤亡数字:光是世家子弟就损失了近千人。这些都是各个家族精心培养的嫡系子弟,若是再次投入战事,恐怕会动摇家族根基。

正因如此,当消息传出刘备可能北伐曹魏时,这些世家立刻行动起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向朝中大臣表达自己的担忧。有的甚至直接上书,以"民力疲惫"为由,婉转地表达反对之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世家还掌握着蜀中的舆论阵地。在坊间茶肆酒楼里,时常能听到一些流言:说什么"北伐必败","曹魏兵强马壮"之类的话。这些话虽然看似是百姓自发议论,实则多半出自这些世家之手。

而在朝中,一些出身世家的官员也开始活动。他们或是以地方官的身份上书,反映民间疾苦;或是以谋士的身份进言,分析北伐的种种不利。这些声音虽然不似诸葛亮、赵云等人的意见那般响亮,却如涓涓细流,同样产生着微妙的影响。

四、东吴的战略意图

建安二十五年初春,东吴建业城内,孙权正在召开一场特别的军事会议。会议的主题只有一个:如何应对关羽之死后的局势变化。

此时的东吴,已经占据了荆州大部。这场会议上,鲁肃的继任者吕蒙首先发言:"如今我军已得荆州水军战船近千艘,水军将士更是超过两万人。若蜀汉北伐曹魏,正是我军西进的大好时机。"

这番话引起了在座诸将的共鸣。当年周瑜在时,就曾提出过"先取荆州,再图巴蜀"的战略构想。如今荆州已在掌握之中,若是蜀汉主力北上,巴蜀确实可能成为囊中之物。

但诸葛瑾却提出了不同看法:"蜀汉若北伐,必然受挫。届时若我军趁机西进,恐怕会把蜀汉推向曹魏一边。不如暂时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就在这时,一份来自巴丘的军报送到了孙权手中。原来,蜀汉在川江沿岸新增了数个军寨,而且正在加紧训练水军。这个消息立即引起了东吴高层的警觉。

张昭立即分析道:"这是蜀汉在为两线作战做准备。若我军贸然西进,恐怕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确实,自周瑜病逝后,东吴的军事实力就在悄然发生变化。水军虽然仍是天下第一,但在陆战方面却渐渐显露疲态。特别是在夷陵一带的山地作战中,更是屡屡吃亏。

正因如此,孙权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一面派人联络曹魏,表示愿意共同对付蜀汉;一面却又暗中派出使者,试图与蜀汉修好。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正是东吴一贯的作风。

值得注意的是,东吴此时在长江沿线已经构筑了一道绵延数百里的防线。从江陵到夷陵,每隔三十里就设有一座军寨,每座军寨都驻扎着精锐水军,随时可以展开进攻或防守。

特别是在荆州北部,东吴更是部署了大量兵力。这些部队表面上是为了防备曹魏南下,实则也是在防范蜀汉可能的反攻。毕竟荆州之地,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更为关键的是,东吴此时已经掌握了长江中游的水运要道。通过这些水道,东吴不仅可以快速调动军队,还可以切断蜀汉的粮道。这种战略优势,使得东吴在接下来的局势中占据了主动。

五、历史的必然

建安二十五年深秋,蜀汉朝廷的兵部尚书向刘备呈上了一份详细的军力统计。这份统计显示,自汉中之战后,蜀汉的精锐部队损失过半,特别是骑兵和水军,更是元气大伤。

具体数字令人触目惊心:骁骑营从原本的五千人锐减至两千余人,水军更是只剩下原来的三分之一。这还不是最严重的,由于连年征战,蜀汉的粮草储备也已经见底。

在一次秘密军事会议上,糜竺提交了一份军需报告。报告显示,若要支撑一场大规模北伐战争,至少需要准备二十万石粮草。然而当时蜀汉各地仓廪加起来,也不过堪堪十五万石。

地理形势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成都到洛阳,要穿过崎岖的剑阁道和险峻的陈仓道。这些山路不仅难以行军,更不利于运送辎重。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每次都在这些地方耽搁了大量时间。

军事地理专家李严特地绘制了一份地形图,图上详细标注了从汉中到关中的各处险要。光是要翻越的大山就有七座,期间还要穿过三处险峻的峡谷。若是遇到下雨,这些山路很容易就会变得泥泞不堪。

更让人头疼的是补给线的问题。若从成都出发北伐,部队需要走汉中,经陈仓,到达关中。这条补给线长达千里,途中还要穿过数个易守难攻的关隘。一旦被敌军切断补给,整支军队都将陷入险境。

一份来自前线的密报更是令人警醒。报告称,曹魏在长安屯粮三十万石,集结精锐骑兵两万,随时可以展开机动作战。这支骑兵由名将夏侯渊的爱将徐晃统领,战斗力不容小觑。

而在蜀汉内部,各路将领的意见也不尽相同。赵云主张轻装简从,以奇兵制胜;马超则坚持要集中主力,一举突破。这种战术上的分歧,也影响着北伐的可能性。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气候。根据当时的记载,建安二十五年的冬天异常寒冷,连绵阴雨持续了近两个月。这种天气不仅影响行军速度,更会加剧士兵的疲惫和伤病。

就在这些复杂因素交织的时刻,东吴又派来使者,带来了一封措辞严厉的国书。信中明确表示,若蜀汉北伐,东吴将采取相应行动。这无疑给蜀汉增添了更大的压力。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