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有一种宫扇,现如今真的快要绝迹了吗,其实它活得好好的

云帘逸仙 2024-10-14 15:54:01

文|赵公子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把小小的宫扇,曾经风靡宫廷,点缀文人雅士的腕间,装点佳人美女的妆奁。

它以精美绝伦的工艺,优雅别致的形制,彰显着皇家气派,传递着诗情画意。

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这样一件集实用与审美于一身的艺术品,似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宫扇真的就此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了吗?事实并非如此。

虽然不再受到皇家的青睐,不再是文人骚客的案头之物,但宫扇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当代社会焕发着新的生机。

它或为博物馆增添一抹亮色,或为影视剧锦上添花,或为时尚界提供灵感源泉……

古代扇“绢宫扇”

千百年来,一把小小的扇子,承载了多少先人的智慧和审美?若说中国传统手工艺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那么扇子就是其中最为灵动的一页。

说起扇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你能想象吗,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扇子了。

考古发现,距今六七千年的河姆渡遗址出土过用植物叶子编织的扇子,这大概是天下第一把“蒲扇”了。

从那时起,扇子就与中国人的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汉代,扇子的种类和形制有了很大发展,先是以竹、木为骨,以羽毛为面的羽扇。

《汉书》记载,汉成帝的宠妃班婕妤“执羽扇以自障”,你看,这羽扇摇曳生姿,轻盈灵动,颇有几分撩人的味道。

再后来,绢宫扇悄然走进了历史的舞台,所谓“绢宫”,就是以丝绢为面的宫廷扇。

这种扇子起源于内廷,供帝王将相使用,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尊贵。

宋徽宗赵佶曾亲自绘制过不少扇面,传世的《枇杷山鸟图》扇面就出自他的手笔,可见这种扇子有多么受宠。

绢宫扇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堪称扇中之王,用来做扇骨的,不是名贵的象牙,就是上好的玉石。

一把绢宫扇,光是扇骨,就能达到举世无双的水准,更不要说扇面了,丝绸质地,绘以名家之作,每一幅都美轮美奂,光彩夺目。

这样一把扇子,拿在手里,不只是为了纳凉,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古人云“执扇如执圭”,意思是手握扇子,就如同手握代表大权的玉圭,由此可见其尊贵。

文人墨客题诗作赋,仕女名媛斗艳争妍,都离不开这把扇子的点缀。

北宋名臣富弼的女儿富察氏,有一回在宫中赐宴,宋仁宗一眼就相中了她手中的团扇。

再一打听,原来这扇子是当朝名扇坊的压箱底儿,宋仁宗爱不释手,当即赐给了富察氏,这件轶事,让绢宫扇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到了明清,折扇也加入了扇子家族的行列,折扇学名“腰扇”,因为可以折叠起来,佩戴在腰间,携带方便,深受文人雅士喜爱。

据说,《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外出时,总是腰间挂一把折扇,兴之所至,即可取来挥毫。

这些扇子,虽然样式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制作工艺精良,美轮美奂,每一把扇子的问世,都凝结了匠人们的巧思和心血。

他们将金银珠宝镶嵌在扇骨上,用彩绘刺绣装点扇面,还能在寸许方寸之间,雕出曼妙的人物山水。

诚如清人高士奇所言:“制扇诸家,各擅其长,总之无一不精。”也难怪乾隆皇帝会为一把折扇题诗赋词,又怎能不让文人骚客们为之倾倒?

以上内容参考自守望与传承2022年1月24日关于“宝扇持来入禁宫,本教花下动香风——苏州制扇技艺”的报道

岁月更迭,时光荏苒,曾经风靡一时的宫扇,如今已然成为博物馆里的珍品。

但是,每当看到一把古扇,我们仿佛能够穿越时空,去到那个丝竹管弦、锦衣华服的年代,感受先人们的巧思和雅兴。

这,就是中国扇文化的魅力所在。

扇子相关器物的发展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宫扇这个古老的词汇,似乎已经渐行渐远。

曾几何时,它代表着皇家至尊的身份,是文人雅士们争相追捧的时尚,可如今,又有多少人愿意在炎炎夏日,撑开一把丝绸扇,袅袅婷婷地走在街头呢?

然而,就在宫扇几近失传之时,一群人默默地站了出来,他们是宫扇制作的传承人,是这个古老技艺的守护者。

在他们的手中,宫扇不仅重获新生,更焕发出别样的光彩,走进位于苏州的宫扇作坊,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木头香和油漆味。

只见几位老匠人正专注地忙碌着,他们或挥舞着小锤,在扇骨上敲敲打打;或用着极细的毛笔,在绢面上勾勒线条。

这些传承人,大多从父辈那里接过了宫扇制作的衣钵,他们深知,宫扇不仅是一件实用品,更是一件艺术品。

每一把扇子的问世,都要经过“选料-扇骨-绢面-装裱”四道工序,少一道都不行,而且,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稍有偏差,就可能前功尽弃。

就拿绢面来说吧,上好的绢面,需要用特制的矾水浸泡,反复多次,才能达到透亮如新的效果。

而绘制在绢面上的图案,更是大有讲究,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一个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简单晕染,便呈现出一幅清丽脱俗的仕女图。

这样的扇面,放在古代,那可真是手中之宝,文人墨客们总爱在上面题上一段诗词,以抒胸臆;佳人们也喜欢把玩,或遮面含羞,或轻摇微笑。

如今,虽然题扇、把玩扇的风尚不再,但宫扇独特的艺术魅力,却丝毫不减当年。

它不仅为现代人提供了一个触摸传统文化的通道,也为影视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些展览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古代宫扇,还能一睹宫扇随配器物的风采。

什么扇套、扇盒、扇坠,一个个精巧别致,让人爱不释手,它们不只是扇子的附属品,更是皇家工艺的代表,体现着极致的美学追求。

就说扇盒吧,它是专门用来存放宫扇的,有金丝楠木雕刻的,有紫檀镶嵌螺钿的,还有黄花梨抽屉嵌玉石的……

每一个都美轮美奂,光彩夺目,打开扇盒,一股清幽的香气便沁人心脾。

这是因为,扇盒内部往往衬有香囊,用沉香、檀香等名贵香料制成,可以驱虫防潮,还能让宫扇常年飘香。

以上内容参考自青瞳视角2021年7月12日关于“近80件中国古代扇面和成扇在沈阳故宫展出”的报道

宫扇不只是一件器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生生不息,也寄托了现代传承人的匠心追求。

相信在他们的努力下,宫扇不会成为历史的陈迹,而是会以一种新的姿态,继续在时光中熠熠生辉。

团扇的发展

团扇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它虽然只是一件小小的扇子,却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艺术智慧,凝结了我们的审美追求,更记录了时代的变迁。

追溯团扇的起源,要从汉代说起,那时,宫廷中流行“便面”,就是用竹篾编成的半圆形扇面,再用丝绸覆盖。

这就是团扇的雏形,后来,扇面逐渐改用纨绢,轮廓也变成了浑圆的形状,这才有了“团如明月”的美誉。

汉代的团扇,讲究的是简洁素雅,绢面上不施粉黛,只有洁白如雪。

倘若有诗文题识,也多是清新隽永的小楷,这种朴素的美学,正与汉代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时代精神相契合。

而到了宋朝,团扇的艺术风格,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这主要得益于宋代文人审美情趣的提升,和工艺水平的精进。

宋人爱好书画,尤其推崇意境高远、笔墨简淡的小品,团扇恰恰为这种“小中见大”的艺术表达,提供了绝佳的载体。

于是,无数文人墨客,开始在团扇上挥毫泼墨,寄情山水。

苏轼、米芾、李公麟等大家,都曾为团扇题诗作画,他们或以疏朗的线条,勾勒出江南的烟雨楼台;或以简练的色块,点染出塞北的风沙驼铃。

就连在舞台上,团扇也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昆曲名伶手握团扇,袅袅婷婷,曼妙之态,尽在其中。

还有,在古典舞蹈中,团扇也是一个重要的道具。

舞者们手持团扇,或遮面,或回眸,或合扇,或开扇,每一个动作,都如诗如画,将东方女性的柔美与婉约,展现得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团扇不仅仅是一件实用品,更是一件艺术品。

它承载着诗情画意,浸润着才情风雅,可以说,团扇已经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成为了我们民族审美精神的一个缩影。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文化传人,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继承和发扬传统扇文化。

既要保留其精髓,又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让团扇不只是古玩,更成为当代雅士的品位象征;让团扇不只是女性的专属,更成为男士的风度配饰;让团扇不只是文人的玩物,更成为大众生活的点缀……

以上内容参考自2022年9月9日关于“团扇里的东方之美”的报道

唯有如此,团扇才能真正走进现代人的生活,绽放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必将在创新中不断焕发生机,在传承中历久弥新,让我们一起为之努力吧!

结语

宫扇诞生于皇家,成长于民间的传统艺术,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霜雪雨,曾一度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土壤中,它却以一种全新的姿态,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或许,我们不会再见到文人雅士们在月下品茗,以宫扇抒怀;也不会再有佳人美女们在庭院中漫步,以宫扇遮面。

但是,当我们在博物馆里驻足欣赏,当我们在影视剧中追寻古韵,当我们在时尚周上捕捉灵感,宫扇总会以它别具一格的美,悄然触动我们的心弦。

是的,宫扇从未消失,它只是以一种更加多元、更加立体的方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在传承与创新的交织中,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下,宫扇正焕发着新的青春,续写着它不朽的篇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