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言论
信心满满地参加高考,本以为会被北京大学录取,谁知接到的却是另一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父亲为什么要改她的志愿,20多年时间里,这个女孩又经历了什么呢?
高考结束之后,戴柳感受到了久违的放松,为了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那段时间她将学习看成了最重要的事,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她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学习上,得益于平时的积累,在高考的考场上,戴柳答题时非常得心应手,她感觉自己似乎已经看到了理想的大学正在朝着自己招手。
可当她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只觉得犹如五雷轰顶,头脑一片空白,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尽管她拿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戴柳脸上却写满了失望。
因为这是她从父亲的口中听到过无数遍的名字,但却不是她本人的选择,她对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的戴柳一心希望就读国内最好的大学,而她心中最好的大学就是北京大学。
1999年,戴柳满怀希望地参加了高考,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在此之前学生们就已经参加了多次的模拟考试,自己什么水平其实心里已经非常清楚了,戴柳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也很有信心。
考试结束后,填报志愿时,戴柳写下了北京大学,从小到大,戴柳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格外优秀,可以说完全就是大人们口中经常夸奖的“别人家的孩子”。
戴柳的父母对她的教育格外重视,父亲下班回来的时候,还经常会给戴柳买一些书让她看,家庭环境的熏陶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在周围的人都在因为学习压力大而忍不住抱怨的时候,戴柳则全身心投入在了学习中,并且还学会了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无论是上课期间,还是下课以后,她的心里想的都是学习,苍天不负有心人,看到高考成绩的那一刻,戴柳觉得自己付出的努力都没有白费。身为文科生,戴柳考了687分的好成绩,相当厉害了,另外,她还是当地的市文科状元。
高考之前,一些和她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就猜测过她一定会去北京大学上学,连她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她却接到了中国政法大学发来的录取通知书,而造成这一结果的人,却是戴柳非常尊敬的人——她的父亲。
戴柳的父亲一直将女儿的高考志愿看得尤其重要,说是当成了自己的事也不为过,因为在他的心中一直有一个关于高考的遗憾,因为高考成绩比录取分数线少了几分,戴柳的父亲最终和理想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失之交臂了。
哪怕自己已经结婚生子了,他依旧没有释怀,所以便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的身上,希望她能好好学习,弥补自己当初留下的遗憾。
戴柳的成绩一直都非常好,家里的奖状更是堆了厚厚一叠,邻居和老师们对于戴柳学习成绩的夸奖都让戴柳的父亲看到了希望,可是当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女儿,希望她将来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中国政法大学时,却遭到了女儿的拒绝。
她早已经将目标定为了北京大学,尽管父亲说是为了她好,将来好就业,戴柳仍然不为所动。
看着倔强的女儿,戴柳的父亲想出了一个对策,既然劝不动女儿,干脆换一种方式——先斩后奏,于是他在没有提前告知女儿的情况下,悄悄地篡改了她的高考志愿,志愿书上压根就没有北京大学,即便考了再高的分数,也不可能被录取。
事情已成定局,戴柳知道无论和父亲发生多少争执,都于事无补,所以她便接受了这一结果,成为了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新生。
可进入大学之后,戴柳的心情整天都很郁闷,她不再向过去那样对学习充满激情,也不怎么和同学来往了,别人眼中她是一个内向的人,只有戴柳知道自己的心结其实还没有被解开。
有时候,戴柳还会来到北京大学的校园里走走逛逛,只可惜,她可以短暂地逃避现实,却不能长久地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
就这样戴柳在中国政法大学待了几年之后,转眼就到了即将毕业的时候了,戴柳却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她要去韩国留学,戴柳自己可能也分不清是想继续深造,还是希望过上自由、不受约束的生活,决定了以后,戴柳就开始认真学习,准备起了出国留学的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准备,戴柳如愿拿到了韩国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看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戴柳感觉异常轻松,她重新燃起了对于未来的憧憬。
虽然父亲对于她的这一决定并不支持,但此时他也没有能力再去替女儿的人生做主了,戴柳就像一只小鸟,随着一天天羽翼丰满,她不愿再被束缚,她希望能飞向更广阔的天空,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到了韩国之后,学习上的压力、语言不通的烦恼、人际交往的障碍,不约而同地砸到了戴柳的身上,但是她并没有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偶尔也会感到孤独,但对于戴柳来说,更多的则是享受,她终于拥有了自己选择的权利。
生活中面临的各式各样的挑战不但没有让戴柳退缩,反而磨练了她的意志,锻炼了她适应环境的能力,戴柳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打拼的时候,父母则在国内想念着女儿。
离开家24年之后,戴柳和母亲打了一通电话,接到女儿的电话,戴柳的母亲十分激动,她本以为女儿终于要回来了,谁知等到的却是一句“妈,我要结婚了,以后可能就不回去了”,听到这句话,她的眼泪夺眶而出。
作为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为她出谋划策,让她能少吃一些苦,或者是少走一些弯路,并没有错,可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子女身上,不顾他们的感受和想法,试图决定他们的人生道路,有时只能适得其反,不仅不会得到子女的理解,还可能使彼此之间的关系变僵。
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父母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建议,但是不能完全替他们做主。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高考687分女学霸,被父亲偷改志愿错失北大,此后24年不回家,再联系时一句话让母亲泪崩……
2024-06-10 17:00·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