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关于观音菩萨寻觅普贤菩萨的故事。
普眼菩萨渴盼得见普贤菩萨,然其使尽浑身解数、竭尽诸般神力,亦未能如愿。即便他曾三度进入大定境界,遍寻三千大千世界,仍是不见其踪。
无可奈何之下,普眼菩萨只得向佛陀求助。佛陀便告知他:“你只需收摄心神,于方寸之间回光返照,即刻便能见到普贤菩萨。”
于是,普眼菩萨依佛陀之指引,摒弃诸般杂念,反观自心,旋即见普贤菩萨乘着六牙白象踏空而至。
公案最初指官府审理案件时用的桌子、审理完结的案牍文件。后来转变为佛教禅宗用语,指佛教禅宗祖师在接引参禅学徒时所作的禅宗式的问答。
也可以把公案理解为“公开的文案”,实乃禅宗的“教材”。
因此,禅宗公案皆为有主体的剧本,公案中所现之菩萨、佛陀等人物,实乃身负特定使命的演员,宗教人物的引人,主要是利用其人设来承载公案的内核,而非实有其事。
在禅门公案中,千万不要去追求故事的真实性和逻辑性,否则公案故事便仅仅是神话故事、离奇传说,而见不到公案的真实意图了,千七百公案概莫能外。
禅宗公案的流传,乃是作为一种精神之境界予以传习的。既不可如历史故事般对其真实性加以推敲,亦不能似知识学问般对其合理性进行推导。
倘若自真假分辨起始、思维推理铺展,那正与禅宗的精神背道而驰。禅,不是知识、学问,不在思维里、推论中,正如普眼不得见普贤菩萨,非是能力不济、亦非不够勤勉,实乃方向有误,注定南辕北辙。
普眼菩萨是谁呢?在佛教世界中他为十二圆觉之一,因其以慈目普观世间一切众生,故而得名“普眼”。相传其具千手千眼,“普眼菩萨”实则为大慈大悲之千手观音的另一称谓。
此公案选其担当主演,主要为更突显戏剧冲突:既然拥有千眼却不得见普贤,那身为肉眼凡胎之你我凡夫,就更无可能见到普贤菩萨。
而普贤菩萨的登场,只因他乃“理”与“行”之象征,公案欲借其暗指真理、真相。
文殊与普贤乃佛陀之左膀右臂,文殊主司智慧,侍立佛陀之左;普贤主司法理,侍立佛陀之右。智者,能够由事入理;理者,能够通达事相。
故而,文殊与普贤乃事理相互对望,知行合而为一。在佛教中,此二位是西天的大智、大行菩萨,但在禅宗而言,二位菩萨不在外而在内,恰是时时处处陪伴着你我的本性。
一是智慧,二是实践,二者不可分割,亦不可独自存世。
演员已然全部就位,人设也架立起来,此则剧本所欲表达的内涵就呼之欲出了:
你纵有千眼千手又如何?能遍览大千世界又怎样?就算有这般能耐却依然不见真相,仍旧无法通达事理!缘何如此?
因为普贤不在别处,就在当下!世间万相,无一不是自心才得以显现,自心乃人的觉知,它正在觉知一切,让天地有了形态、让万事有了意义。
此乃所谓“灯下黑”,人们追求的真理不在天边,只在眼前。理,不在外,言语难述。行,不在外,心行止息。
欲凭借思维、依靠逻辑获取真相,如在梦里。正如起初普眼用尽浑身解数仍不得见普贤一般。然而,真相近在咫尺,就在方寸之间,万法皆为心之幻化,除了心底,还能往何处寻觅真相呢?
你只需回光返照即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摒弃诸多杂念,回光返照,自然得见自心,便能见到普贤。
不向外求,反观自心即见菩萨,此乃本则公案的机要所在。一切需向自心寻觅!那里既是一切的源头,亦是万法的归宿。
是谁在研读公案呢?是谁赋予了公案意义呢?并非剧本、也不是戏剧的导演,而是正在观戏的你我。
做学问、搞科研,皆为“术”,的确需向外探求。然而参禅,乃是悟“道”,应当向内追寻。一旦反观自心,便会发觉,它就在方寸之间,呼吸之所。
正是当下这连绵不绝的觉知,引领你一路前行,将山河大地映照得分明。而这觉知,非是什么道理,亦非什么能力,它一直处于运用之中,人人皆然。
若要明心见性,根本无需作为,无需学问、无需思虑,只需觉知一切生发之处,就在当下心间,那一切的风光便尽在眼前了。
宇宙造就你我,难道还需给出一个缘由吗?故而,莫去追寻道理,你我皆是造化平等且无目的的产物罢了。
觉知自身,就囊括了整个宇宙,自心即为一切的主宰。见自心,则见天地,还有何物能阻挡于你?此心皆同,无始以来各自不缺,所以你我的世界实则毫无分别。
倘若认为,我的人生精彩,你的人生惨淡,实则妄想矣,难道还能拥有两种人生不成?实则,你我都仅有唯一的人生,只是各自独特、各自精彩而已!
最后那驮着普贤菩萨登场的“六牙白象”也是演员!佛陀之母摩耶夫人不正是梦见六牙白象而生下释迦牟尼的吗?
普贤菩萨正骑着六牙白象而来,此乃“如来”。见自心,即见佛陀,此为:即心即佛。
一切即我心、我心即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