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临终前,终于发现刘禅只是一个傀儡,真正的掌权人是此人!

念桃说历史 2024-06-21 11:48:13

三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之中十分混乱的一段历史,这次混乱的来源是东汉的精疲力竭,任何朝代都有盛有衰,传承四百余年的大汉王朝在经历了西都长安到东都洛阳的变故后也走入了衰败的局面,末年频发的饥荒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东汉朝廷在宦官的掌控之下岌岌可危,面对地方的武装暴动,朝廷无能为力,各路诸侯以平叛之名纷纷起兵攻城略地,占据州郡,最终导致了群雄逐鹿的局面,后续随着各大枭雄的兴衰起落,逐渐演变成魏蜀吴三国对峙的局面。

其中刘备所建立的蜀国是最弱的一个,前期地盘占领和基业建立依靠大量人才,只可惜人才凋零太快,刘备亡故白帝城,蜀汉基业交给了太子刘禅,这个扶不起的阿斗最终带着蜀汉走向了末路。

当时蜀汉仅存的大将军姜维也是到临终之前才发现,刘禅原来只是一个傀儡,蜀汉真正掌权的其实是此人。

刘备酿成的前期危机

从刘备的基业建立之路上不难看出,他所依靠的乃是人才,和曹操的天时与孙权的地利相比,刘备的优势是非常不稳定的,人是感情动物,对事情有自己的思考和做法,刘备之所以能够在极端的劣势之下走向成功,和诸葛亮的人才任用成功有十分重要的联系。

如果刘备从一开始就能按照诸葛亮规划好的道路执行,根本不会有后来的窘境,但从一开始的荆州占领计划开始,刘备就因为不忍心夺同宗之基业而拒绝了刘表的谦让,因此破坏了诸葛亮此前已经制定好的计划。

开始的不顺利为此后计划的实施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因为后来的荆州是被曹操所占据,刘备又从东吴手中借来,这个根据地本就不是很稳定,进而导致在刘备进攻西川的时候上演了一出大意失荆州。

进取西川途中刘备的优柔寡断,导致军师庞统被刘璋手下的张任射死在落凤坡,负责镇守荆州的诸葛亮不得不亲自前往西川,而在临走之前,诸葛亮错误地将荆州交给了关羽驻守。

关羽中了东吴的调虎离山之计,误调荆州兵马攻打襄樊,吕蒙趁荆州兵力空虚,生擒烽火台士卒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荆州,还因此堵住了关羽的后路,最终关羽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败走麦城,被孙权杀害。

刘备在称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诸葛亮“外和孙权”的大战略进行更改,准备起兵伐吴,原本在群臣的劝阻之下可以罢兵,但此时张飞因为冲动的性格被范强张达二人杀害,怒不可遏的刘备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在孙权身上,当即决定发兵。

在和东吴的大战之中,原本节节胜利的蜀军被陆逊在夷陵一把火烧了个精光,八十万大军的灰飞烟灭直接动摇了蜀国的根基,黄忠等许多能征善战的武将死在了为关羽报仇的路上。

刘备在经历这次大败便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病故在白帝城,从西川赶来的诸葛亮也成了刘备在弥留之际的托孤重臣,最终肩负起了辅佐刘禅,兴复汉室的重任,要知道,交到诸葛亮手里的已经是一个残破不堪的蜀国。

因为刘备的任性,蜀汉不仅丢了整个荆州,连国内能用于作战的兵马也所剩无几,如果诸葛亮能够安稳运营发育,专注国内,实现长治久安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诸葛亮却一直致力于先帝的“目标”,这才有了后来姜维的为难和大权的旁落。

诸葛亮的连日战争与国内情况

刘禅在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相父”的能耐,所以在继承皇位的他以“年幼”为理由当起了甩手掌柜,朝中大小事务都押在了诸葛亮一个人肩膀上,自己每天不是在听小曲就是在斗蛐蛐,除了坐在这个皇帝宝座上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治国理政的经验。

诸葛亮每次出远门,都需要安排一群人协助刘禅治理国家,但蜀国朝臣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诸葛亮那样对刘禅十分忠心,有些谄谀之臣总是喜欢通过陷害别人来抬高自己的位置。

最初诸葛亮尚在的时候这样的苗头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正是诸葛亮在外带兵北伐途中,原本战斗十分顺利,蜀军已经连续攻下好几座城池,奈何刘禅身边的奸臣苟安被魏军收买,在蜀汉宫中四处传播流言诽谤诸葛亮。

刘禅果然相信,在大军取胜之际将诸葛亮召回,导致功败垂成,诸葛亮回来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知道留此宦官在身边早晚会让国家大祸临头,便直接下令将苟安斩首。

此后的诸葛亮便开始了长年的南征北战,先平定南方孟获,紧接着开始了北伐战争,即使有了第一次的失败诸葛亮依然没有放弃,他在外征战除了实现先帝的遗愿之外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寻找一个有才华的人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

诸葛亮最初看中的人其实是马谡,曾多次和他商讨计策,甚至在平定南王叛乱的时候都将他带在身边,甚至在北伐途中将镇守街亭 重要任务交给了马谡。

这原本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机会,但马谡却刚愎自用,不听诸葛亮的嘱托屯兵孤山之上,等司马懿大军到来之际,不但丢失了街亭,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诸葛亮对马谡彻底失望了,他决定重新寻找一个信得过的人传授自己的平生所学。

在蜀军攻打天水的时候,诸葛亮遇到了姜维,他不但年轻,而且智谋过人,深得诸葛亮的喜爱,最终在一番周转之后,姜维拜入诸葛亮门下,这位来自天水的少年将军,只以为自己遇到了恩师,殊不知自己将来也要肩负起蜀汉的命运,还要面临奸臣的陷害。

姜维的顿悟与黄皓专权

姜维自从归顺诸葛亮之后,多次跟随诸葛亮作战学习,在第六次北伐途中,诸葛亮在五丈原带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病逝,姜维从丞相手中接过了兴复汉室的重任。

蜀军撤退回成都不久,姜维就重整旗鼓,休养生息,先后九次进攻中原,这时的姜维已经不再是当时那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而是深得丞相兵法精要的大将军,虽然蜀汉兵力不多,但在多次征战中也获得了不少胜利。

和诸葛亮不同的是,姜维能够作为大将军在外作战,但无法帮助刘禅管理国内朝政,有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姜维在外带兵时间太长,朝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

身为大将军的姜维很快就听说朝中有人在刘禅面前诽谤自己说,大将军长年在外打仗是想要拥兵自重,其实在很久之前诸葛亮就有这样的经历,并且在回朝之后直接杀死了诽谤自己的宦官。

但姜维做不到,他只是武将,无法行使丞相的权力,更不能像诸葛亮一样随意杀死刘禅信任的宦官,所以他将这种诽谤理解为刘禅的判断失误,认为有一天刘禅会幡然醒悟。

不过姜维明显想多了,从这次以后,刘禅对他的信任程度一直降低,不仅有意削弱他的兵权,甚至还有加害的念头,所以姜维经常以带兵出征为借口躲在外面不敢回成都,一方面能保全自己,一方面能够抵御外敌入侵。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的军队被邓艾牵制,对方趁此机会偷渡阴平,姜维还在前方御敌的时候,身后的刘禅竟然投降了,他始终想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依然想出了最后一计,那就是诈降离间钟会和邓艾。

但事情最终败露,姜维选择自刎以身殉国,也正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姜维才意识到,刘禅只不过是傀儡而已,蜀汉真正掌权的其实是黄皓,他和当初的苟安一样是刘禅身边的近臣,但黄皓有一大优势,那就是蜀汉朝中没有诸葛亮这样的存在来约束他。

前期稍微对刘禅投其所好,就能获得极大的信任,这是黄皓掌权的开始,后来镇东将军病故,黄皓趁此机会向刘禅进言,自己充任了这一职位,对兵权的掌握代表黄皓权力的进一步扩大,接下来就是在朝廷之中的拉帮结派。

黄皓利用荆州和益州官员的矛盾,在其中周旋,很多人都变成了自己的爪牙,刘禅逐渐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权,蜀汉末年其实都在以黄皓为主的宦官掌控之中,刘禅自己也只不过是对方的傀儡。

作为黄皓,他从不在乎什么国家和基业,他想要的只是权力,地位和财富,所以才会在魏军兵临城下的时候选择不战而降,那么自己就可以和蜀汉的诸多贵族迁往洛阳地区享福。

姜维在最后时刻才明白,原来一直针对自己的并不是刘禅,而是掌握朝政的宦官黄皓,连圣上也只是他的傀儡而已。

参考文献

[1]妙妙,.乐不思蜀[J].小学时代,2016,(Z5):.

[2]徐成文,.司马昭乐极生悲的启示[J].家庭医药.就医药,2013,(12):.

[3]解洪兴,沙芮,.审时度势:刘禅的政治智慧[J].(null),2022,(03):.

0 阅读: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