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对孩子的爱,总是无私的、敞开心扉的。
我们小的时候,无论什么情况,什么事情,只要有妈妈在就会毫不担心,“妈,这咋办呢?”妈妈就可以告诉我们:“要如何如何。”,所以多难搞定的事情,也会找到解决办法。
妈妈在我们小的时候,不仅给了我们生命,还教会我们如何尊老爱幼,如何让家更温暖。
长大以后的我们,独自仗剑闯天涯,无论成果如何,妈妈都会报以微笑,嘱咐我们:尽力就好。
妈妈的微笑总能给我们带来做事的动力和能量。就在我们激情四射,独自徜徉在自己小家的时候,妈妈生病了。
当自己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心理的痛是难以名状的。虽然知道,人都会生病,但还是觉得犹如晴天霹雳。
真的感到天色灰暗,不知道怎么面对这个事情,面对生病的妈妈?
今天要分享的《生命最后的读书会》这本书,恰好能帮到你。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和生病的母亲阅读同样的书,目的就是为了母亲化疗中可以一起探讨这本书,借以减轻病痛。
作者威尔·施瓦尔贝世界知名出版公司Hyperion Books的高级副总裁和总编辑。得知母亲生病,以二人读书会的形式,陪伴母亲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刻。
那么,做为子女要怎样陪伴呢?
时间是最好的告白:生病的人觉得时间会很长,有时又会觉得时间很短。
对于病人来说,病痛带来的痛苦只有自己体会得到,每一分每一秒对于他们来说都是煎熬。一天二十四小时,对他们来说太漫长了。特别是晚上,大部分人已经进入梦乡了,夜显得格外悠长寂静,只有病人才会体会得到:长夜漫漫是什么滋味。
我也曾经有过深刻的体会:辗转反侧,像烙饼一样。还不敢有大动作,害怕扯到伤口,偶尔不小心碰到伤口,钻心的痛会让人皱眉安静一会儿。看着墙上的钟,一秒一秒走得也挺急的,为什么反过来转过去才过了十几分钟。
我想如果在当时,有一本能吸引我的书,是不是就会像书中母子两人一样,不再掰扯时间过得慢了呢。不是时间过得慢,而是体会病痛真的会刻骨铭心。
假如有一个像本书作者一样的人,陪伴在自己的身旁。他跟我,讲这样或是那样的事情。我告诉他,自己今后要做的事情,长远的打算,还有施行的目标。
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这样就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时间短暂,不是时间过得快,而是需要做的事情多,没有时间体会病痛。
所以同样的时间,对病人来说,就是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和精力。
等我的人生走到躺在病床前的那一刻,我希望有一个能够懂我的人陪伴,即使没人陪伴,至少我希望有书能够作伴。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一个人在病房中孤独地体会病痛,和有人陪伴在交流中忘却病痛,的确是两种不一样的感觉,病痛程度是一样的,但是给人的感觉会有所不同。
一个人会从心理上加重病痛程度,有一种痛到天花板的级别;有人陪伴,并进行乐观向上的话题的交流,同样的病痛会像不小心割破手指一样,只是一瞬间,几乎能够忘却疼痛。
由此可见,有人陪伴,特别是倾情地陪伴,会减轻病痛。所以医院里陪床的人,除了照顾病人的生活起居以外,最重要的职责应该是精神陪伴。
需要照顾的人,不只是想要从物质上、行动上得到照顾,精神上也需要安抚和宽慰。
这也正是,现在有些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院的原因之一。他们不喜欢护工机械地照顾,而是希望得到嘘寒问暖式地照顾,尤其是像家人一样地照顾。
共同的话题:人在什么时候会忘事?当一个人专心干一件自己特别倾心的事情时,就会把注意力全部投入到这个事情当中。于是忘了与这件事无关的其他任何事情,也包括病痛。
我们都知道,想要取得一个人的认可或是和这个人站到一个赛道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可以共情的事情。
书中作者就是在陪护母亲的时候,发现和母亲都有阅读的爱好,于是母子二人的读书会成立了,无论是什么情况,即使化疗过程中也能探讨书中的精彩和真理。
通过阅读,作者和母亲探讨勇气、信仰、孤独、感恩、学习倾听,甚至是葬礼。难以启齿的事情,也能够用书里的语言表达,彼此交换观点和表达态度。
不像我们生活中,家有卧床生病的老人家庭,做子女的说话要特别加小心,不一定那句话就冒犯了长辈,会被视为:诅咒老人。
所以,在陪护老人的时候,找到可以共同交流的话题很关键。像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有过陪床的经历。
陪床的时候,经常看到有的病号,虽然病痛在身,依然可以笑容满面;还有的病号,哎呦连天,嫌这嫌那,换个陪护还是不满意。
我想可能是作为陪护的人,没有找到可以交流的话题,或是找到可以让病号忘却病痛的话题。
所以,我现在就要培养自己看书的习惯。无论将来怎样,我都能够从书中找到精神食粮,找到让自己乐观对待一切的方法和力量。
说到这里,你是否对陪伴有了一定的认识,有没有刷新你的认知?
我对母亲的陪伴,最多的是在家里,是在没有病痛的时候。母亲没有文化,但是能够听我的话,我们交流的话题都是生活起居方面的。找到我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看到妈妈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觉得很幸福。
都说母亲是爱孩子的,所以,我在还没有尝够幸福滋味的时候,母亲就一病而去了,没有让我体会照顾的辛苦、陪护的煎熬......
对父母的陪护,你是怎样做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