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人家墓穴,是不是有点儿不厚道?”这话一出,瞬间引发了热议。但今天,我要跟你说的,是马王堆一号墓的发掘故事,一个充满争议却又不得不说的考古传奇。
1972年,马王堆一号墓的挖掘大幕拉开,可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就是经费短缺。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原本答应的12000元经费,结果只到位了一半。钱不够,人手自然紧张。省博物馆的员工本就寥寥无几,再加上无法聘请足够的工人,考古队只能从市区找来20多个待业青年,他们的专业能力欠佳。挖掘的主力还是博物馆的员工,30人左右,年龄跨度从十七八到五十岁以上。资金紧张,工具也简陋得很,60把锄头、50个胶卷,这就是考古队的全部家当。粮食也是个大问题,每个人的定量有限,为了补充体力,博物馆申请了额外的粮食补助,每人每天多150克粮食和2角钱。
接下来是发掘环境的问题。尽管马王堆一号墓是文物保护单位,在医院内仿佛拥有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但实际上,考古队还是处于“借地作业”的境地。阳光明媚时,大家还能在户外享受简易的野餐,可一旦遇到雨天,就只能蜷缩在屋檐下,吃着饭,身上沾满了泥土,却不能迈进室内休息。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文物一出土,由于没有允许现场参观,医院便立刻紧闭大门,连运送文物的车辆都难以出入。虽然有人设置障碍,但也有好心人提供帮助,当发掘人员身体不适时,总有医生伸出援手。
挖掘团队还得面对天气的考验。挖掘工作主要在春天进行,而长沙的春天,几乎全是阴雨连绵。随着春意渐浓,天气更是难以捉摸。墓坑越挖越深,挖掘节奏也不得不放慢。持续的阴雨让高耸的土壁变得湿滑,生怕发生塌方等安全事故。在硬件设施无法改善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团队的力量。当时工作人员到各个学校请求支援,希望每天能有一所学校派两个班的学生来协助挖掘,由博物馆负责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