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说,我还以为是野史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 2024-04-26 11:59:53

(宦官 韩全诲 形象)

公元902年,大唐宦官韩全诲绑着大唐天子唐昭宗李晔,投奔了凤翔军阀李茂贞。

汴州的朱温,本来是专门要到长安去清洗这帮作乱中晚唐的宦官的,结果皇帝被掳掠到了凤翔,朱温没办法,只好调转方向去攻打李茂贞。

不得不说,这朱温的战斗力虽然比不上河东沙陀人李克用,但是收拾个李茂贞还是绰绰有余的。

朱温打的李茂贞是龟缩不出,甚至还把从别的地方来帮助李茂贞的援兵给击败了。

对李茂贞来说,这简直是无解之局,他本来倚仗凤翔城坚,想着就躲在城里消耗朱温,结果朱温把他的后援给断了,他可就开始着急上火了。

因为朱温的思路很明确,我就围而不打,你要消耗我,我还要消耗你呢,这人是铁来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你李茂贞膀大腰圆,我看你能饿几天?

这一围,可就是一年多。

虽然说李茂贞只守城不出击,但是就算只是在城里待着,那也是有消耗的,因此粮草很快耗尽,而且当时正是冬季,大雪一天到晚是下个不停,凤翔城里每天死两千人,一千是饿死的,另外一千则是冻死的。

别说李茂贞本人要饿肚子,就连昭宗李晔也得跟着挨饿,皇帝一天三顿只能吃上一顿,唯一的一顿饭,昭宗还得自力更生——皇帝不知道在哪儿弄了个小磨盘,每天只能磨点麦子充饥,那把昭宗给饿得啊,是两腿发软头发昏,大晚上的看到城内有鸟雀飞过,皇帝眼睛直冒绿光。

您要不说,我还以为这是野史。

(凤翔节度使 李茂贞 形象)

昭宗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日子,他是谁?他是皇帝,大唐就算再崩坏,就算百姓们都饿死了,大概率皇帝也不会挨饿,可现在他的的确确就是吃不上饭,这个时候的昭宗终于理解,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熟睡的婴儿,似乎没有人能够逃离生活的残酷对待,包括他自己。

一年之后,李茂贞终于屈服了,因为再不屈服就要饿死了。

这李茂贞为了向朱温示好,把来投奔他的宦官韩全诲给杀掉不说,还把昭宗老老实实的还给了朱温。

朱温非常开心,兴高采烈的带着昭宗就返回了长安。

朱温的开心在于,自己控制了昭宗,那么就等于是正式实现了所谓的挟持天子以令诸侯。

但是,朱温这个时候没时间调理皇帝,他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清算宦官。

回到长安之后,朱温把长安城里的宦官杀了个精光,先枪毙不调查,保证没有冤假错案。

从中晚唐以来,无论是那些心有大志的皇帝也好,还是那些愿意为国尽忠的臣僚们也好,他们都曾经想过,也实施过无数的办法来解决宦官擅权的问题,但效果都不甚理想,然而,在此时此刻,困扰大唐多年的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而且几乎是完美解决。

因为,朱温没有解决问题,而是杀光了制造问题的人。

一直以来,朱温对昭宗的态度,都是比较恭顺的,当年朱温擒获那个吃人的秦宗权,没有自己独享胜利果实,而是不辞路途辛苦的送到长安来,让昭宗杀掉立威,这无疑在最一开始就给昭宗留下了好印象。

(汉献帝 刘协 绘像)

作者小时候看高希希导演的《新三国》,其中有一段剧情是,汉献帝一开始被董卓控制,后来又落入李傕郭汜二贼之手,好不容易逃出来,各处流亡,各地军阀竟然没有人愿意接受皇帝,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袁绍老兄,因为袁绍认为,如果把汉献帝弄到自己的身边,那就纯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他怕到时候献帝反客为主,只有曹操比较聪明,第一个跑去支援汉献帝,而且曹操还十分懂礼节,知道献帝这么多年来流亡路上一直处于半饥半饱吃不上饭的状态,所以去迎接献帝的时候,还专门给献帝送上了一碗鸡汤。

那鸡汤喝的献帝是潸然泪下,大呼曹操是个忠臣。

当时的昭宗和朱温,大致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朱温在唐末乱世混了这么多年来,人情世故他已经研究的透透的,他要来事儿,肯定要比曹操做的还要好。

所以,昭宗自然而然的就给朱温上了一层滤镜,在他看来,朱温把他从李茂贞手里抢回来,这不是抢回来,而是把自己给解救了,这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啊,这样的人可不多见呐,于是昭宗为了感谢朱温,对朱温是大封特赏,甚至还亲自写了好几首真情流露的御制诗来表扬朱温。

这个时候的朱温,可以说是马上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他受任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是整个大唐军区的副总司令,又被封为梁王,朝廷还给朱温量身定制了“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称号。

后人多年之后回头再看这个称号的时候,才会觉得是多么的妙不可言。

君臣和睦的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朱温的小鸡脚就露了出来,他向昭宗上奏疏,说这长安吧,几次被攻陷,城防也不好了,宫殿也不适合居住了,所以有必要给您搬个家,我的驻地在汴州,河南那旮沓被我捯饬的挺好的,所以我建议咱们迁都洛阳,您看好不好?

(汴州节度使 朱温 形象)

昭宗当然说不好,因为曹操在控制了汉献帝之后也主张把都城迁到河南许昌去,而献帝到了许昌,离开了皇族根据地,自然而然彻底的沦为了傀儡。

但是没办法,昭宗去也得去,是不去也得去,因为兵权在人家朱温的手里,你不得不听人家的。

就这样,皇帝被迫向东迁徙,但是因为洛阳的宫殿当时还没完工,暂时住不进去,所以昭宗只能驻留在路途之中的陕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三门峡市。

正月的时候昭宗东迁,滞留陕州,四月份洛阳的宫室就盖的差不多了,朱温于是说皇帝啊,咱也歇差够了,启程吧,奔洛阳开启新生活吧?

这个时候,昭宗还想要争取一下,因为他预感一旦到了洛阳,那么恐怕就会彻底的被朱温所掌控,恰好这个时候昭宗的皇后何氏刚刚生完孩子,于是昭宗就试探朱温,说朱啊,皇后刚刚生育完,身体正虚,这一路上舟车劳顿我怕她受不了,所以我想咱能不能先在陕州停留一阵子,等到皇后身体恢复了咱们再出发?

并且,昭宗随即还拿出了大唐星象监测部门的权威数据,朝廷司天监报告,说“星气有变,期在今秋,不利东行”,意思是皇帝找专业人士研究过,这天上的星象说明,这个时候去洛阳不吉利,必须要再等等。

昭宗说的有理有据,但朱温当然不会惯着他,他不仅没有同意昭宗的请求,反而大开杀戒,把朝廷里昭宗的亲信大臣,以及宫里服侍昭宗的内侍,全都杀了个遍。

我们常说,人生就如灿烂的星辰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天上的一颗星,当然我们并不一定是最亮的那一颗,但是,本着积极向上的人生心态,我们总要发出一些微弱的光芒,不然的话就感觉这人生真是完了。

(唐昭宗 李晔 形象)

而昭宗,从他出生开始,人们就告诉他,他是天上最大,最亮的星,他也兴高采烈的想要发出光芒,可朱温却大声的在旁边说:熄灭!

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比这种事儿更难过的了。

最终,昭宗还是哭丧着脸,极不情愿而又万般无奈的抵达了洛阳。

而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昭宗正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成为了朱温案板上一块任其宰割的肉。

而且,自从到了洛阳之后,朱温越看昭宗是越不顺眼。

因为,朱温也渐渐发现,自己虽然可以自比曹操之诡谲手段,而昭宗却从来不是那个呆头呆脑的汉献帝。

就是朱温认为,昭宗不老实,不是那种好摆布的帝王,朱温很担心昭宗趁自己不注意再搞出什么事儿来,又或者哪天昭宗暗自和别的军阀勾连,那就大事不妙了。

思来想去,朱温最终决定,要杀掉昭宗,另立新君。

公元904年,八月十一的深夜,长夜漫漫,漆黑无边,不见明月。

昭宗正在洛阳皇宫里睡觉,朝廷将领蒋玄晖和史太却急叩宫门,说有要事禀告。

如果是别人半夜来找皇帝谈事儿,倒也无可厚非,因为天下战乱,政务繁多,皇帝忙到大半夜那也是正常的,也经常有大臣后半夜来找皇帝谈话,但是,此刻蒋玄晖和史太的到访,却隐隐的让昭宗感觉到有些不安。

(长夜未央)

因为,这俩人是朱温的心腹。

昭宗对危险的来临总是很敏锐的,他下意识的就想要逃走,但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无路可逃了,或者说,他已经逃不动了。

作为帝王,他已经走了好久好久的路,他背负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他已经沉重到不能再去寻找到新的方向了。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席卷了昭宗。

那些他曾经仇视的宦官们死去了,那些曾经帮助他出谋划策的大臣们也被杀掉了。

事到如今,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全都不见了,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试图摸索,试图反抗,试图改变这一切,到头来只是越来越遭。

洛阳城大雪茫茫,这实在不是一个好天气。

昭宗不明白,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列祖列宗们为什么把当年的璀璨江山搞成了这个样子,而如今的自己,又是何苦呢?

大雪封山,宫门紧闭,黄粱一梦,该结束了。

16 阅读:2207
评论列表
  • 2024-06-03 15:22

    朱温跟曹操都迎接了皇帝,但史书上曹操名声好的多,为啥呢?就是因为猪瘟不但弑君还篡位,而汉献帝两次搞小动作的情况下,曹操都没有弑君(虽然杀了伏皇后),也没有废了他,汉献帝最后还得了个相对不错的结局!但猪瘟干的事就恶心多了,不但弑君而且连自己儿媳妇都不放过(曹操也不过喜欢寡妇而已),被自己的儿子杀了真是报应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