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东西》:打破常规,做自己的规则,你才是世界的评判标准

包着信服系 2024-11-24 22:14:49

昨天去看了新上映的电影《好东西》,感触很深。

《好东西》讲述了三个女孩的故事,一个是单亲妈妈王铁梅,一个是恋爱脑小叶,还有一个则是小学生王茉莉,

电影通过她们三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所有女孩:不用在乎那些不重要的评论,你才是世界的评判标准。

01 “我不能再夸你了,你已经足够好了”

单亲妈妈王铁梅曾经是一流的女记者,获奖无数,所有人都以为她会做一辈子女记者。

可谁知,她辞职了,并且同意了米虫丈夫提出的离婚,带着女儿搬进了小破房子居住。

为了不让所有人觉得她这个单亲妈妈可怜,她硬生生成为了女强人。

做总编辑事事都管,24小时给后辈提供帮助;

做妈妈,从早到晚,从做饭到打扫卫生、洗衣刷鞋、修理家电,样样都行;

她时刻注意女儿情绪,将女儿保护得很好,生怕她受了委屈,或者做错了事;

做作者,她敢于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来,敢于面对大众所有的恶意评论。

她希望事事都能做到最好,来打破外界对单亲妈妈的同情。

她想证明,单亲妈妈不可怜,她们一样能做好所有事。

她的脑子里时刻紧绷着一根弦,从不放松。

最后,她崩溃了。

她坐在阳台上嗷嚎大哭,她事事要强,但结果她认为自己什么也没做成。

但就像小叶告诉她的那样,她已经足够好了。

她拥有极强的心理素质,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拥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同时还是女儿真心佩服的单亲妈妈,她已经拥有足够多的好了,她不需要去向其他人证明什么,她也不需要什么都很优秀,她可以不必完美。

02 “总要有人对你说声对不起”

刚出场时的小叶抱着一个酒瓶,跑到其他小区找跟很多女人鬼混的爱人。

她年轻有活力,但极度缺爱。

只因为男人一句对所有女孩都说过的“你很特别”,就让小叶爱得不可自拔。

因为小孩一句“你的眼睛好大好亮”便感动到泪流满面。

也因为小孩一时的气话匆匆道歉,习惯性说“对不起”。

童年的不幸要用一生去治愈。

这句话在小叶身上得到了证明。

小叶的眼睛和她母亲一样大,她母亲每次用大眼看着丈夫,都会得到丈夫的一顿毒打。

久而久之,小叶的母亲也对她的这双眼睛憎恨至极,她的母亲从来没有夸过小叶一句。

长大后的小叶逃离了这样的家庭,虽然逃离了,但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痛苦深深刻在骨子里。

她看似是一个恋爱脑,倒贴男生。

但实际上只是太缺爱了。

她敢爱,也渴望爱。

阳台上,王铁梅那句“总要有人跟你说声对不起”对小叶来说如同心灵一击。

看似不经意,但王铁梅看到了小叶烂醉、倒贴背后,对爱的渴求。

她用这句话告诉小叶,她没有错,她不必低微。

03 “我正直勇敢有阅读量,我有什么可怜的”

小孩王茉莉就像是小叶的对照。

小叶缺爱,王茉莉尽管是单亲家庭孩子,但从不缺爱。

爸爸对她的照顾,妈妈对她的夸奖和认可,王茉莉已经很幸福了。

但,生活在上海这种物欲横流的城市,王茉莉与班级学生似乎格格不入。

班级进行演出排练,王茉莉被说鼓掌好,所以做了观众。

在她看来,这严重伤害到了她,似乎在嘲讽她没有特长。

当让写旅游经历,周围学生脱口而出各种国家,她都没有去过,但为了不被嘲讽,为了融入他们的规则,她准备撒谎编一篇去法国的作文。

王铁梅的文章被人骂后,周围人都觉得她可怜。

但王茉莉很疑惑,她正直勇敢有阅读量,她哪里可怜了?

她不理解这个世界的规则,但还是为了融入这种规则委屈自己。

当准备上台表演架子鼓时,她突然躲起来。

她觉得,只要不被看见,就不会被批评。

同样的,只要不被发现,装作融入别人,就不会被人欺负。

这是她这个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

但正如她妈妈和小叶告诉她的一样。

谎话总有被戳穿的一天,人只要活在世界上,就总会暴露。

大胆做自己,你对其他人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王茉莉勇敢上台,表演结束后,她发现,她并没有那么快乐。

最终,她在作文中坦然写出真实的自己,比起创造音乐,她还是喜欢做观众,欣赏音乐。

目前她最喜欢的还是写作。

王茉莉终于明白,她才是世界的规则,她只需要做自己,好好长大,能让自己快乐的,才是好东西。

结语

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到底是谁制定的规则呢?

我们凭什么要遵守这些游戏规则呢?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只有一些人,其他人有什么重要的呢?相反,对别人来说,我们也没有那么重要。

所以,不需要向其他人证明什么,也没必要为了那些不重要人的评论反省内耗自己。

正如影片中那一问一答:

“女孩应该怎么打鼓?”

“你怎么打鼓,女孩就怎么打鼓。”

请打破常规,做自己的规则,我们才是世界的评判标准。

就像电影说的,人活一世,能让自己快乐的才是好东西,其他都是鬼东西。

愿我们每个人都不被其他规则裹束,都能勇敢做世界的评判标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