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这首词写雪,大气磅礴,李白岑参的名句也难以相比

读书工 2020-12-28 16:16:30

冬天来了,大雪纷纷扬扬,天地之间一片莽莽苍苍。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古人那些咏雪的诗词。他们写皑皑白雪,写雪里的大好河山,多么美好,多么令人叹服。

其中岑参写雪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确切,极其形象生动。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也极其夸张之能事。

但是岑参的诗好是好,可惜涉及面太窄,他只是写西域,写戍边的将士,重点仅仅是写一个对归京使臣武判官的送别而已。

李白的诗形象的比喻和惊人的夸张虽然也有气魄,虽然全诗揭露了安禄山挑起战乱的罪行,但毕竟他所写的只是一个妇女对战乱的控诉。

和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诗词《沁园春·雪》比较起来,他们就显得有些逊色了。毛主席这首词书写的是万里江山,千古人物,它大气磅礴,堪称一首气壮山河的史诗。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的这首词实际上写于一九三六年二月。一九四五年重庆谈判期间,柳亚子向毛主席索句,此时才被公布于众,并刊登在重庆的《新民报》上,引起轰动。

为什么说引起轰动呢?除了柳亚子的和词以外,重庆各种报刊杂志也纷纷发表和词与评论,见诸报纸的约有百来篇。此事当时几乎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

历史上李白的词够豪放的了,但是毛主席的这首词不但豪迈,更体现了一种伟人气质和广阔的胸怀。这首词高屋建瓴,俯视神州大地和数千年古往今来。

词的上片写雪景,通过雪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词的下片评说历史人物,抒发伟大的抱负和情怀,全篇充满了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

词作开头的三句,由“北国风光”作总揽,分别从地面和空中落笔,带出千里万里,写出了雪的神态气魄和冬的威严,写出了地域的辽阔。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以下七句,都是以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刻画了大雪中长城内外和大河上下游的景色。在作者笔下,眼前的一切都生动了起来。

到处都是一片白茫茫。河流里滚滚的波涛被大雪覆盖。高原和山峦就像舞动的银蛇和奔跑的蜡象,它们闪耀着,跳跃着,仿佛要与天公一比高低。

然而作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驰骋想象,由实写转入虚笔。待到太阳出来的时候,红日与白雪互相辉映,经过“红装素裹”,万里江山就变得更加美丽动人了。

“江山如此多娇”,想古来也是如此,由此自然带出了下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人们崇拜它,爱戴它,拥有它,历史的长河里又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

他们虽然建立了赫赫功业,成就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是了不起的帝王,但是他们毕竟还有不足的地方。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以下七句,就是分别讲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帝王,秦始皇统一六国,汉武帝平定匈奴,可以说功莫大焉,但是他们在文采方面有所欠缺。

即使是南征北战的唐太宗李世民,结束五代十国战乱的宋太祖赵匡胤,他们在风骚词章上也有不足。至于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成吉思汗,那更是只会拉弓射大雕了。

现在他们都过去了,成了历史的陈迹。最后三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主席在词的结尾发出了最强音。改天换地,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还要看今朝我们广大的人民群众。

毛主席一再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里虽然表达了自己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了一种高度的自信,同时也更是赞美了人民群众的无穷力量。

总的来说,毛主席这首词是借写雪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赞美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对美好未来的自信和向往。大题材,广视角,词作纵横辟阖,大气磅礴,这些是李白、岑参那些普通题材难以企及的。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阅读: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