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二甲双胍服用期间,出现这5种情况,建议马上停药!别犹豫

风韵评好身体 2024-12-25 08:25:08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

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二甲双胍是一种再熟悉不过的药物,被誉为“控糖的金钥匙”。而您是否知道,这种被广泛使用的药物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身体产生严重危害?

曾经有一位坚持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因为忽视了身体的异常信号,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并发症,险些危及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二甲双胍的“另一面”,尤其是那些在服药期间一旦出现就需要立即停药的5种情况。您可能会发现,这些信号离我们并不遥远!

在某个普通的门诊日,一位50多岁的张阿姨焦急地推开了诊室的门。她患糖尿病多年,一直在服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

而最近她总觉得腹部隐隐作痛,伴随恶心、呕吐,甚至全身乏力。起初她以为是普通的胃病,没太在意,直到症状加重,她才来到医院检查。

结果发现,她的血液出现了乳酸堆积——乳酸性酸中毒。这种情况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二甲双胍是一种经典的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中。它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生成、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达到降糖效果,同时还能降低体重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被许多人称为“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但任何药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尤其是当身体某些状况发生变化时,二甲双胍可能从“福音”变为“隐患”。以下是5种在服用二甲双胍期间必须立即停药的情况,请务必提高警惕。

第一,当出现明显的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时,可能提示乳酸性酸中毒。这是二甲双胍最严重的副作用之一,发生率低,但一旦出现,后果可能致命。

乳酸性酸中毒的典型表现包括持续的恶心、呕吐、呼吸急促、低血压,甚至意识模糊。尤其是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二甲双胍的代谢可能受阻,导致乳酸在体内堆积。如果您在服药期间出现这些症状,请不要犹豫,立刻就医。

第二,如果在服药期间发生严重的脱水,例如腹泻、高热、大量呕吐等情况,也需要暂停二甲双胍。脱水会导致肾功能下降,而肾功能不全正是二甲双胍禁忌症之一。脱水时继续服用该药可能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

第三,手术或影像学检查前后需要停药。手术或某些检查(如使用造影剂的CT扫描)可能会对肾功能造成暂时性影响。在此期间继续服用二甲双胍,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会增加。

医生通常会建议在手术或检查前48小时停药,术后根据肾功能情况再决定是否恢复用药。

第四,感染或严重疾病期间需要停药。重症感染或严重疾病(如心衰、败血症)会导致身体代谢异常,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此时需要暂停二甲双胍,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糖方案。

第五,当肾功能急剧下降时,必须立即停药。二甲双胍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下降会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危险。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肾功能至关重要,尤其是老年人或有慢性肾病的人群。

作为患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识别这些危险信号呢?首先要学会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尤其是服药后是否出现异常的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

其次,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和肾功能检查,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如果您发现体检报告中肌酐水平升高、尿素氮异常等提示肾功能下降的指标,请立即联系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还需要关注生活方式的改善。健康饮食是控糖的基础,建议多摄入高纤维的食物,例如全谷物、蔬菜、水果,控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适量运动对糖尿病患者同样重要,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研究表明,规律运动有助于控制血糖,还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近年来,糖尿病的治疗领域也有了许多新突破。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降糖药物,已经被证明在降糖的同时还能显著降低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这些新药可能是比二甲双胍更好的选择。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个性化治疗”,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患者制定更精准的用药方案。

在家庭护理方面,糖尿病患者应学会一些基本的急救技巧。如果怀疑乳酸性酸中毒或低血糖,患者应立即停止运动、摄入快速升糖的食物(如糖水),并尽快就医。

对于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的糖尿病患者,家属应注意避免皮肤压疮,定期检查足部有无破溃或感染。

最后,给广大患者的几点建议:服用二甲双胍期间,务必定期复查肾功能,注意观察身体异常信号。加强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能帮助控糖,还能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选择药物时,要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切勿盲目依赖单一药物。糖尿病的管理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需要药物,更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态度。

信息来源:

1.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

2. 世界卫生组织官方网站(WHO)

3.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相关研究

4.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数据

本文所述内容,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医理论整理而成,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

2 阅读: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