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小米SU7成功!IM智己汽车发文:23小时,订单破10000单

三叔侃科技 2024-04-12 09:00:41

“你要控制你智己,不会让谁看见你哭泣……”

网上近乎一边倒的舆论,让吃瓜群众以为此时的智己乃至母公司上汽的高管,此时正在暗自伤神。

但事实真如此吗?

小米发言人连发三文,讨伐智己汽车。

智己汽车包括其高管在内,同样也回应了三次。

4月9日下午,“IM智己汽车” 发文称,再次,向小米汽车表达诚挚歉意。

这份不到800字的致歉函中,超240字解释智己为什么会犯错。

责任划分明确。

1、小米汽车自身的原因。提出“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和“全域碳化硅 真800V高压平台”,但未明确发布前后电机的功率块具体类型。

2、GXB的原因。我们经由GXB公开的小米 SU7 公告信息……

3、供应链相关专家的原因。

智己有没有犯错呢?

有。

就是调研结果出了错。

那么调研结果是怎么来的呢?

1、……

2、……

3、……

智己有没有犯错呢?

有。

就是调研结果出了错。

那么调研结果是怎么来的呢?

1、……

2、……

3、……

如此反复,智己约等于没错。

在明知道自己没错,还要道歉的情况下,智己很委屈。

文中近400字讲述,即便不是智己的错,但也某时某刻进行了道歉,但还是被小米发言人揪着不放。

“智己品牌诚恳接受指正,同时也请“@小米公司发言人”能如雷军先生所说的那样,“口下留情”!”

智己很委屈。

最后上升高度:“科技创新一定是时代进步的核心驱动力,让我们共同携手,给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新能源产品,一起让中国的新能源产品领跑世界!”

前面还好,谁还没有一个“狡辩”的心,但看到这一句确实没忍住,在内心骂了一句。

这“再次”道歉的诚意,还不如高管的第一次道歉。

小米汽车为什么会连发三文,篇篇不留情面?

首先要明确一点,小米SU7虽然24小时大定“88898”台。看似风光无限,其实真正考验它的时候才刚开始。

一个是交付、产能爬坡。

另一个就是应付第一批交付后的出现的N个问题。

目前,网上平均一天就能爆出一个甚至两个关于小米SU7细节上的问题。

3月28日小米SU7上市到4月10日,也才两周左右。

简单统计了一下。

“定金问题”、“座椅鼓包”、“试驾异响”、“线束铜改铝”、“订单异常”、“掉螺丝”、“充电枪无法拔出”、“未交付掉漆”、“后视镜下雨模糊”、“试驾碰撞”、“保费贵”、“后备箱夹手”、“后备箱漏水”、“导航失灵不动”……

这些来自民间、社交平台小视频的舆论小米还能处理一下,智己汽车作为一个同行,母公司还是行业巨头。

出来喊一嗓子,小米没用“SiC碳化硅模块”。

这谁受得了?

当然,这也不是小米发言人追着不放的真正原因。

早在4月6日,也就说智己发布会的前两天。

智己的高管就曾提出过质疑:“小米汽车速度确实是快,三年就从平台开始干出了第一辆整车。 从原生平台开始做研发2-3年时间纷繁复杂的整车和零部件试验和验证计划,随便怎么优化似乎也不够排啊 !谁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如此高效和高速的?”

不得已,雷总曾亲自回复过一次。

4月6日“质疑三年造车”是无心之举吗?

当然不是!

4月8日发布会的PPT,形成时间大概率会早于4月6日。

换句话说,4月6日的质疑更像是一次试探,试探一下小米的态度。

上面说了,这些小米都可以不在乎。

毕竟消费者懂什么“SiC碳化硅模块”,真正买小米SU7的也不在乎什么是“SiC碳化硅模块”。

但他们在乎小米SU7的外观啊。

结果,智己说,“外观设计要原创,模仿是没有出路的,模仿也无法让中国汽车走得更远……”。

他们还在乎后排空间。

结果,“1米81”成了衡量标准,这个被雷总在小米SU7数次提及的身高,也被拿来调侃了一番。

“1米81,不管坐前面还是坐后面,都很宽敞……”。

甚至在N多的宣发文稿上,也是一样的话术。

还有消费者的“智能”,被智己整成了暖场。

“手电筒、手机支架、外接音箱座、外接的氛围灯,真的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我和团队都非常佩服友商的想象力。”

”“我们用了6 分钟做了智驾的介绍,雷总1分钟就把智驾给讲完了。”刘涛嘴角一扬,然后鞠了一躬,“还是雷总效率高啊!”

就连这鞠躬,也有内涵雷总的嫌疑。

一个多小时的发布会,“小米”、“雷总”明里暗里被提及了N次。

从三电、零百加速、底盘、配置……进行了全方位无死角的一个对比。

配置上被碾压、性能上被完虐、创始人被调侃、智能上被嘲讽。

这事要是轻易完了,小米这些年在手机圈就白玩了。

此外,智己确实蹭到了流量。

官方发文称,23小时累计订单也破了1万。

这对于2023年销量仅有38253台的智己来讲,是一件好事。

这种公开对比竞品的做法,虽然不被大众喜爱,却也能赢得奇效。

但咱们作为一家企业,是不是该有一个度?

企业应该在不扭曲事实,完全尊重(至少表面上)友商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如此这般才不会引起友商们的直面硬刚、不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

此外,还真有必要给厂商们科普一下什么叫“友商”。

2002年,任正非面对竞争对手阿尔卡特、爱立信等一众国际巨头,首次提出“友商”的说法。

“我们把竞争对手称为友商,我们的友商是阿尔卡特、西门子、爱立信和摩托罗拉等。”

在当时,华为相较于这些国际巨头还很“弱小”,谈对抗等于几乎痴人说梦。

于是乎。

与竞争对手合作成为伙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成了当时华为的战略思想。

如今,再看那些“友商”们都去哪了?

据市场研究公司 Dell'Oro Group 发布的报告显示,尽管美国一直在采取极限措施限制华为,但华为仍然保持着全球电信设备市场领导者的地位。

2023 年,华为以 30%的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电信设备市场首位,其次为诺基亚15%、爱立信13%、中兴通讯11%、思科6%、Ciena4%、三星2%,其余厂商合计占据 20%左右的份额。

在限制以后,华为仍在通讯领域保持着绝对优势,它是如何做的?

可以跟“友商”对标,也可以跟“友商”较劲。

但真正较量的时候要清楚一点,此友非彼友,要开战就要拿出一点真材实料。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流量诚然好,但真正推着企业前行的还是自身。

流量战能否打好,并不取决于一两场发布会,它需要技术战、品质战、品牌战、价格战的策应……综合强才是真的强。

唯有如此。

才能一面嘴上致敬,另一面在“实战”上将友商置于死地。

2018年,华尔街日报称,中国电动车制造商已经超过了487家。

而到了2023年,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40余家。

在这一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战中,没有走进这场“流量之争”的车企,不会被大众熟知。

车企们要适应“流量战”,并想办法加入到“流量战”来。

而“流量战”的终点……

必然是“品质战”。

谁能依靠“差异化”异军突起,第一个脱离这一场并不算场面的“碰瓷战”,靠品质真正留住用户,谁就能赢下这一场异常惨烈的“淘汰赛”。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账号处理。

本文为原创内容,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搬运,已签全网维权,如有需求请联系本账号。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