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的李大爷老伴去年去世,如今过着独居生生活。儿子住在附近,有时间便会过来看看他照顾一下。儿子平时工作忙,李大爷心疼他,有什么事情尽量自己解决,一般不给儿子添麻烦。
一天晚饭后,李大爷肚子突然间剧烈的疼痛,他强忍着疼痛,一步步挪到了楼下的诊所。诊所里,医生正在忙碌地接待着其他病人。
看到李大爷脸色苍白、满头大汗的样子,医生立刻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他迅速让李大爷躺下,开始了一系列的检查。“肚子哪里疼?什么时候开始的?”医生一边问,一边用手轻轻按压着李大爷的腹部。“就这儿,疼得厉害,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绞一样。”李大爷指着肚脐周围的位置,声音颤抖地说。
医生皱了皱眉,心里有了初步的判断:可能是急性肠胃炎发作。他迅速从药柜里拿出两盒酞磺胺噻唑片,递给李大爷,并口头交代了用法用量。
“这是消炎药,回去按时吃,应该很快就能缓解。”医生匆匆地说完,便转身去接待其他病人了。
李大爷接过药,连声感谢都来不及说,就捂着肚子匆匆离开了诊所。回到家里,他按照医生的吩咐服下了药物,期待着疼痛能够尽快缓解。
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服药后不久,李大爷开始感到全身发痒,皮肤上出现了一片片的红斑。他忍着难受,又匆匆赶回诊所。但此时,诊所已经关门,他只好强忍着不适回到了家。
夜幕降临,李大爷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他不仅全身瘙痒难耐,还出现了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的症状。
此时,他才反应过来,很可能是药物过敏。因为他对磺胺过敏,刚才去诊所的时候忘记跟医生说明这一情况,医生也没问他。
就在他命悬一线的时候,正好赶上儿子回家来看他,发现李大爷正蜷缩在床上,病情严重,就立刻把他送到了附近的医院。
经过紧急抢救,李大爷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医生告诉他,是因为对磺胺类药物过敏,才出现了如此严重的反应。如果再不及时处理,后果不堪设想。
儿子经过了解,发现原来是吃了诊所医生给的药物才出现的过敏反应以后,又气又急,就立刻向卫生部门投诉了该诊所。
经过调查,执法人员发现医没有给李大爷开具处方笺和填写病历。医生解释说,当时他看见李大爷疼得厉害,情况紧急,没来得及写处方笺,也没有询问是否有药物过敏等基本情况,更没有填写病历,就直接给他拿了药。
没想到,这一疏忽差点要了李大爷的命,他也非常后悔。最终,诊所和医生都受到了行政处罚。
李大爷的这次就医经历,无疑给我们敲响了医疗安全的警钟。处方笺和病历,这两个看似不起眼的医疗文书,却在实际就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处方笺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的正式医疗文件,它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用药信息,包括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等。
这份文件不仅是对患者用药的指导,更是医生诊疗行为的法律凭证。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或患者用药出现问题,处方笺就是追溯医疗责任的重要依据。
而病例中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如果当时医生能仔细询问,认真填写病例,李大爷这个悲剧可能也就不会发生了。
然而,医生因急于给他看病,疏忽了写处方笺和病例,最终发生了严重的后果。这不仅给李大爷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医生及医疗机构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通过李大爷这个故事,引发了我们对患者权利和病历重要性的多角度深刻思考:
从患者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在就医过程中,患者要主动询问处方和病历,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患者也应该了解自己的药物过敏史,并在就医时主动告知医生。这样,医生就能更加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从医生角度来看,应该严格遵守医疗规范,确保患者安全。即使在紧急情况下,医生也应该尽量保持冷静,按照医疗规范操作。
在诊疗过程中,医生要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并记录在病历中。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医生就能迅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
总之,医疗安全无小事。处方笺和病历虽小,但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我们应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药物过敏史等自身情况,这样在就医过程中主动与医生沟通,并积极取得医疗机构书写的处方笺、病历等相关医学文书,保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