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与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相隔600年的巅峰对决,谁更胜一筹

诗词人柳月青 2024-08-19 13:49:18



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作为南唐的最后一位君王,在政治上他无疑是失败的;可是作为一个诗人,他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王者”。

他的词以亡国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多写宫怨,后一个阶段则写亡国、思乡等愁绪,故而也间接地扩大了词的写作范围,在花间词向宋词的过渡期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李煜留下的词作不多,但每一首都是难得的经典,比如这一首《长相思》。自这首词问世以后,600年来无人可以超越,直到清代的大才子纳兰性德横空出世。

纳兰性德被称为“满清第一才子”,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留下的作品却不少。纳兰性德十分欣赏李后主的词,故而在冬天的行军途中,他模仿李煜的词写下了这首《长相思》,开篇就惊艳了世人,被后世称为是唯一一首超越李煜词的佳作。

我们先来分别读一读这两首词,读完后看看一场相隔600年的巅峰对决,究竟谁胜谁负。

01 李煜《长相思》

长相思

南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李煜的前期作品主要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情爱,题材较窄,词风绮丽柔靡,还没有褪去"花间词"的习气。但这些抒发悲愁情绪的作品,没有后期复杂的情感,读来更显轻松。这首《长相思·一重山》便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很明显,这是一首秋词。李煜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巧妙地寄托了词人内心的离愁别绪与无尽相思。名句“相思枫叶丹”也被作为相思的名句。

整首词的赏析如下。

“一重山,两重山。”开篇即以连绵不绝的山峦作为背景,既实写了眼前所见之景,也象征着阻隔在相爱之人之间的重重困难与距离。这种重复与递增的句式,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更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心中难以逾越的思念之墙。

“山远天高烟水寒”,进一步将画面拉远,天高云淡,烟水茫茫,一片寒冷萧瑟之景。这里的“寒”字,既指自然界的寒冷,也暗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山远水长,不仅路途遥远,更寓意着情感的难以触及与沟通。

“相思枫叶丹”,此为写相思的名句。在一片萧瑟中,唯独枫叶如火般红艳,成为了整个画面的点睛之笔。枫叶的红色,常被用来象征热烈的情感,这里则用来比喻主人公心中那份炽热而深沉的相思之情。即便外界环境再如何清冷,内心的爱意却如枫叶般炽热不减。

“菊花开,菊花残。”通过菊花的开落,巧妙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菊花从盛开到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映射出主人公相思之情的持久与不变。无论时间如何推移,那份深深的思念始终萦绕心头,无法消散。

“塞雁高飞人未还”,以雁南飞而人未归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失落与无奈。大雁尚能按时迁徙,而自己所思念之人却迟迟未归,这种反差更加凸显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

“一帘风月闲”,结尾处,风月依旧,却只能独自闲挂窗前,无人共赏。这里的“闲”字,既写出了风月之景的静谧与美好,也透露出主人公内心的空虚与寂寞。风月虽好,却无人相伴,所有的美好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传达了主人公深沉的相思之情。山、水、烟、枫、菊、雁、风月等意象的巧妙组合,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思念与哀愁的世界之中。同时,词中也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短暂的叹息,使得整首词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与深刻。

02 纳兰性德《长相思》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首词写于冬天。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康熙出关东巡祭告奉天的祖陵。纳兰性德随从,二十三日出山海关。塞上风雪凄迷,苦寒的天气引发了纳兰对京师中家的思念,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词,以其而著称。整首词深情细腻、意境悠,通过描绘词人随军出征途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浓烈的思乡之情。

下面是这首词的深度赏析。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开篇即以“山一程,水一程”的叠句,形象地勾勒出词人随军翻山越岭、长途跋涉的艰辛行程。沿用后主词中的重复与递进的句式,同样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也让人感受到行程的漫长与不易。而“身向榆关那畔行”则明确指出了此行的目的地——榆关(今山海关一带),预示着词人即将远离故土,踏上边关之旅。

“夜深千帐灯。”这一句转而描绘夜晚的景象。夜深人静之时,万千营帐中灯火通明,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这既表现了军队的浩大声势,也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氛围。灯火虽亮,却难以驱散词人内心的思乡之情,反而更加映衬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下半阕转而描写边塞的风雪之夜。风雪交加,一更接一更地吹打着营帐,发出嘈杂的声音,使得词人难以入睡,更无法进入梦乡与亲人团聚。这里的“聒碎乡心梦不成”是全词的情感高潮,直接表达了词人因思乡心切而夜不能寐的痛苦。风雪的声音不仅打碎了他的梦境,也打破了他心中的宁静与希望。

“故园无此声。”结尾一句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边塞的风雪之声与故园的宁静进行对比。在词人的记忆中,故园是温暖而宁静的,没有这样嘈杂的风雪之声。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边塞环境的恶劣与艰苦,也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对故园的深深眷恋与向往。同时,这一句也起到了收束全词、点明主旨的作用,使得整首词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整首词以其深情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传达了词人随军出征途中的思乡之情。词中既有对行程艰辛的描绘,也有对夜景的细腻刻画;既有对风雪之夜的直接感受,也有对故园宁静的深切怀念。

李煜与纳兰性德,一个是“千古词帝”,一个是“满清第一大才子”,他们都是多情的性格,都写出了婉约的词作。

或许,在南唐“凤阁龙楼连霄汉”的皇宫里,李煜不过是在酒酣歌罢之余写下了这首代表着思念的《长相思》。而几百年后,作为“南唐李重光后身”的纳兰在风雪声声中,想起了家乡,想起了后主的词,写下了这首《长相思》。

它们都是满含柔情的泪水,凝固在了时光的冰棺里,成为了遗珠,成为了永恒。

而这两首经典的《长相思》,几百年来一直被人用来比较赏析,但是孰优孰劣,孰高孰低,一直难分高下。

其实诗词赏析一直都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若真要评出高低,倒也失了诗词本来的朦胧之美,您觉得呢?

5 阅读:587
评论列表
  • 2024-08-24 22:52

    李煜千古词帝是天花板极别的, 后人拿什么比啊!

  • 2024-08-23 16:09

    纳兰性德有模仿之嫌!

    醉梦人生 回复:
    鞑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