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一号现状曝光,驾驶舱还原骗局真相,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4-04-24 08:54:31
文/平观千史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曾是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并为全球当年最佳发明之一,是可以从汽车等交通工具头上略过的大型交通工具,也是概念图,都很是气派的所谓前沿黑科技。

但再多的头衔,也抵不过有着诸多概念加持的设计,其实就是一个隐藏在,诸多套路之后的非法集资项目,所谓前卫概念和颠覆性发明,却都也只不过是个骗局。

那么为什么“巴铁一号”在短暂的亮相后,还没来得及为人们服务,就需要归隐于不知名的角落?这其中究竟隐藏了哪些秘密?

空中巴士“巴铁一号”

巴铁一号其全名为巴铁1号试验车,是一种由我国自行设计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并自主研制的一款,有着空中巴士概念的交通工具。

而这项被巴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并研制出来的空中巴士,在2016年8月就已经,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区开始了启动与综合试验。

这项交通工具的设计理念,也是为了适用于城市主干道的路面上空,通过依靠电力驱动的方式,实现上层载客运输,下层镂空正常通行车辆的目的。

此概念一出,不仅可以有着宽体高架的电车设计,还是一种具有大运量的一种新型公共交通工具,对于城市交通的拥堵,具有很好的解决概念。

作为第一个试验样品的巴铁1号试验车,也就在众多人们的期盼之中横空出世了,其成品设计有着300人的额定载客人数,而长、宽、高也分别为22、7.8与4.8米。

而宽阔的车厢内部,也可以有20根手扶立柱和55个车厢座位,在高峰期满足不同需求的乘客出行的需要,是个人们理想中,能在高峰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

液晶屏幕、动态地图等一应俱全的巴铁一号,有着超前设计概念并成功出样的巴铁一号,却是在亮相众人面前之后,就悄无声息的消失在了大众视野。

并不是什么颠覆性发明?

2016年亮相剪彩,2017年7月就被人们发现,其已经被转移到了无人空地上,崭新的车内外毫无使用痕迹,还周身都遍布灰尘与水渍,成为了项特殊的“景点”。

这个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出的50大发明,当时还幻想着可以在路面风驰电掣的巴铁一号,真实的它却是与人们想象中的样子,有着越来越大的差距了。

2016年8月的一个阴天,带着大红花的巴铁一号,风风光光的就那么出现在了大众面前,200多米走了一分多钟,阵仗很大却并没如想象中的那般“飞”起来。

一经亮相的巴铁一号,也是引起了众多人们关注的目光,而其中也有南京的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的研究院院长,在了解完巴铁一号的相关参数后,有了这简直是在骗人的强烈想法。

据新华网消息,巴铁一号这个被外媒多次夸赞的交通工具,在经过专家对参数的了解之后,立即是决定写一篇文章,来批评巴铁一号,种种不符合交通安全的问题。

所谓颠覆性的发明,有着美国媒体的疯狂吹嘘,这个巴铁一号实际上,无论是从巴铁一号的体积块头上,还是在路面行驶安全上等,都是不符合交通道路要求的。

而专家提出的问题也句句在理,比如巴铁本身高度,就已经达到了4.5米已经属于超高,在下方留下的约2.1米的空间,会对正常行驶的司机造成心理与视野上的极大压力。

在常规车辆有着50-60时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小轿车司机敢从中间穿行而过的,就算是非机动车都需要有净空高度达3.5米以上的高度,又何况是在路面行驶的机动车辆。

除了下方通车这项要求不合理外,对于上面用于载客的空间内的人员,也并不是个安全的设计。

比如在巴铁一号的空间内,有约350平方米的空间,在盛满乘客后仅靠两侧薄薄的钢体壳进行支撑,又是位于悬空高达3米的位置。

一旦车速达到30公里以上时,在众多力的作用下,车身是无法保证,其车辆结构的安全与稳定,这对于置身其中的乘客而言,无疑也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所以这样的被大肆称赞过的发明设计,终是没有实验从演示到测试的阶段,只是将一个概念具象化了而已,不仅只能跑直线,转弯都将会是很困难的。

空中巴铁一号的隐藏骗局

其实空中巴铁一号的概念,早在1969年的美国,就有人构想过类似的概念,但因为实用性上,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所以在美国也是没人敢于尝试这样的构想。

然而在国内时,2010年此概念也是已经为人们所知了,在2010年的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就以“立体快巴”被媒体大肆的夸赞。

像是速度快、成本低、零排放、载人多等等,就是这样一个给人以高高在上感觉的立体巴士,直到2016年,才以实体的形式驶入了人们的视线。

但就是这个集众人期望,被高高捧起的发明研究项目,其背后其实就是一个网络金融P2P的理财公司在运作着,通过不断的吸纳投资人存款,在承诺高额利息回馈下,运行着有着很高资金链风险的集资项目,是被金融理财公司包装出的金融骗局。

据中国青年网消息,当时也有一些官方媒体的人们,提醒并不能盲目的被主流影响,过于轻信有关巴铁项目的报道,投资需谨慎不能只顾眼前的美好蓝图。

但可能也是收效甚微,没多久有关巴铁的模型车就问世并开始了路面测试,但在专家的分析与参数的解释后,这个巴铁模型车,也就是巴铁一号可能根本就是游乐场的水平。

甚至还有人们会称,这个巴铁项目模型车,就像是一个大号的龙门吊,真正的相关研究项目想要实施,怎么也都得有个5年时间,而巴铁项目不过1到1年半就完成,简直是漏洞百出。

而在巴铁项目赚足了噱头后,人们才真正注意到了背后问题不断的一家理财公司,其已经在出售和捆绑,巴铁相关的投资理财项目了。

然而这个隐藏在巴铁项目背后的理财公司,其实早就在2015年《北京商报》的文章报道中,就已经露出了马脚,公司在许诺会回馈高收益回报的,正是存在有诸多问题的一家联合企业。

简单点儿说,就是这家公司企业经手的项目,从法律层面看,就是一旦发生公司跑路情况,就会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公司是存在金融相关问题的。

所以也就是巴铁项目,其背后实际也是为了骗取人们的钱财,用一个并不符合要求与上路安全规范的实体示范车,糊弄人们为这个不合理项目进行投钱。

凭借噱头的推广与火热人气场面的烘托,甚至打着与政府合作的名头,用收益12%的高回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在当时也是赚的盆满钵满。

但谎言终究是谎言,不出一年的时间,据环球网消息,参与其中的理财公司背后董事长白志明及相关得到32名嫌疑人,因为非法集资得到罪名,被警方抓捕归案。

而那被许诺并予以众望的巴铁项目,不仅被勒令拆除停止,随后被拉到了无人的地面上,成为了一堆崭新的普通烂铁。

真实的巴铁一号试验车

实际上,真实的巴铁项目总设计师宋有洲,并没有真正专业且靠谱的资格能力,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他,不仅没有积极学习钻研真正有用的发明,而是就凭借想想,就搭建了一辆,处处都显现出不合理的模型车。

而就是这个巴铁骗局,造成了4万多名投资人的经济损失,其金额更是高达48.86亿元,是具有典型非法集资特征之一的案件。

直到2024年4月,一位个人抖音账号名为一周一车的人,在得到相关允许拍摄的情况下,带领人们再次看到了,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巴铁1号试验车。

视频中的博主,在靠近巴铁一号时,可以看到这个车辆的前轮是被固定的,这也意味着这个交通工具,只能走直线并不能转弯。

而在车身外面的前后只有4组轮胎,除了正常的金属导轮之外,也就只有4个橡胶轮胎,靠着这4个普通橡胶轮胎,就想要实现动力以及刹车的功能。

当随着视频脚步进入到车身的内部,入眼也皆是能看出是崭新的内部设施,前后都有的两个驾驶室,操作台与空间等,都与高铁列车十分的相似。

然而让人们感到敷衍的,却是在这个吸纳了高额资金的巴铁一号内部,使用的竟是隐藏在角落之中的一个普通空调柜机,通过车内的出风口,设想达到为人们制冷、暖的作用。

在内部设施与城市地铁几乎无二样的车厢内,可以看到宽宽的车身,空间看着挺大但却是空有其表,车厢的防水做的并不怎么样。

随着博主的脚步,到处都可以看到前一天因为下雨,所留下的水印痕迹,崭新的座椅与车内地面上,随处都可见因为下雨,而被渗进去的雨水和灰尘混合的样子。

现在已然荒废的巴铁一号,虽然不能真正的为人们所服务,造出的示范车也是能看到一些敷衍的痕迹,但也不得不说的,是这个设计构想,却是能够成为治理交通拥堵的好创意。

在世界众多的发明之中,也并不是所有的发明都能一次成功,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与有着超前思维的发明创造。

但有创新发明的思维是好的,如果用歪了成为敛财或是欺骗他人的工具,那么不仅不会得到人们的称赞与认可,还会要先受到法律制裁的。

就像巴铁项目一样,初衷可能是好的,概念可能是具有创意的,但因为一些人们的私心,做了违法的恶劣行为,那也必须承受其该有的违法后果。

参考链接

百度百科——《巴铁1号试验车》

中国青年网——《空中巴铁疑似骗局媒体揭空中巴铁一号骗局内幕》2016年08月4日

新华网——《学者看“巴铁”事件:暴露国民科学素养等问题》2017年07月5日

环球网——《《长安信托消保微课堂》| 慧眼识别非法集资:花样百出套路深,千万别当真》2018年04月26日

抖音账号——《一周一车 有人还记得“巴铁”吗? 消失了八年,被我找到了》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