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打人不打脸”,脸面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有时比生命还重要。然而,在特殊时期,社会动荡,出现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件。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似乎都陷入了“狂热”。
比如在1967年,一位开国上将接到命令,来到北京做检讨,竟然被一位中将打了一耳光。打人的正是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的吴法宪,被打的不是别人,是战功赫赫的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
陈再道,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新村程家冲人。生在程家冲,其实将军原名姓“程”,只因1926年参加革命时,填表人不分音律,误将“程”写为“陈”,导致其姓误用至今。
陈再道幼年是个苦命的孩子,父母双亡,只得由叔父带大。没有父母的教养,孩子总要少些偏爱,性情顽劣。
某日,村里富户用车水育秧苗,陈再道在水车边佯装摸鱼,待人走后,背地里挖了一个洞穴通到田外。富户回来一看,十分纳闷,心想“抽水一天,还不能灌满水田”。所幸,陈再道走上了革命道路,增长了不少见识,也改变了身上的顽劣性情。
反“围剿”时,陈再道面对两名国民党士兵包围,丝毫不惧,用枪托将其双双撂倒。即便是咽喉中弹,也指挥部队继续冲锋。老上级徐向前闻讯了这一消息,下了个死命令:“不许陈再道打冲锋。”
抗日战争中,陈再道奉刘伯承命令,开赴河北冀南,建立了敌后根据地,打了许多大胜仗。
1938年,陈再道忽然接到急报,景县分区司令葛桂斎叛变投敌,陈再道立即翻身上马,单骑追之。来到叛兵处,陈立马高呼:“要抗日的,跟我回去,既往不咎;要当汉奸的,今日放你走,来日就只能兵刃相见了。”葛部下闻之,纷纷回返。
建国后,陈再道一直在武汉军区任司令员。武汉位于九省通衢,是全国的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毛主席就经常来到武汉,视察部队。然而,在特殊期间,武汉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1967年2月8日,武汉激进派在《长江日报》发表了声明,公开乱军,扰乱社会秩序。5月16日,拥护部队的群众自发组织了“百万雄师”。两派矛盾不可调和,且有失控的风险。
毛主席听说了之后,放心不下,亲自来到武汉,调查情况。
可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民众一旦失去理智,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主席在武汉军区内部居住时,竟然遇见了一伙暴民,差点危及性命,所幸逃出生天。回到北京以后,中央立即电召陈再道来京负荆请罪,住在京西宾馆。
会上,陈再道遭到了严厉的批评,他本人也作了检讨。不过这种个人自我批判在旁人看来,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开国中将吴法宪的眼中,陈再道的行为甚至是“惺惺作态”。
为此,吴法宪亲自上场,在康生的授意下,打了陈再道一耳光。这对于将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的陈再道而言,还不如枪毙了自己。所幸在周总理的关怀下,陈再道渐渐释然。
可事件到此还未结束,不久,北京的造反派听闻了陈再道住在京西宾馆,立刻将其团团围住,逐楼搜查。周总理得知后,指示宾馆领导将陈再道藏匿于电梯内,故而逃过一劫。
后来有人半开玩笑,问陈再道:“电梯内滋味如何?”陈再道开朗地回答:“好比战争时期,打的地道战。”看来,经过种种磨难,陈再道变成了一个安平乐道的将领,懂得自我派遣心中的苦闷。
改革开放后,陈再道的冤屈一一洗清。他在后来的审判中,也并没有对吴法宪落井下石,而是据实陈述。
70年代末,陈再道出任了铁道兵司令员,对我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93年,陈再道走完了波澜壮阔的一生,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