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另一种解法:所谓「金陵十二钗」,不过是十二个戏子

王玄陵有笔札 2024-11-26 11:32:32

仆於研「红」之间,颇摭十二钗之赜隐,累累与梨园俊扮相埒,盖十二钗者,梨园十二生旦而已,所谓「红楼」者,即舞榭也。

故今着一长文,得十二钗之遗珠穿连通论之。

01「红楼」之出处

「红楼」一词的出处,来自唐代大相国寺的红楼院。

其前身是唐睿宗李旦的藩邸,也就是安国相王府,当时的红楼院就是相王府的一处舞榭,大致相当于宁国府中的天香楼。

唐睿宗登基以后,作为藩邸的相王府升格,就被建成了大相国寺,就像清代雍亲王胤禛登基以后,他的雍亲王府被升格为雍和宫一样。

大相国寺建成以后,这个红楼院作何用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到了唐宪宗的时候,大相国寺被赐给诗僧广宣上人,红楼院就成了当时著名诗人的雅集唱和之所。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红楼院一定程度上又恢复了他舞榭的功用身份。

在这一时期,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曾以“红楼”入诗,其中的“红楼”指的就是这座红楼院。后来,在对“红楼”一词的引用当中,渐渐地就变味了,它逐渐被广泛的引申为“皇家庭院”、“高级娱乐场所”等意思。

所以,到了宋代的时候,就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典故了。很多宋词之中,都有对“红楼”的引用,但是意思就越来越宽泛了,有代指女子居所的,有代指繁华之地的,不一而足。

到近代,受《红楼梦》的影响,读者下意识的认为“红楼”指的就是贾府,再结合唐宋诗词中对“红楼”一词的误解,就把“红楼”一词解释为富家大族,这实际上是对典故的误解。

所以,“红楼”一词最早指的就是“舞榭歌台”,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梨园。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种种迹象表明,《红楼梦》作者对这个典故是了解的,并不存在误用,荣国府的梨香院就是红楼院的影子。

以上,土默热、聂桥诸先生业已考明。

02 「十二钗」与十二个戏子

「十二」这个数字,在小说之中有非常特殊的含义。

不仅如此,「十二」这个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样有特殊的含义。

一般来说,古典小说中出现「十二」,都是在象征十二地支、十二个月。

《红楼梦》中的「十二」,跟十二地支、十二个月似乎也有一定的联系,因为“月”属阴,而小说中出现的「十二」,基本上也都是属阴的。

但这样的联系并不紧密,不足以解释「十二」这个数字对作者、对小说的重要性。

所以,「十二」对于作者和小说,必定还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我们不需要知道它到底有什么含义,但是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小说中出现的「十二」都具有同一指向性。

小说中的「十二」,主要出现在三个地方。

第一个,自然就是金陵十二钗。

第二个,女娲补天遗落的石头,高经为“十二丈”,脂砚斋批道:“照应十二钗”。

第三个,就是在梨香院学戏的十二个小戏子。

脂砚斋曾经提到过,小说中只要提到「十二」这个数字,都是在照应十二钗。就连石头都能“照应十二钗”,十二个戏子就更是概莫能外了。

书中的十二个小戏子,从整体上来论,在很多方面和十二钗有相似之处。比如,她们都年轻貌美,她们都性格鲜明,她们都有“情痴”之弊。

然而,这些都是外在的对比,二者之间如此的相似,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联系。

其实,十二个戏子在梨香院学戏,梨香院就是她们表演的舞台。

同理,十二钗生活在贾府之中演绎一段风月,贾府就是她们表演的舞台。

所以,十二钗也就是十二个戏子,贾府就是她们的“红楼院”,这是《红楼梦》这个书名的隐喻之一。

03 听「西厢」落泪

俗话说得好:“看西厢落泪,替古人担心”,然而, 林黛玉就经常因「西厢」而顾影自怜。

第二十三回,黛玉听到梨香院的小戏子们在练习,唱道: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黛玉听到这里后,不觉“心动神摇”、“如痴如醉”,又想到《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忍不住联想到了自己的痴情,“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黛玉和贾宝玉偷偷看《会真记》,宝玉忘情说道:

“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

这是把林黛玉比作了戏曲中的崔莺莺。

第二十六回,贾宝玉再次忘情,说道:

“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又一次将林黛玉比作了戏子。

另外,戚序本第十八回的回前诗,写道:

“为剪荷包绾两意,屈从优女结三生。”

这里明确的将林黛玉称作“优女”,也就是戏子。

凡此种种,无不是在暗示黛玉戏子的身份。

04 黛玉是个“旦”

第二十二回,贾母给薛宝钗过生日,在院子里搭了一个小戏台听戏。

到晚间散场的时候,贾母因为喜欢其中的一个小旦,专门让人带过来给了赏钱。

这个时候,凤姐提到这孩子“活像一个人”,众人心知肚明却不言声,只有心直口快的史湘云说是像林妹妹,由此惹出了一番不快。

这一处,是最为生动的暗示。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凤姐原话说的是:“这个孩子扮上活象一个人”,这正说明黛玉是舞台上小旦的扮相,崔莺莺、杜丽娘之流。

也就是说,林黛玉是“红楼”这场大戏中的小旦。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在十二钗和十二戏子之间找到对应关系。

十二戏子中的小旦只有两个,分别是龄官和菂官。

龄官就是“划蔷”的那个情痴,龄官长得很像林黛玉,她划的“蔷”字是十八划,曹霑的“霑”字同样也是十八划。不仅如此,龄官还自小多病,甚至后来严重到呕血,最后可能是病死了。

很显然,小旦龄官就是林黛玉在梨园的一个分身。

关于菂官的描写不多,只知道在戏子们被解散以后,她就早早的病死了,说明她身上同样有病。而且,她在舞台上和藕官扮演夫妻。

由此来看,她身上也有林黛玉的影子,但同样也能看到薛宝钗的影子,因为薛宝钗最后和贾宝玉成为了夫妻。

所以,我认为,小旦菂官是薛宝钗在梨园的一个分身。

《红楼梦》的主旨就是“怀金悼玉”,“金玉”指的分别就是薛宝钗、林黛玉,如果说十二钗中有谁可以被视为“小旦”,那就非这两个人莫属。

而且,薛、林背后映射的其实是同一个人,她们两个共用同一首判词,脂砚斋也说她们“名虽两个,人却一身”。

小结

「红楼」者,幻境中的大舞榭也,十二钗就是“红楼”中的十二个戏子、演员。

同理,梨园就是装扮的小舞榭,十二个戏子就是其中的小演员。

二者之间可以找到一一的对应关系。

所谓“红楼梦”,就是在说人生如戏,你我皆是舞台上的戏子之意,这是表层的意思。

更深层的意思,则是告诉我们,舞台上的东西不能当「真」,但是舞台上演的故事却有真实的影子。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