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斯大林也怂过:看到贝利亚远远走来,他顿时心如死灰

审度 2023-07-13 14:16:54

“斯大林”在俄语中意为“钢铁”,提起这位伟大的苏联领袖,我们总能想到他钢铁般的政治手腕与意志。

二战最为艰苦的时刻,是斯大林的坚定稳住了民心,最终扭转战局。然而您可能不敢相信,某段时期,“钢铁同志”其实跟普通人一样,对这场战争心里根本没谱。

据近侍回忆,斯大林曾坦白,某次莫洛托夫与贝利亚等几位同僚来汇报工作,他透过窗看到他们远远走来,立马变得心灰意冷,以为他们是来逮捕自己的。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不得不讲一些不常被我们提及的真相。

众所周知,苏联在战争初期的疲弱表现,很大程度上归咎于苏军的准备不足,而这其中,以斯大林为主导的最高决策层对局势的过分乐观与误判又占了相当一部分。

斯大林本以为苏德两国有着相似的处境与共同的敌人,本该通力合作对付英美,况且两国此前刚刚携手做掉了波兰,眼下压根没理由反目成仇。战争爆发后,苏联兵败如山倒,迅速陷入无兵可用的窘境,以至于向来稳如磐石的斯大林都被打懵了。

话术十分严谨的他,居然在与下属的私聊中罕见地透露出了悲观主义情绪,感叹道:“列宁同志把国家交给了我们,没想到却要毁在我们手里!”

彼时的斯大林恐怕终于体会到了二十多年前列宁的感受。

1918年3月,在列宁的主导下,苏维埃俄国与一战同盟国集团签下《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这纸条约对历史有两大主要贡献:它以空间换取时间,帮助年轻的苏俄在最困难的阶段站稳了脚跟;此外,它也成了“列宁是德国间谍”这一著名历史阴谋论的重要“证据”。

要知道,1917年12月3日,当德国的条件传回莫斯科时,支持列宁“赔款割地换取停战”主张的中央委员只有6位,斯大林赫然在列。

1918年1月2日,在苏俄高层的表决会议上,60名与会者中支持列宁的也不过只有15人——在他们看来,建国后立马向帝国主义妥协,这是十分可耻且绝无法容忍的,列宁也一度被嘲讽为“卖国贼”,好在历史最终为他正了名。

彼时政治生命还算年轻的斯大林站在“伟大导师”雄壮羽翼的庇荫下,恐怕无法感受到身陷如此处境的感受,而到了1941年,当德军大举来犯之际,已被推到历史最前台的他由衷地感叹:难,真特么难!

笔者在之前文章中分析到,斯大林的权力大厦很大一部分建立在他的政治威望之上,虽然在1941年10月15日,当局出台第801号命令,决定将重要的国家机关后撤至距离莫斯科约1100公里外的古比雪夫,作为临时首都继续抵抗,但撤这一步容易,它引发的后续连锁反应可能是灾难级的、难以控制的。

另一个尤为重要的因素:丢下莫斯科的百姓逃跑,如此行为势必对斯大林的政治声望乃至权力根基都造成巨大破坏,这也是他绝无法容忍的。

几番思考,他决定遵从导师列宁留下的伟大政治遗产——求和。

整个二战中,苏联共有3次停战和谈尝试,且都处于高度机密状态。第一次发生在1941年7月前后,彼时斯大林手里的牌不多,但他自认为其中一张是可以依仗的王牌。

德军闪击苏联的同时,迅速从苏联撤走了一批外交人员,其中有一位名叫戈尔哈尔特·盖盖尔的外交官员实际上是一名苏联间谍。不久后,他向内务部提供了一份情报,大概是说对于这场战争,德国高层内部分歧严重,不少国防军高级将领对入侵苏联持反对态度。

斯大林对这条消息视若珍宝,他认为,眼下德国在苏联抢了这么多便宜,一旦苏联愿意作出一些“让步”,德国人肯定乐于停战,毕竟“攘外必先安内”嘛。

于是,斯大林一方面要求莫洛托夫会见保加利亚大使,希望后者能帮忙斡旋;同时又把一封密信交给贝利亚,命令他务必转交到德国元首手上。

或许当年列宁的遭遇历历在目,斯大林深知求和的不光彩,特意要求贝利亚低调行事:“必须注意,这些活动只能以私人名义进行,绝对不能借由政府的名义。”

此外,斯大林显然对他的和谈计划给予厚望,将其称为“新布列斯特和约”,吩咐贝利亚道:“拉夫连季同志,请您再想想办法,以私人途径试探签下和约的可能……我们可以让出波罗的海、白俄罗斯以及乌克兰的部分地区。”

然而,彼时的德国势头正盛,兵强马壮,毫无接受停战的理由。希特勒给出的回复明确且令人绝望:“我们没有必要接受布尔什维克的停战请求,德军将在8月15日占领莫斯科,10月1日,我们将结束对苏联的全部战争。”

然而从史料看,希特勒恐怕并没有收到斯大林的亲笔密信。

原来,这封信最终被交到了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手上,他本该借外长里宾特洛甫之手上呈给元首,不料后者坚定的态度让他打了退堂鼓。不久,舒伦堡被解职,密信便没有交到希特勒手中的机会了。

后来,舒伦堡回忆此事时坦白,自己本该将斯大林的私人密函交给希特勒,但他却自作主张地扣下了:“当时战局对我们太有利了,我们完全有时间与俄国人讨价还价。”

不久,德国政府高调宣布:“不接受莫斯科的投降,对所有企图保卫莫斯科的人都坚决予以歼灭。”

这句回应让斯大林的心情坠入谷底,一股悲观情绪开始蚕食他心中的冷静,以至于向来稳重的他,在与旁人的谈话中都忍不住透露出明显的忧虑。而他也有些“做贼心虚”,曾透露一度以为自己会被逮捕,至于是因为“私下试图向纳粹妥协”,还是战争爆发后的决策失误,这就说不清了。

苏军少将帕夫连科透露,虽然苏联当局很快也拿出回应,声称“不让纳粹的脏手玷污列宁墓”,但实际上斯大林依旧没有放弃他的“新布列斯特和约”计划,分别在莫斯科战役与斯大林格勒战役后与德国高层沟通。

只不过,由于战争局势的扭转,苏联在这场博弈中逐渐由守转攻,说话越来越硬气,甚至苏联方面在言辞中还带着一些“强者炫耀胜利”的色彩。

此外,据一些资料现实,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几个月后,苏德双方代表团当真就和谈问题举办了一次小规模会晤,双方因条件相差太大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另外,由于战局逐渐明朗,斯大林期待着最终胜利,这样的谈判自然也不会有结果了。

可能有人会说,揭露这样的历史,是对斯大林这样的历史伟人的玷污。笔者倒认为,历史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一些原本饱满的人物被脸谱化,逐渐变得扁平,这些历史插曲反而让他们的人性回归,完全无碍这些历史人物的伟大。

此外,斯大林和谈的初衷无非是救亡图存,身为苏联领袖的他为国家谋取利益,这本应是高尚的。况且历史存在唯结果论,若干年后,人们只会记得苏联打赢了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至于过程如何,恐怕多数人就不那么在意了。

3 阅读: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