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病”之本义,《说文》谓“疾加也”,而“疾”又解作“病也”,二字均从“广”部,是人不适倚床的象形。“证”是“证侯”或“脉证”的简称,指病人在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的过程中,在整体层次上的外在表现。
中医“病”和“证”都是临床思维的产物,辨病是对疾病病理变化全过程的认识,它强调疾病内在的生理病理变化规律;辨证是对疾病某阶段病情状态的整体认识,揭示疾病阶段性的主要矛盾。
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开中医辩证论治之先河。首次提出了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的概念,为后世八纲辨证理论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他同时也重视辨病施治,对于内伤杂病,应用脏腑经络辨证的辨病模式。如《金匮要略》重视辨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叶天士是善于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又一楷模。《外感温热篇》:“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犹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叶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认识到了温病独特的病理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还通过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审度,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措施。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临床诊治。
蒲辅周的三治脑炎当代中医临床方面对辨病与辨证论治的研究最有成就的,突出代表是蒲辅周总结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辨证论治理论。他认为乙型脑炎是病毒引起的疾病,中医从发病情况,结合季节气候有属“暑温”、“湿温”之不同。
1954年,在石家庄、华北平原一带,突然流行乙型脑炎。乙型脑炎都是小儿患病,高烧后抽搐,角弓反张,整个人抽起来,最后就死掉了。当时中国请来了很多西医专家,可也没办法。最后请出了蒲辅周老先生,用的是清热解毒、清热养阴的药,效果很好。
当时的主方叫白虎汤,里面有四味药:石膏、粳米、知母、甘草。
第二年,1955年,北京地区也开始流行“乙脑”,又用白虎汤,效果就不行了!蒲辅周用五运六气去推测,说,1954年是甲午年,这年的特点是火气比较旺,但第二年1955年是乙未年,变得湿气重了。所以,治“乙脑”应该在白虎汤清热的基础上再加一味苍术。加了一味药之后,这个白虎汤马上就有效了,很快就把北京地区的瘟疫给灭掉了。
到了1956年,“乙脑”又起来了。这时,蒲辅周说,这种湿气靠发散解决不了,应该让它从小便排出去。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年的湿气跟水一样,是阴邪。
1956年是丙申年,蒲辅周根据五运六气的特点推算,治乙脑应该从下焦把湿气给渗出去,叫淡渗利湿。当时他用了两个治温病的方子:三仁汤和杏仁滑石汤,非常有效。
赵锡武的手段中医辨病与辨证论治的优点还体现在可以处理一些西医难以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难题。林氏报道,已故的赵锡武老大夫生前诊治一妇女,因便秘20多天而住院,西医大夫疑为肠道肿瘤,剖腹探查未见异常,而老妇从此每日腹泻,发烧不已,最后诊为“肠道菌群失调”,需“肛灌”健康人的新鲜粪便,但为老妇拒绝。经赵老诊断为太阳、阳明合病,投以葛根加半夏汤,3剂而愈。
中医辨病与辨证论治的优越性不言而喻。中医对疾病的认识,不仅仅着眼于局部的病理改变,而是把局部病变与整体机能联系起来,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治疗疾病不是直接将治疗手段作用于致病因素、病变部位,而是通过调整整体功能,发挥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修复能力,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至于其它疑难疾病,前贤触类旁通的不计其数,对后学者的启示,其功非小。
“辨证”辨什么?症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既可以是患者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如头痛恶心、恶寒发热、烦燥易怒、尿频、浮肿等症状,又可以是医生检查患者时发现的异常征象,如舌苔、脉象、神态等的异常表现。
症是构成病和证的基本要素,是判断疾病、识别证的重要依据,因其只是疾病的个别现象,所以症仅反映疾病个别或部分的本质。
证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况,包括病因、部位、性质和邪正关系。它是一组有内在联系的反映疾病阶段性本质的症的集合,是一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因此,能反映疾病阶段性的本质。
辨证
辨证是指医生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信息,结合季节、气候、地域环境及患者的体质、性别、职业等因素,运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辨清病因、部位、性质和邪正之间的关系,通过概括、判断找出疾病的本质,得出诊断结论的过程。
是故凡欲认识疾病,了解病机,必先从辨证入手,辨病与辨证不可分离,这亦是中医诊察任何疾病的共同方法。
中医诊断疾病的手段是“司外揣内”,没有建立起受控的实验体系。没有对生理病理现象作定性定量分析。而是根据表现于外的各种症状、体征,依靠想象或联想推测体内情况。主观因素较多,客观指标较少,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很大的随意性,这就难免出现偏差和错误。
特别是临床上有些疾病的潜伏期、初期,并没有症状或体征表现于外,有诸内尚未行诸外。因无症可辨,这就使主要依靠司外揣内手段的辨证论治,失去了对疾病早期治疗的机会,这不能不说是它的又一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