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中国战场被持久战死死拖住,使其在太平洋战争中节节败退,美国趁势发动“钢铁台风”战役踢开了日本国门,随后投降两颗原子弹,日本政府宣布向盟军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降书,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句号。传统观点认为,广岛、长崎两地遭美军原子弹轰炸,是日本决定无条件投降的最主要原因,不过日裔美国历史学家长谷川毅就提出,苏联对日参战,才是更重要的原因。
要叙述苏联在此事的影响,首先要谈到1941年4月,大战期间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苏日当时虽然彼此敌对,但《苏日中立条约》得以令双方抽出在满洲里、蒙古等地的军队。苏联想先对付欧洲纳粹德军,日本则利用撤回来的军队,一路向南扩张,进军东南亚,无需再防守北方的苏联。
1945年2月,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中,同意苏联红军将在德国投降后“两、三个月”,加入盟军对日作战。就在8月9日,长崎原子弹爆炸前的凌晨,160万苏联红军终于对日本控制的伪满洲发动袭击,展开“八月风暴行动”。著有《广岛长崎》一书的澳洲历史学家Paul Ham 研究日本高层会议记录指出,日本军事参议院对长崎受到原子弹袭击一事漠不关心,反而全身心地讨论苏联的进攻。日本高层会议记载:“长崎被美国的一颗新款‘特殊’炸弹摧毁,传达消息的人员,收到的回复只是‘谢谢,快走’。
不是原子弹!苏联进攻才是日本投降的关键长谷川坚持认为日本的投降,最主要是因为苏联参战,这远比两颗原子弹的袭击来得重要。长谷川认为时序上日本是在苏联红军参战后决定投降,而非直接因为数日前的广岛原爆。他引用日本的历史学家麻田贞雄见解,认为长崎原爆对日本战略的影响微乎其微。
因为战争期间东京在内许多日本城市均遭轰炸机轰炸,日本人早习以为常,原子弹对他们来说只是轰炸规模提升,并非什么新威胁。
上图:1945年3月9日,美军B-29轰炸机轰炸东京后的景象。长谷川指出,战争期间,东京在内许多日本城市均遭轰炸,日本人早已习以为常,仅视长崎的原子弹为规模有所提升的空袭。
美国前国防部长、二战时开发轰炸机后勤系统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也曾表示:“对1945年夏末的日本军方领导层而言,引入一款能摧毁城市的武器,不会特别令他们震惊或意外。”
长谷川2005年的著作《与敌人赛跑》,也提及日本军方对苏联红军的担忧。早在1930年代末,日军两度在中国边境跟苏联爆发冲突均以失败告终。因此日本军方认为,面对苏联红军的进攻,日军再做抵抗也属徒劳无功。而1945年7月间,日本一直希望苏联能居中协调自己与盟国达成和平协议,但苏联参战,日本希望落空,日本只好接受《波茨坦公告》中的无条件投降要求。
1945年7月28日前担任日本关东军参谋副长,后来担任内阁综合计划局长官的陆军中将池田纯久,对占据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情况了如指掌。池田纯久相信苏联参战,等于日本败局已定:“听到苏联参战的消息,我觉得我们再没有机会了。”
长谷川强调,关东军自1944年后半年起,便一直将部队、装备及弹药转移回日本以防卫本土,军队只是虚有其表。池田又经常对关东军司令提出:“假如苏联参战,日本便无法继续战争。”后来的战况也如其所言,苏联红军自对日作战开始后20日就已抵达奉天、长春及齐齐哈尔、两周内已开始袭击日本海岸附近岛屿。
长谷川表示,天皇及政府内部的主和派别当时急于停止战争,他们期望美国人对待日本会比苏联人更仁慈。长谷川指出,即使两次原子弹爆炸,广岛、长崎22万人死亡,日本总司令部仍认为,若能保有提供战争资源的中国东北及朝鲜控制权,日本军队依然可以抵御盟军入侵。然而,苏联发动袭击,便把日本军方领袖的假设彻底打破!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