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毛主席审授衔名单,一笔划掉二野“三号人物”:此人不授衔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4-09-12 10:58:39

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仪式前,毛主席感叹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授衔时!咱们有些同志打仗的时候连命都可以不要,到现在却因为军衔去哭一哭,闹一闹!”

朱老总也说:“肩上少一颗豆,脸上没有光阿。回家呀,还要被婆娘说!”

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

我们的军队是五湖四海集中起来的,每个方面军又是由好多支部队组合起来的,需要兼顾各方面的想法,要考虑的事情非常多。

当然,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他们也没有授衔。

而且,二野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没参与授衔。

仅次于刘邓的“第三把手”本来可以参加授衔,却被毛主席一笔划掉:此人不授衔。

那么,毛主席、周总理他们为何不授衔?毛主席又为何不让二野的“三号人物”授衔呢?

毛主席:金钱、地位、荣誉,最能看出一个人

1955年,毛主席听说粟裕坚辞不受元帅军衔后,不由得感慨道:“解放战争时,哪个不晓得华东粟裕?壮哉粟裕、难得粟裕!让了华中军区司令,又让了华东野战军司令,现在又要让元帅!比那些扬言要把牌牌,挂在狗尾巴上的人要好多了!”

首次评衔时,像粟裕这样高风亮节的人不胜枚举。

当许光达听说自己要被授大将军衔后,三番五次的找老领导贺龙,求他帮自己申请降衔,只想当个上将或者中将。

接着,许光达又连续三次给毛主席写信,称自己资历浅薄,能力不足,不配当大将。

毛主席赞许道:“许光达是一面明镜,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不简单啊。金钱、地位和荣誉最容易看出一个人,古来如此。”

毛主席推开窗户,用浓重的湖南乡音说道:“五百年前,大将徐达,二度平西,智勇冠中州;五百年后,大将许光达,几番让衔,英名天下扬。”

徐立清在听说自己要当上将后,也在第一时间找上了彭德怀、罗荣桓,他表示自己能当个中将就很知足了。

而且,他自己还是军衔的评定者,理应授低一点。

彭、罗两位元帅怎么劝,徐立清都不听,最后只能是周总理亲自出马。

周总理劝他不要有思想包袱后,徐立清表示:“授衔工作中有些人争官争位,不考虑大局,两眼只盯着干部部门,我授低了,有利于做他们的工作,这完全是为工作考虑的”。

徐立清的觉悟让周总理甚为感动,最终如愿得了中将军衔。

同样是野战军政治部长,为何谭政授大将,张际春却没有军衔?

毛主席如果授衔,应该是什么军衔?——大元帅。

临近评衔,毛主席审阅具体的名单,看到自己的名字和“大元帅”时,用笔划了一个圈,他的意思是:不当大元帅。

消息传出,人们一边敬佩着毛主席的谦逊,一边坚决希望他能当这个大元帅。

人大常委会上,代表们集体表示:“毛主席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开创者,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就没有如今的解放军。”

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人大强行通过授予毛主席大元帅衔的决定。

刘少奇摆摆手:“我们不能违背毛主席的个人意志。还是再找毛主席聊聊吧。”

毛主席态度坚决地说:“这个大元帅我不能要。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呀,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

毛主席把目光转到了刘少奇身上:“你在部队里搞过,你也应是元帅。你也应该评嘛。”

刘少奇回答:“主席,我现在不在军队工作了,我就不参加了。”

毛主席又问周总理、李先念、邓子恢、谭震林,他们纷纷表示不参加评衔。

虽然他们都曾领导过军队,可新中国成立后,要么从事中央政务工作,要么在地方上任职,不能再算是军人,特就不参加授衔了。

当然,陈毅是个例外。

正如周总理所说:“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的工作,并无不便之处。平日可以不着军服,必要时再穿。”

陈毅作为三野的“一把手”当了元帅,而三野的“二把手”粟裕当了“第一大将”。

不过,二野排名前三的首长都没有军衔。

张际春,二野的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仅次于刘邓首长的“三号人物”。

1900年张际春出生于湖南宜章,16岁入党,18岁参加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后随军上井冈山,参与了对王佐、袁文才这两支地方武装的改编。

张际春当过宣传科长、处长,军团宣传部长,是我军最早的政工干部之一,还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战开始后,张际春依旧在政工岗位上奋战,当过八路军后方政治部副主任,陕北可防警备区政治部主任、抗大政治部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过金冀鲁豫军区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是刘邓首长的得力助手。

同样是政工领导,四野的政治部主任谭政“谭老板”,为何在1955年授大将衔,而张际春没有军衔呢?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全国解放后说起。

起初,张际春是西南军区党委第一副书记、副政委,后来调到重庆当军管会主任,还是西南局常委和第二副书记,深度参与了建设大西南。

在进军西藏,改造国民党90万起义投诚部队和消灭蒋介石 110万土匪武装等任务中,张际春协助刘邓首长做了大量工作,为西南地区的党政军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54年,张际春接到了进京的命令,出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从这一刻开始,戎马半生的张际春脱下了军装。

此时,评衔工作已经开始。

张际春非常清楚,只要调到宣传部,就意味着无法参与授衔。

然而,他还是义无反顾的接受了命令。

所以到1955年评衔时,在毛主席、周总理、刘邓首长,相继表态不参加后,毛主席也划掉了张际春的名字:此人不授衔。

如果张际春还在军队,授个上将衔应该不成问题。

张际春:我不是功臣

解放战争时,张际春看到有人把自己的照片与刘邓首长的照片一起张贴,马上就让人撕了下来:“一个庙里,有几尊神?怎么能把我跟刘、邓并列呢?”

张际春的谦虚、谨慎,可见一斑。

后来,他的家乡出了一本小册子,叫《张际春同志二三事》,主要介绍他的革命事迹。

张际春听说后马上制止:“应该宣传革命领袖和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我有什么好写的?”

1964 年,张际春跟随毛主席,在北京西郊观看军事大比武演习。

杨勇专门派了一名警卫,看管张际春的汽车。

张际春得知后,表示:“感谢杨勇同志,不过这样做有点搞特殊化,影响不好。”

第二年,张际春的夫人罗屏通过陈毅的夫人张茜,请陈毅题词。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陈毅带着警卫员散步时绕道将写好的题词亲自送到来福堂(张际春的住处),进门时恰好碰见张际春的秘书。

陈毅说:“请把这个本本交给罗屏同志。”

张际春严肃地批评了罗屏:“陈老总很忙,自己不主动去拿,陈老总亲自送上门来,这多么不好!”

张际春对家人的要求向来严格,尤其是子女。

当年,刚进北京城时,发生了这档子事。

有个四五岁的孩子表现顽劣,警卫人员吓唬他 说:“你再调皮,我就禁闭你!”

那个孩子非但不怕,反而说:“我爸爸是首长,你不敢!”

大家一笑过去,根本没有在意。

一旁的张际春神情却十分凝重:“这么小的孩子就有这种思想还了得!”

事后,张际春专门对孩子们进行了思想教育,告诫他们:“你们千万不要觉得高人一等。我没什么了不起的,你们更没有什么了不起。”

张际春还说:“我既不是功臣,也不是大官,所以你们也不是什么功臣子弟,要记住,真正革命功臣是全国老百姓。”

毛主席,是张际春最崇敬的人。

早在1922年,张际春就读于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听了毛主席的讲演,并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

毛主席常说:“我历来是当教员的”。

张际春对此铭记于心,经常把:“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先当学生,后当先生,这是毛主席历来主张的”挂在嘴边。

有一次,湖南一位中学女教师给他来信,反映自己不安心做教育工作。

张际春亲自给她复信,并说:“毛主席过去就教过书嘛,培养后代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所以,只要是毛主席的命令,张际春无论如何都会服从,包括授衔仪式前把他调离军队。

在其它国家,大家会为了军衔的高低明争暗斗,甚至打的头破血流。

可在新中国,却出现了评衔时,请求降衔或者“弃衔”的奇观。

那群可敬可爱的先辈们,身上永远散发着不为名利,不为功绩,两袖清风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高成林.183 张际春廉洁奉公、坚持党性二三事[J].党史文汇,2014,(10):58-59.

刘永立.张际春在抗大二三事[J].党史博采,2001,(03):17.

胡昌方.重温许光达大将的《降衔申请》[J].红广角,2011,(05):30.

欧阳海峰.“难得粟裕,竟三次辞让!”[J].领导之友,2016,(08):62-63.DOI:10.16321/j.cnki.ldzy.2016.08.027.

毛泽东:“我历来是当教员的”《党史博览》2023年第12期

0 阅读:4